课堂教学在学校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一个正确、合理、科学、有序的课堂结构又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设计一个正确、合理、科学、有序的课堂结构就成了课堂教学必须重视的一个关键因素了。但是,要设计出一个正确、合理、科学、有序的课堂结构,首先就得明白什么样的课堂结构才是正确、合理、科学、有序的。 根据教育心理学所揭示的儿童认知功能的发展状况,笔者以为,所谓正确、合理、科学、有序的课堂结构就是指那种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课堂结构。据此,我们就可以知道,正确、合理、科学、有序的课堂结构实质上应该是一种能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的教育心理学结构。基于这一认识,经过多年的摸索,笔者认为,一个正确、合理、科学、有序的课堂结构必须是以兴趣、信心为动力,以智育为核心,渗透德育和美育的教育心理学结构。 下面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个体系做一详细的说明,以就教于各位同仁。 一、课堂结构各构成因素说明 1. 兴趣和信心。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引路人。在课堂教学中,它对课堂教学的成败,乃至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虽然如此,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并不是对学校规定的每门课程都感兴趣,而常常出现的情况是,有些学生对数理化有兴趣,有些学生对语数外有兴趣,有些学生对政史地有兴趣,等等,可谓不一而足。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所学学科发生了兴趣,学习才有效率,学习才有可能成功。 但是,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光有兴趣还不够,这里还有一个兴趣的实现问题。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比如,在现实的学习情境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么一种情况,有些学生虽然对某门学科有兴趣,但成绩依然很一般。换句话说,就是他的兴趣还没有实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以为,除了学习方法和智力因素外,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看,信心当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因素。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可以这样来思考:有些学生虽然对某门学科有兴趣,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可能会对掌握这门课程缺乏信心,从而降低了自己在学习这门课程上的努力程度。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上述的那种与他的兴趣不成正比的学习成绩来。由此我们认为,在课堂学习中,对学生进行信心教育,也就成了继兴趣之后教师不得不重视的一个教育任务了。 2. 智育、德育和美育。智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在我们的这个体系中,智育依然居于这个地位。但是,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德育和美育依然是语文教育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而且,从当下改革开放的现实出发,这两个方面在当下更显得迫切。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学科也就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同其他学科相比,更具优势的这两个方面,从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贡献自己应尽的责任。当然。语文课毕竟不是政治思想课,不是艺术鉴赏课,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智育为核心,渗透德育和美育的教学方式。这一点,到任何时候,都是必须坚持的。 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下面,我们再就构成课堂教学结构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做一详细的解说。 1. 这个结构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的组成这个体系的各个构成要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具体来说,在实施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特别突出某一个因素,但从长远来看、从整体来看,智育依然是核心,德育、美育是智育内含的内容,兴趣、信心是智育衍生出来的内容,它们在一个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出的是,兴趣教育、信心教育和智育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影响有两种情况。一方面,成功的兴趣教育和信心教育可以促进智力教育;反过来,智力教育的成功又会提高学生的兴趣水平和自信程度。另一方面,不成功的兴趣教育和信心教育又会降低智力教育的效果;同前述情况一样,反过来,失败的智力教育也会降低学生的兴趣水平和自信程度。 3. 我们还必须提醒注意的是,在我们的这个结构中,虽然把兴趣和信心教育列在智育的前边,但是,这只是个逻辑上的顺序。在具体实施教学时,它不表示一种绝对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不表示在进行智力教育前,必须先进行兴趣教育和信心教育。它表示,教育者在具体实施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或先进行兴趣教育,再进行智力教育;或先进行智力教育,再通过它去强化兴趣教育;或二者同步运行。总之,这里没有一定的成规,这里存在的就是实际问题实际对待,切不可死板教条、胶柱鼓瑟。 三、这个结构的主要特点 最后,我们再简要地谈谈这个结构的特点。从实际运用的角度看,笔者以为,这个结构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 这个结构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从而把受教育者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人。如此一来,就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 这个结构以智育为核心,把兴趣教育、德育和美育恰当地结合到一起,如此一来,使这个体系不仅符合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而且还为全面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提供了可能。 3. 这个结构主张,以智育为核心,渗透德育和美育,这样的主张从历史的角度看,有助于正确地解决语文教育中长期存在的文道之争,从而使文与道在语文教育中达于和谐统一的境地,有助于提高语文教育的效率。 大家知道,任何一个对象,当我们将其置于研究状态下的时候,它们都是可以分析的。但这个对象的真实的存在情况却是不可分析的,是一个整体。语文课堂教学的教育心理学结构同样具备这两种状态。这样看来,人们不禁要问:研究的意义何在?研究的意义何在呢?笔者以为,就在于通过对对象在研究状态下的清晰的分析,用以指导在真实状态下、在实践状态下对对象的把控和运用,从而提高有关过程的工作效率。我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教育心理学结构的研究其意义正在于此,说得透彻一些,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