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理财就是理人生


  几年前,笔者的母校组织了毕业30周年同学聚会。毕业后,校友们星散全球各地,通过聚会,大家齐聚母校,共话30年人生沉浮。笔者的大学同学大多是成功人士,大部分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留学海外,目前事业有成。而笔者则在20世纪90年代留学北美,但1998年回到国内发展。和那些留在国外的同学相比,笔者既没有他们聪明,也不如他们勤奋。但目前来看,笔者(包括其他留在国内的同学)在财富水平上却比留在海外的同学要好一些。原因无非是运气好,赶上了过去20年中国人财富暴涨的机会。用资产配置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我将我当时拥有的最大的一项资产——我自己,配置到了一个大牛市的市场上,正赶上了中国财富腾飞的浪潮。平心而论,笔者之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选择回国发展,并非为了报效祖国(笔者认为,祖国并不需要我们来报效,我们每个人都将自己过好,就是对祖国最大的贡献。因为衡量一个国家好坏唯一的标准就是其国民是否生活得幸福。一个国家的国民整体生活得很幸福,这个国家才是伟大的国家),也并非预见了(当时几乎无人能够预料到接下来20年中国人财富增长的程度)中国的巨大财富机会。当时决定回国发展的唯一原因是从亲情的角度做的决策,而这个决策可能是笔者做得最正确的一项决策。
  回到国内近20年,笔者一直从事与理财相关的工作。经过多年的理财实践和思考,以及人生经验的积累,笔者认为财富管理有3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思考的是钱该怎么办。所谓资产配置就是分析可以放钱的各个市场,哪个市场的机会大就将钱转到哪里去博取机会。这是大部分普通人眼中的理财。按照这个思路理财的结果就是在对财富的不断追逐中起起落落,最后常常落得空忙一场。
  第二层境界仍在考虑钱该怎么办,但知道钱是属于人的,而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其财富管理的方法也应该不同,因此要因人而异,量身定制理财规划。这是专业理财师眼中的理财。按照这个思路来理财确实可以实现财富的平稳增长,也能够有效控制风险。但人生的幸福感、成就感无从体现,甚至将原本丰富多彩的人生规划成了刻板的数字游戏。
  随着人生历练的增加,看到太多生活的起起落落,笔者认为,财富管理的本质应该不是关于钱该怎么办,而应该是人该怎么办的问题。人生的安排、人生目标的实现、人生的自由和生命的丰满才是财富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人生的过程才是财富的本质。笔者相信,一个人只要把生活安排好,其财务自然就安排好了。理财的本质就是理人生。其实,财富本就是人生的一个属性,离开了人是无所谓财富的。这是笔者理解的财富管理的第三层,也是最高的境界。
  财富由人创造,也附属于人,并随人而动,财富的价值也体现在为人服务上。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却是过去几十年中国人在财富管理上一直未认识到的。过去几十年,几乎全部中国人的财富都有了显著的增长。但中国人的幸福感是否相应地有所提升?似乎没有,至少没有和财富同步提升。究其原因,核心问题就是过去20年我们忽视了自身的生活,陷入了为赚钱而赚钱的财富误区。
  当前,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中国自身经济结构也面临深刻的调整,加上中国经济本身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的发展关口,更重要的是由于超低的生育率导致中国将未富先老,提前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将使中国经济的增长不可避免地逐步放缓。加上目前中国人的财富水平已经透支了过去经济发展的成果,所以,笔者判断,中国人财富迅速增长的时代结束了,接下来甚至还要为此前的过度透支而还债。所以,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人的财富不再会有显著增长,在某些阶段甚至还会出现调整,笔者将中国人未来财富的这一表现称为"中国人财富的新常态"。不少人对笔者的这一判断不太认同,认为观点过于悲观,他们相信过去几十年中国人财富增长的曲线还会继续沿此前的趋势延伸下去,或相信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手段改变我们面临的困境。但很遗憾,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财富本身的运动规律决定的,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很难改变财富的走向。笔者并非悲观者,更不认同所谓的中国崩溃论。事实上,笔者判断的中国人财富增长的放缓与中国的崩溃没有丝毫关系,这只是笔者分析的财富在未来的表现形态,是一个自然、客观的现象。就像我们经过了一个春天和夏天,接下来就一定是一个秋天和冬天一样:股市经过了一个牛市接着的一定是一个熊市。我们要做的,或能做的只是研究规律、尊重规律,并坦然接受规律带给我们的结果。当然,我们还可以做的,也应该做的,是研究如何科学地应对这一结果。
  那么,在中国人财富管理新常态的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做好财富管理?答案就是本文的题目:理财就是理人生。回归财富的本质,学习用财富为生活服务、用财富改善生活品质是我们唯一应该做的。
  笔者常想,中国人也许在财富增长不断放缓的情况下,追逐财富的脚步才能够真正放慢,才能够真正学会让财富为生活服务,才会有更多时间、更多心思来体味生活的本质,中国人也才能够真正做到活得更自在、更从容、更幸福。
  归结到底,我们要做好的还是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以笔者自身为例,年过50,人生也走到了下半场。50岁之前,人生总在做加法,思考的是"我還要做什么?"50岁之后,想得更多的是"我还能做什么?还有哪些想做但还没做的事情要尽快完成?"
  过去20年,笔者一直在跟踪中国经济,研究财富管理,从事理财服务、理财培训和理财实践。这是笔者的专业,也是大半辈子的心血所在,接下来当然还将聚焦在这个领域工作。不同的是,个人的理财实践和操作会日趋保守,将减少激进的股权投资,参与实业当然也不再适合。更多的是考虑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集中到理财知识的转播、理财规律的总结上,努力创造一些知识产权,并计划通过自媒体,与受众进行交流和互动。笔者的自媒体平台叫作民富学堂,在这里将通过语音、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与大家交流,既有系统的理财知识课程也有即时的财经信息的分析和分享,用笔者的知识和经验继续为有共同价值观,认同笔者的人服务。
  做民富学堂的初衷反映的正是笔者对财富的基本价值观:财富由人创造,也当属于其创造者,并最终应为其所有者服务。
  人是财富的源泉也是财富的依归。这是笔者对财富的观点,也是对财富的态度,并将以此指导笔者自身对财富的运用。
网站目录投稿:听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