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闲聊中,偶然地听到一个打工者的心声:他的家乡在一个偏远的山村,以种田为生。因为交通不是很便利,所种的农产品只能低价卖给进村收购的商人,所需的生活用品必须跋山涉水地到外面高价买进。长年辛苦劳作后,高价进,低价出,解决一家人的温饱是没有问题的,但一年到头,手头上的积蓄却不多。供孩子上学,家人生病时的应急钱就不能完全有保障了。于是,村里有很多劳动力都出门去打工赚钱。他为了以后全家人能够更好地生活,也出门打工。他们的初衷是出门打工赚钱回家花。刚出来的第一二年,每当春节临近,他们便请长假,提前半个月回家乡杀猪,灌腊肠,蒸年糕,准备过年。长假能请下来就请,请不下来就辞工,来年开春再找新的工继续打。后来,村里出门打工者回乡过年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他们意识到了竞争,意识到了总是换工,难免有"青黄不接"的局面,太累人,不稳定,而且收入也降低了。再到过年的时候,他就索性不回乡过年了,让老婆过来一起过年,把孩子和老人留在家乡(于是便有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慢慢地,老婆也适应了城市的生活,自己也打一份工。夫妻两人收入稳定后,便把孩子也接到打工的城市上学。为了攒下更多的钱回家,以前他们一直住在工地上,仓库里。孩子来了,觉得不能亏待了孩子,也怕住的地方太差,孩子呆不住,于是便搬到城中村的民宅。民宅不需要缴物业管理费,想住多大平方的便有多大的,没有套房平方数的限制。而且民宅带有院子,有楼上楼下,跟家乡的房子一样,孩子楼上楼下地乱窜,可以和其他打工者的孩子一起玩。至于老人,他们也做了打算,老人身体硬朗的时候,随老人的意愿,是愿意呆在老家,还是愿意跟他们一起出来打工。如果老人年迈了,生活不能自理了,便接到跟前伺候着,这样子,全家人都走出大山了。赚钱,照顾孩子,孝顺老人便都能顾上了。出门打工的初衷是赚钱回家花,现在他们改变了初衷,他们不想再回家乡了,因为回家乡只能回到坐吃山空的日子,他们想留在城里。他们今日太阳底下晒着太阳流着汗水,为的是明日他们的孩子能够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 这是一个打工者的心声,更是每个城市里千千万万个打工者的心声。我到异乡城市的初衷跟他们不一样,但融入这个城市的过程是一样的。我们一天一天地,一点一点地被这个城市的人文精神,生活理念所渗透,然后融入这个城市,再到离不开这个城市。 一次老公出差,路过家乡,他发了一条短信问我,爱吃家乡的啥东西,他去买。因为我一时想不到,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家乡有什么东西是我爱吃的。只能回复说,不用了。我嘴里嘟嚷着:"我竟然忘记了乡味,太悲催了!"有句话在心里电光火石般地冒出来:回不去了,家乡!这是我在异乡十年来第一次那么深刻地意识到回不去的"严重事态"。那一刻我有一种丢心的感觉,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贪恋沿途迷人的风景,而迷失了回家的路。那次的"重大发现"后,我的心情像是雾霾天一样蒙蒙的,无法晴朗,干什么事都提不起劲,吃什么都不香,觉也睡不好,就那样情绪抑郁了一段时间。后来看新闻报导,"春运"二字让我的内心释然了,因为我离家只有三百多公里。 人最傻的地方就在于总是妄想改变别人,但大部分人到最后都被对方改变了。这句话说得太有理了,我跟那个打工者一样,都被异乡城市改变了初衷,都回不去了。相信在每个城市里都有千千万万个异乡人回不去了,所以才有了"春运"。年关将近,不问每个异乡人留在异乡的初衷与最衷是什么,只愿大家能平安顺利地回家乡过个幸福团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