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要靠手气?搓麻将、买彩票……湖南省衡阳南华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大类大二分专业也靠手气,同学们通过抓阄来选定专业。(9月12日信息时报) 通过抓阄来选定专业,听起来怪怪的。可是南华大学甚至湖南省教育厅巡视组有关人员却说:"这种方式还是比较公平的。"不可否认,抓阄有时确实能解决问题,获得一劳永逸的效果,但是很明显,个人意愿也在这"阄"中被一概忽略了。 切实保障大学生专业选择权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认为是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和课题。近几年,我国不少高校在这方面做出了极富价值的探索和努力。大学生专业选择权不仅是其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的基本权益,也是其作为契约主体的基本权益。大学生是高等教育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就业规划等选择自己的就读专业;大学生向高校缴纳了学费,等于与高校建立了一种契约关系,他就有权要求高校提供适当的教育服务,就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和满足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消费类别、消费水平和消费品味,这些权益都应当受到法律保障。 抓阄选专业暴露了高校教育专业管理的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高校专业选择实行的是"一锤子买卖",专业在高考志愿中填好后,只要进了高校大门,你就别想"反悔"。即使发现学非所好,想换个口味,也会在严格的规则和繁琐的程序面前望而却步。二是高校专业设置存在严重不合理现象。在大专业分流时,由于一些小专业就业形势不乐观,选择就读的学生就比较少。为了保住这些专业,学校只好采取"强制消费"或"诱惑消费"等手段,这就是抓阄选专业产生的根源。专业选择的强制消费行为,凸显了一些高校专业设置的"利益化倾向",高校作为专业设置的行为主体,往往只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专业发展前途。 由此可见,大学生专业选择权得不到切实保障,主要是因为其触动了高校专业设置的某种利益,保住了专业就等于保住了财政拨付。要使大学生专业选择权得到切实保障,高校须弘扬人文精神,把学生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专业设置不仅要与时俱进,与现代经济建设、社会服务管理的新形势相适应,也应切合社会就业形势,考虑学生就业意愿和前景。在专业选择上应给学生更多的自主自由,要为学生选择专业、调换专业和专业之间的流动大开方便之门。 作为"人才制造工厂"的高校,产品质量和产品销路才是生存和发展王道。强化专业选择权,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需要高校、政府和法制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