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多篇


  第一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简单的时间计算 3教学设计
  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5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 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3. 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现实情境,探究计算方法
  1. 整时段时间计算。
  谈话:同学们,现在的电视节目内容是丰富多彩,精彩纷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喜欢收看什么电视节目?这个节目会播放多长时间?
  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
  谈话:在这张节目预报中,你会选择收看哪个节目?(让学生自由说一说)根据你的观察,你知道哪个电视节目播放的时间比较长?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请继续观察,"六一剧场"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播放,什么时间结束?如何计算"六一剧场"播放的时间?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经过的时间,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做好后在小组中交流想法,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计算思路。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说一说算的方法,肯定学生不同的推算方法。学生的计算方法可能有两种,一种是用减法计算,16-14=2。(相机板书)另一种是推算,从14时到15时是1小时,从15时到16时又是一小时,所以从14时到16时是2小时。
  2. 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的时间。
  谈话:同学们,从节目预报表中,你知道"金色童年"这个节目是什么时间播出,到什么时间结束?"金色童年"播放了多长时间?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组织学生集体讨论。结合学生思路,教师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课本例题中的线段图,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图中是把1小时平均分成几份的?每份表示几分钟?开始的箭头和结束的箭头分别指向什么时刻?涂色的部分表示什么?你会计算从8时10分到8时40分这段时间有多长吗?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学生一般会用减法计算,算式是40-30=10(分))
  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些什么。
  提问:每天的借书时间分成几段?你能算出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独立算一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解答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做法,说说思考过程。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指导学生看题,理解图意。让学生具体说一说题中有哪几个商店,它们的营业时间分别是怎样安排的。
  提问:你们能估计出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吗?
  算算看,每个商店每天各营业几小时?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
  3. 做"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独立算一算。做好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做法和想法,集体讲评。
  4. 做"想想做做"第4题。
  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小星的睡觉时间分布在几天里?你会计算吗?让学生独立做题。做好后,组织学生说一说算法,鼓励学生思考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5. 做"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火车时刻表。提问:从这张列车时刻表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运行"和"停靠"是什么意思?
  小组讨论后指名口答。独立做第(1)、(2)两题,做好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集体反馈。
  提问:从这张火车时刻表上,你还能知道什么?
  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在班级里说说想法。
  三、阅读资料,拓展知识
  出示"你知道吗"的画面和文字,让学生读一读。谈话:阅读了这段文字,你了解到哪些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谁能给大家介绍更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查阅资料,多渠道地收集信息,把了解到的知识讲给同学听。
  第二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2.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3.情感目标:
  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和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几,运用直观方法比较同分母两个分数的大小。 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能自己创造出几分之几的分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1 分钟)
  1.回忆前一节课所学内容。
  2.认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7 分钟)
  1.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折纸、涂色练习。
  (1)把一张圆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
  (2)把同样大小的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分,请男同学把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请女同学把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
  (3)教材第101页试一试
  (4)例2。
  把同样大小的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5分,请男同学把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请女同学把其中的2份涂上颜色。
  2.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菜单:
  (1)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
  (2)1张5份涂了其中的3份的,1张5份涂了其中的2份,请大家想一想:涂色部分分别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⑶.这两个分数哪个大?哪个小?你是怎样想的?
  3.全班交流
  (1)在小组相互说的基础上,在班级里进行交流:学生可以这样说:我是看五分之三涂色部分大,五分之二的涂色部分小,所以五分之三大于五分之二。学生也可以这样说:把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五份,取的越多,表示的分数就越大,取的越少,表示的分数就越小。
  (2)(补充)师出示两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都平均分成了8份,1张涂了其中的1份,1张涂了其中的2份,再请学生比较从中发现规律。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识(预设12 分钟)
  (一)基本练习
  1.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3题。
  2.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4题。
  先按照下面的分数涂上颜色,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二)发展练习
  3.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5题。
  4.了解"你知道吗?"
  自主阅读。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6分钟)
  1.谈收获。
  2.课堂作业:
  必做题:完成《补充习题》80页第1、2题。(计算练习)
  完成《补充习题》80页第4题。(要注意分均分)
  选做题:完成《补充习题》80页第5题。(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周末一天的安排教学设计
  周末一天的安排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
  2.能力目标: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结合教学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结合实际,能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小华的周末作息时间表
  教学过程
  一、了解小华的作息时间表
  出示小华的周末作息时间表:
  6:30起床
  6:40-7:00早锻炼
  7:00-7:30吃早饭
  7:30-8:10做家务
  8:10-8:40做作业
  8:40-10:00到新华书店购书
  10:00-11:30看课外书
  11:30-12:00吃午饭
  12:00-13:10午睡
  13:20-16:20参观动物园
  16:20-18:00看电视
  18:00-18:30吃晚饭
  18:30-20:00制作航模
  20:30睡觉
  从这表中了解小华周末一天的生活,说说,自己从这张作息时间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受到哪些启发。
  二、解决教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
  (1)小华做家务用了多少时间?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到新华书店购书呢?
  (2)小华参观动物园的时间是从下午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制作航模呢?
  (3)看了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制作一张时间安排表
  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哪些方面与小华的安排相近,自己还准备安排哪些活动,然后各自设计一张时间安排表,并在小组里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调整自己的活动,使活动安排得更合理、更有意义。
  第四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周末一天的安排 3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周末一天的安排
  教学目标:
  1、通过时间活动,加深对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2、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的周末一般是怎么度过的?
  2、指名回答。
  3、师:看来大家的周末生活还真是丰富多彩呀,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运用刚刚学过的知识一起来探讨怎样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才能让我们的周末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
  4、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感悟体验
  1、播放课件,了解时间表中的小姑娘周末生活。
  2、谈话:小华也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这是她上周末一天的生活,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看来小华周末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她制定的具体的作息时间表。
  3、出示主体图,谈话:从这张作息时(内容来源好 范文网:wWW.haoWOrD.cOM)间表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4、出示下面问题:
  小华做家务用了多长时间?做作业呢?
  小华到新华书店购书用了多长时间?
  小华参观动物园的时间是从下午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小华制作航模的时间是从下午几时几分到几时积分?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5、师:上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说说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小组讨论)
  6、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啊?(班级交流)
  三、实践应用,自我提高
  1、谈话:从小华的周末一天的时间安排中,你觉得小华是怎样的一位同学?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如果让你来安排周末一天的生活,你有什么好的创意?
  (启发引导合理安排时间:既要要有学习劳动的时间,还要有娱乐休息的时间。)
  3、同学们独立自制一张详细的时间安排表。
  4、组织学生交流,及时反馈。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同样多的时间,希望大家都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第五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 1教学设计
  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
  教学内容:教材p19-20的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 借助计数器,经历探索读、写非整千的四位数方法的过程,理解数的组成,会正确地读、写非整千数。
  2. 培养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读、写非整千的四位数方法的过程,理解数的组成,会正确地读、写非整千数。
  教学难点:理解中间有0数的组成,会正确地读、写中间有0的非整千数。 教具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 激活旧知,引入新课
  出示数位顺序表。
  提问: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万位?其他几位分别是什么位?
  谈话:老师带来了一组信息,请大家读一读。
  (1) 我们学校有998名学生。
  (2) 正常人身上共有206块骨头。
  (3) 科学研究表明:柳树可以活150年,梨树可以活300年,雪松可以活2014年。
  (4) 今年有365天。
  谈话:这组信息中出现了一些数,同桌合作,一人用计数器拨出以上各数,一人说出数的组成。
  指定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并说出组成。
  当学生拨出365时,教师在计数器的千位上加拨2颗珠,提问:如果千位上再拨2颗珠,这个数是多少,怎样读?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些新的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
  二、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 教学几千几百几十几的读写与组成。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365。
  提问:谁来说一说现在计数器上拨出的数是多少?每个数位上的算珠各表示什么? 1
  再问:2个千、3个百、6个十、5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呢?
  提问:你能读出这个数吗?
  让学生与同桌互相读一读,再指名读数。
  再问:这个数读作二千三百六十五,你能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吗?
  谈话:读数就是用最简洁的方式表示出这个数的组成。你会写二千三百六十五这个数吗?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指名说说是怎样写数的。根据回答,教师板书2365。
  2. 教学中间有0的四位数的读写与组成。
  (1) 中间有一个0的四位数。
  让学生将计数器百位上的3颗算珠拨去,同时教师用计数器演示2014。 提问:现在这个计数器上的算珠各表示多少?
  再问:2个千、6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多少?这个数与我们刚才认识的2365有什么不同?
  再问:这个数该怎样读呢?
  让学生与同桌互相读一读,再指名读一读。
  谈话:你会写这个数吗?请对照着计数器上的算珠写一写。
  反馈: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在百位上写"0"?
  小结:如果一个数的中间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要写0占位,而且这个0要读出来。
  练习:同桌合作,一个同学任意说一个中间有一个0的四位数,同桌把它写出来,再读一读。
  (2) 中间有两个0的四位数。
  让学生将计数器十位上的6颗珠再拨去,同时教师用计数器演示2014。
  提问:我们再来看这个数和刚才的数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2014中间有一个0,2014中间有两个0)
  再问:你能说出这个数的组成吗?
  提问:(指计数器上的2014)会读这个数吗?(有的学生可能认为2014应读作"二千零五",也有的可能认为应读作"二千零零五"。)
  引导:体会一下,是读作"二千零五",还是读作"二千零零五"?
  小结:"二千零五"能清楚地表示这个数是由2个千和5个一组成的,就不需要再读两个零了。
  让学生试着自己写一写、读一读,请一个学生板演。
  提问:读2014时只读一个零,写2014时为什么要写两个0呢?(体会写0占位) 讨论:一个四位数中间有0时,读数和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一个中间有0的四位数,如果中间有一个0,这个0要读出来,也要写出来;如果中间有两个0,读的时候,只要读一个零,写的时候,要写两个0。
  同桌合作:举例,相互读数、写数。
  3. 教学"试一试"。
  (1) 看书上第19页"试一试",自己读题目要求。
  (2) 与同桌说说数的组成,再读一读,写一写。
  (3) 提问:这两个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明确:一个数中间的0要读出来,末尾的0都不读。
  三、 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要求:请大家看着计数器上的算珠写出数,并读一读,再说一说各数的组成。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读一读,教师巡视,并指名回答。
  3. 做"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商品价钱,让学生读一读,再在书上的表格里写出这些数。
  4. 做"想想做做"第4、5题。
  谈话: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地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4题让学生自己读一读。第5题让独立写数,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四、 全课总结,课后延伸
  谈话: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了非整千的四位数,掌握了这些数的读、写方法。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如有疑问,也请提出来。
  拓展练习:下面每组中的四个数字可以组成哪些四位数,先把能组成的四位数写出来,再读一读。
  (1) 3、5、1、8。
  (2) 9、0、4、2。
  (3) 4、0、0、6
网站目录投稿:香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