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赵记油粽粑缘何兵败加盟


  赵小河接过架子车,在街边卖起了油粽粑,成为"赵记油粽粑"的第三代传人。油粽粑是黔西南的一种风味小吃,每个2元,一个就能吃饱,便宜又实惠。做法大同小异,味道好坏全靠调馅儿。赵小河调馅有绝活。许多顾客不惜绕路、排队买。
  接手后,赵小河要租店面、搞连锁,做大"赵记油粽粑"。他在繁华的顺义街租了一间门面,还附带卖牛奶和豆浆。受汉堡包的启发,赵小河增加了豆豉凉拌折耳根、榨菜、鲜蔬菜叶等馅料。这些馅不包入粽粑里,而是置于案边,客人来了,烫乎乎的油粽粑被划开一个口子,按要求填上拌好的馅,或夹上一片用开水氽好的菜叶。店里天天人潮涌动。过去一天最多只能卖500个左右,现在每天要卖1000多个油粽粑,月收5万多元。赵小河注册了公司,招加盟商,一个月就开了10家店。
  "赵记油粽粑"的优势是物美价廉,而这种优势并未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因为这种优势太容易被模仿。仅几个月,市面上就出现了上百个卖油粽粑的店面和流动摊位,导致供过于求,各家生意日趋惨淡。
  价格战打响了。有的降到每个1元,有的甚至送豆浆、牛奶,勉强维持了一段时间,许多摊点关门了。
  这一切,让赵小河始料不及。他总结了泛滥的原因,一是他的设备是当地的一家机械厂做的,由于没有合同约束,厂家外卖设备,一些经营者不用加盟,就能做油粽粑了。二是赵小河未注重品牌的推广和保护,一时间,"刘记油粽粑"、"杨记油粽粑"等等满天飞,消费者只记得"某记"或"某某记"油粽粑,而不知道"小河"这个品牌。发现问题后,他立刻统一了公司名称与产品名称,并设计了专门的识别标识,在当地媒体发表了严正声明……但仿冒者更换了门庭,仍然继续经营。面对混乱无序的市场,要想再打造品牌,已非易事了。三是对加盟商疏于管理,发展加盟时,没有形成一套成熟严谨的连锁体系,只顾着收加盟费、出售设备和制作技术。不少加盟者也开始招加盟,造成混乱局面。至此,赵小河的连锁彻底变味了,成了别人的圈钱工具。
网站目录投稿:怀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