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一带一路战略下推进湖南经济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研究


  奉依霖+曾丹妮+李佳
  【摘 要】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引导下,湖南省建立外向型经济新常态是未来经贸发展的必然方向。湖南作为我国的中部省份,一直以来外贸依存度都比较低,国家的政策导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着重探讨湖南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外经贸发展现状和产业结构现状,并为其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湖南;一带一路;对外贸易;产业结构优化
  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顶层设计规划出台后,湖南相应地制订了《湖南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行动方案(2015-2017年)》,提出将湖南打造成"一带一路"的重要腹地和内陆开放的新高地。近年来,在战略和政策的推动下,湖南凭借其交通、资源、科技文化和特色产业等优势,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强调经济结构改善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提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湖南的经济结构。
  一、湖南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分析
  "一带一路"和"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为湖南外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湖南省的对外贸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湖南进出口产值在近五年都呈现增长趋势,只有2015年出现降幅。从2011年至2015年,湖南进出口总额由190亿美元上升至293亿美元。累计增加了103亿美元。出口额由2011年的98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310亿美元,在2015年小幅度降低,为293万美元。同时湖南出口贸易依存度由2011年3.39% 提升到2015年的4.47%,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11年的6.57%到2015年的6.87%,基本保持稳定的小幅度增长。出口商品总值的增速要快于进口的增长速度,进出口总值的差额也在不断的加大。这些数据表明,湖南的对外贸易商品总值在不断增长。在实际中,开展对外贸易,可以促使湖南大宗产品和剩余产品的出口,扩大国外对本省产品的需求。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需要更多的产品来充实市场,这样也就必然导致企业生产更多的产品来进出口,增大商品的产出,直接促进湖南经济的增长。
  二、湖南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湖南的产业结构中,长期以来一直以农业为主,工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所占的比例较小。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大力推动湖南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外贸易的开展,使得湖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伴随而来的是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但在平稳中持续发展;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工业落后的局面得到基本扭转,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使湖南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迈进。而对外贸易的开展,使得湖南农产品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不断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不断地带动工业、旅游业的发展。其中2015年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出值分别为5329.57亿元、43172.99亿元、21255.14亿元,分别是十年前(2006年)的2.53倍、4.41倍、4.16倍。在经济规模不断增加的同时,湖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从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十年间湖南产业结构也由"三、二、一"转变为"二、三、一",发生转折的时间点是2007年。2015年,湖南三次产业的比例分别是7.6%、61.9%、30.5%,第二产业对湖南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
  三、推进湖南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突出进出口相结合
  湖南应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在突出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提升纺织、服装、陶瓷、花炮、钢材、有色金属的生产水平和质量和加工能力,确保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还要积极扩大电子信息、技术设备、工程机械等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使其成为全省进出口的重要支撑。还要突出进出口相结合,利用国家相关政策,扩大资源性产品、原材料产品、机械家电、纺织服装、电子元件等行业的中间产品进口。积极利用广交会、华交会、上海跨国采购大会和东盟博览会等进口采购平台,积极组织、扩大进口采购商参会,努力扩大进口成交。
  (二)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内部结构。湖南要加快研发与开发、金融、信息、教育、培训、物流、中介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提供良好的条件。此外,还要发挥自己在文化传播行业方面的优势,努力打造文化品牌,形成完善的文化产业链,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通过产业发展使产业结构得到改善,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要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快调整三次产业结构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服务业领域。同时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为重点,加快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打造更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规模技术优势,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湖南支柱产业。
  (三)提高工业经济中低碳产业比重,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湖南应该加大工业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力度,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以钢铁、电力、化工、煤炭、有色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的节能技术改造,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依法关停"三高"的企业。此外,还应推进新興低碳产业发展,这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要求。应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金融、保险、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更是区域产业低碳发展的标志;二是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等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不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且会直接降低GDP的二氧化碳强度;三是构建新兴低碳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体系,引导公众低碳消费,为新兴低碳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政策等全方位支持。
  【参考文献】
  [1]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行动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EB/OL].湖南省人民政府网. http://www.hunan.gov.cn/2015xxgk/fz/zfwj/szfwj/201508/t20150817_1820628.html
  [2]蒋婷. 湖南省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关系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10.
  [3]林跃勤. "一带一路"构想:挑战与应对[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5(2):5-17.
  [4]杨惠钧. 湖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网站目录投稿: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