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有人很会安慰人? 大概是常常需要自己安慰自己。试得多了,才知道别人需要怎样的关怀。 那从来都不会安慰人的人呢? 不是没经历过伤心,而是都没学会应该怎么安慰自己。 总是一不小心,就让好心走了样。 有四种安慰人的雷区,一个更比一个让人抓心挠肝。 聊天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刚把自己的经历说完期待得到反应,结果打开了对方的话匣子。 更别说是寻求安慰的时候。 「你那不算什么,你都不知道,我有一次…」 「这很正常啊,大家都会这样,比如我有一次就是…」 让诉苦人最尴尬的,莫过于对方一定要讲一个更惨的故事——把话题中心转移到自己身上。 一个人在寻求安慰的时候,其实觉得自己是特殊的、受到伤害的那个,说大家都有同感,会让一个人更加不知所措。 潜台词是:你不该这么矫情。 法国中世纪哲学家彼得?阿伯拉尔这样解释「比惨」: 我这样做为的是让你通过比较你我的痛苦而发现,你的痛苦算不得—回事。至多不过小事—桩,从而使你更容易承受你痛苦的压力。 但实际上,当朋友说出类似的经历安慰时,当下的一瞬间或许会有同病相怜的共感,以为得到了理解。 过一会儿会发现,他只是看到了这件事,这件在你眼中的大事,在他看来却是不值一提的一件小事,你现在的难过只不过是在庸人自扰。 比惨对于安慰,更多的是剥夺对方「宣泄」的权利和欲望。 在夫妻生活中,妻子抱怨「每天在家照顾孩子,你知道我有多累吗?」 丈夫给出的错误回应就是「你以为我在外面上班就轻松了,我一直加班加点地干,每天累死累活的!」 妻子向丈夫抱怨,希望得到的是是丈夫的认可和安慰。 但丈夫上来就说自己更累,跟妻子「比惨」,这样说的潜台词会让别人有一种被批评指责的感觉,这样很容易激起双方的逆反心理,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美名其曰安慰,实则是变相的谴责。 不只是在安慰别人的情况下,哪怕是日常聊天,别人说了什么事情,立刻就说自己身上的事,也很不礼貌。 哪怕是真的有共情,也要学会等待。 安慰别人的时候,你不是主角,倾诉的那个人才是。 人在寻求安慰的那一瞬间,并不是想来解决问题。 「你应该这样…」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问题」; 被安慰的人此刻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大道理。 要帮助对方情绪发泄出来,而不是关注事实本身。 「红楼梦」中有一经典情节,晴雯因不小心摔坏宝玉扇子与宝玉发生争执。 袭人劝说「不犯着当着二爷吵,要是恼二爷,也不该这么吵的万人知道」。 结果晴雯情绪更加激动。 后来宝玉不仅不怪晴雯,还找来一堆扇子,让她撕着玩。 晴雯把扇子都撕完了,火气也都发泄出去了,这时候才能听得进规劝。 道理都懂,重要的是顺其自然地帮助对方把负面情绪发泄出来。 自以为是的安慰,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被家长劈头盖脸一顿痛骂:「我让你认真写作业,少打游戏,你偏不听,这就是不听话的结果。」 在孩子遭受挫折之后只知责骂不知引导,会让孩子自然地选择疏远,遇事隐忍不言。 说教者,无外乎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更有甚者,则是扮演马后炮的讨厌角色。 「我早就知道会这样的…」 「早知如此,你就应该听我的…」 不仅起不到任何扭转事态的作用,反而会火上浇油,引起听者的强烈不满。 这种行为不仅出现在安慰人的对话中,生活的种种事件中也总有人当这「事后诸葛」。 马后炮的行为本质上可以归纳为三种心理诉求:贬低他人、抬高自己,和控制欲膨胀。 大多数情况下,诉苦者,已经知道本应该怎么做。 这时候再以「教人做人」的姿态出现,无异于是在伤口上撒盐,让诉苦者的追悔加深。 沟通是一门学问,而输入信息的启动环节,就是倾听。 当对方把所有问题都说完的时候,他就已经做了一次全方位的倾诉,情绪得到了极大的发泄。 让人把话说完,很重要。 常常需要忌讳的就是,「别想了,过一会就好了」,逼得人欲言又止。 即便是出于安慰,希望对方不要再想伤心事,也不该这样阻断对方发泄的欲望。 别人在寻求安慰时,即使我们觉得事情没什么大不了,但在当下,他的情绪依然会继续困扰着他。 哆啦A梦对大雄说,你有心事我尽量领悟,你有委屈我听你倾诉,我愿意成为一直都被你出气的小人物。 这是哆啦A梦能给予大雄的安全感,有问题时都在,难过时就认真地听。 多啦A梦要离开大雄时的自言自语 / 电影「哆啦A梦:伴我同行」 在专业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也都必须具备倾听能力,求助者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切,更重要的是注意倾听求助者的诉求。 当有人需要安慰时,放慢性子,先不要想怎么说,而是听对方说完问题,可以让对方好过一点。 很多事情,只要说出来,伤口就已经好了一半。 找准定位,缩小自己,不要急着转移情绪,多用一些问句,引导对方倾诉,试着引导他们放下焦虑。 事实上,安慰很少能真正解决问题,但人有时候那股劲上来,就是为了发泄情绪。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触碰的地方,他们之所以找朋友倾诉,只是希望那一瞬间自己的负面情绪能被接纳和理解。 有些难过,不适合开玩笑,也不适合一笑而过。 「我今天又背锅,被老板冤枉。怎么每次都是我…」 「666666。」 「我妈又来催婚,让我去相亲。我恨不得当一辈子剩女图个清静。」 「优秀。」 被无解的负面情绪包围时,对方一句「666」,烦恼瞬间倍增。 有些糗事,只能自嘲,不可评论。 有气无力的自嘲,已经是一个人失望到极致的边缘状态,对方一句「你可真厉害」,瞬间击垮心理状态。 流于表面的理解,甚至是有些「幸灾乐祸」的安慰,只是自以为是的善良。 虽然是一种关心,但未免太过残忍。同样是一件事,不同的安慰方式,不同的情绪感受。 比对于小孩子,他在委屈时表达不满,家长用开玩笑的语气说「你倒还挺硬气」。 想要缓解氛围,反而会让孩子更加难过。 Barbara F. Meltz 在书中给出了不一样的方法,一个两岁左右的男孩突然在走廊里大发脾气:他一下子趴到地下,又哭又闹,两脚乱踢、两手乱抓。 男孩的妈妈一句话没说,放下手里的东西,与儿子一起趴在地上,她的头和儿子的头挨在一起、鼻子也碰到了一起,旁若无人。 在母亲的无声安慰下,孩子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哭闹声也慢慢变小。 孩子看母亲,母亲就看孩子。孩子坐起来,母亲也坐起来。孩子站起来,母亲也站起来。 最后母亲向孩子伸出手来,两人一起离开了长长的走廊,这时孩子的情绪已经变得非常稳定。 最好的共情,是让他在实际中感受到,「你看,我真的懂你」。 用玩笑掩盖严肃的调侃,是对一个人自尊的第二次挑战。 表达安慰,但不要戳人痛处,如果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要创造新的伤疤。 安慰不是一个人「应该做的」,而是一种馈赠。 一个懂得如何安慰别人的人,必然是能够走进对方的心理,体会另一种不同的情绪产生方式。 护理学家 Teresa Wiseman 在关于「同理心」的研究中认为:同理心是与人一起感受。 具有同理心的人,具有接受他人观点的能力,并且能够控制自己,不对他人的事加以评论。 不同于促使人心失去连结的「同情」,同理心在安慰别人的场景中至关重要:因为在同理心的基础上,还得灵活运用谈话技巧。 其一,先判断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经历,想象自己在相同的境况下会如何应对。 换位思考,理解需求。 但为了避免适得其反,应当告知对方,自己会如何选择,而并非直接以建议的形式提出。 比如,「如果是我的话,我也许会…」 其二,对于劝解的措辞,一定要谨慎斟酌,视乎聊天的形式和载体,小心调整用语。 言语交际实际上是借助语言手段来进行的认知活动,沟通的双方能对对方认知的背景环境给予理解,交际才能成功。 这也是为什么在微信、电话里沟通,总会造成新一轮战争的原因。 隔着屏幕开解别人,要格外注意对方容易误解的字眼,以免造成误会,并且根据对方的反馈,及时判断对方是否完全理解。 研究表明,人际交往时,约有65%是运用非语言交流技巧进行的,而语言沟通技巧只占了35%。 尽量面谈。 如果不行,说话前千万三思,确认它不会像「666」的效果一样背叛你。 其三,搞清楚自己的判断思路,是否已经被带跑。 如果对方渴望意见,这其实是一种很危险的境地。 比如说,一对男女朋友吵架后冷静下来,深夜谈心。 女孩问:「如果我们分手了,你接下来打算怎么生活?」 男孩安慰说:「我不会打扰你的生活,不会再让你伤心。」 感激涕零,但 GAME OVER。 正确答案是:「我们怎么会分手呢?」 如果情绪已经被带跑,还是不回答问题为妙。 被情绪裹挟的人向你求助,多半是因为自己还不知如何承担起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 他人的意见做参考,一旦产生麻烦,给出建议的人,就会成为分担责任的那个。 一定要给建议,先站在第三方的立场考量。如果在情绪适当、道理能接受的范围内,你会如何选择。 不能一味顺着对方的思路走,尽量为对方考虑多种现实因素,合理分析、出谋划策。 谁还没有脆弱的时候呢。 理解了情绪和语言背后的逻辑与「陷阱」,人人都能是善解人意的那一个。 伤心是一个人的事。 但赶走伤心的「理解」,需要两人共同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