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词语,不仅能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其准确表情达意的能力。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常用换词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辨析词语在语境中的细微差别,真切地感悟作者锤词炼句的匠心,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能力。
  如在教《颐和园》一课时,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训练: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上个句子中的"滑"能改用"划"吗?为什么?
  一般情况下,第一问没有任何意义。学生们认为教科书上的用词应该是最准确也最能达到表达效果的,怎么能随便改呢?学生们还有一个定向思维:老师这样进行比较设计,是让学生体会文本用词的精妙之处,能换成其他词语,也不是老师的预设。遇到这样的提问,学生们会与课本、老师保持高度一致,不假思索地应和老师说"不"。如此设计,还不如把第一问删去,直接问第二个问题。
  其实,文本精妙之处固然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咀嚼,认为遣词造句或布局谋篇不妥的地方更应该让学生认识。在备《鸟的天堂》这一课时,我发现文中一处"叫"这个动词的运用值得商榷。于是在上课时便设计了这样一个训练: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这里的"叫"换成"唱"好不好呢?为什么?
  讨论后,前几个学生依然按惯性思维回答这个问题,坚信课本上的表达应该是最好的,不能换,但又说不出充分的理由。我提示,把这句话多读几遍,联系整句话的意思想一想。经我一点拨,就有了不同的声音:
  "我认为换成 ‘唱 ’好。唱是一种拟人的写法,说小鸟在‘唱’,比说小鸟在‘叫’,更能体现对小鸟的爱。"
  "我也认为换成‘唱’好。后面说‘那歌声真好听’,前面用‘唱’才顺畅。歌是‘唱’出来的,不是 ‘叫 ’出来的。"
  "我也认为换成‘唱’好。记得我们学《火烧云》那篇文章时有这么一句话,‘火烧云从东边一直烧到西边,天空好像着了火。’前面的 ‘烧 ’照应了后面的‘着了火’。我认为这句话也是,前面用‘唱’,才跟后面的‘歌声’相照应。"
  学生不但提出跟文本不一致的看法,还说出了充分的理由,更难能可贵的是,最后的一个学生还联系学过的知识谈体会。
  讨论到这里,我并没有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而是逆着后面几位发言同学的思维,提出了一个问题:巴金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文坛的巨匠,担任过20余年的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难道说他写的美文也有不准确的地方?再说,这篇美文选入课本时也经过专家的反复推敲,难道专家也有疏忽的地方?
  经过又一阵热烈的讨论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起自己的见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巴金爷爷的文章、专家编的课本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吧。"
  "我在国学课本里读过这样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意思是,人不是圣贤,哪能不出差错呢?巴金爷爷写那么多文章,怎么可能没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呢?"
  "我读过《明珠上的一粒微尘》这篇文章。大数学家华罗庚著作中有一处错误,被当时普普通通还是一名中学教师的陈景润指出,华罗庚虚心改正了错误。这说明大人物写出的东西,也不一定没毛病。"
  至此,我才对后面这几位同学的观点给予肯定,表扬了他们敢于给作家、专家指毛病,真了不起!
  我这样教学,意义远不止"叫"能不能改成"唱"的问题。我是想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启蒙教育,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发表独到的见解,不能迷信课本、迷信作家或专家,只尊重真理和规律。
  这节课上完,我自己也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为什么当下学生中人云亦云得多,有鲜活、个性化见解得少,普遍不具备批判性思维?病根儿就在老师。老师们太迷信课本,太迷信参考,太迷信权威,丧失了批判性思维,以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类似于盲从过程。如此教师,如此教学,怎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呢?
  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和创新思维的前提。批判思维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独立思考精神。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应从娃娃抓起。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读透文本,对文本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欣赏"明珠"璀璨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明珠"上的"微尘",并引导学生去思辨、去擦拭。惟其如此,才能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为塑造未来高素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网站目录投稿:听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