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教师要勇于走进学生的生命世界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基础教育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一种主要的新理念是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意识与能力。不过,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却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采取自主、合作、探究、任务和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却陷入课堂纪律的管理泥潭,而教师大多采用的管理方式是惩罚和奖励等重控制和约束的手段,以此来维护课堂教学秩序。
  这种手段看似效果立竿见影,但学生并不一定心服口服,不仅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益,学生的违纪行为还是时有发生。学生出现上述问题,在当下社会背景和大环境下,又是正常的,即使在农村、在其他学校,甚至在以前的不同时代,作为一名教师,都会遇到类似问题。孔子的"因材施教"便是在阐述这一道理…
  上述手段效果不佳,无非有如下三种原因:一是这种手段重控制学生行为,而没有教授学生良好行为,因此难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意识;二是这种手段无视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要,不但不能起到矫正不当行为和教育学生的作用,还有可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三是这些手段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教师将学生当作天生的"麻烦制造者",不信任他们,事事处处都对他们进行监视和控制,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引发处于青春期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故意违纪现象会增多。
  笔者在刚接手一个新班级时,因为对学生不了解,心里着急,便不自觉地运用了上述手段管理课堂。课堂上学生不良行为频频发生,为了抵制学生大声说话,便大声喊叫,有时制止四五次,学生仍旁若无人;在自己讲课或开班会时,不时发生有学生乱讲话、怪笑等声音。于是不得不停止授课处理这些问题,一节课下来,感觉焦头烂额,心情极度郁闷。
  学生来学校是寻找伙伴的,也就说,一个班集体一旦构成,他们势必要在集体里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满意位置,这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的这些现象实际上是学生们在寻找自己的一种归属需求。在课堂上,少数群体成员若感到自己被排除在班级的主流生活之外,则很容易形成消极态度,出现捣乱行为。
  学生出现不良行为表现都是有自己的目的的,一旦教师停止授课关注处理这件事情,就会正中学生下怀,此时,教师是失败者,学生是胜利者。以后笔者在课堂上处理不良行为时,转变为依据其行为特征采取适合的处理方式。比如,一节课上,我笑着说:"杨某同学,我知道你为什么上课这么爱乱插话、制造笑话了。"杨某说:"老师,为什么?"我说:"你是想引起异性同学的注意。"此时,杨某表现的很惊奇:"老师,你怎么知道啊,你上学时是不是也这样?"此后,我不断地寻找机会表扬他的转变,而他,也在慢慢变好。
  也就是说,我不再把上述学生不良行为看作是问题行为,而是在小心探究这种行为背后的目的,如何采取策略与学生沟通,在接纳、喜爱、赞赏的过程中,逐步找到学生的真实能力与兴趣点,鼓励他通过自己的能力为集体或他人做出贡献,帮助他重新建立自己的归属感。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与教学管理方法,努力适应每一名学生的需求。
  观念的转变,没有家长的理解和认同,行不成合力,效果会大打折扣。本学年,笔者通过家长微信群,根据学生发展的现状和需要,一方面,编辑一些文章给家长,引导家长学习讨论如何管教孩子,与老师形成一致的教育观念;另一方面,与需要个别教育的孩子家长私下交流,引领家长的教子观念,帮助家长改变自己原先不良的教子方法,并且愿意与老师交流孩子的变化。
  《教学勇气》一书的作者帕克·帕尔默说:"教学不论好坏都发自内心世界,我把我的灵魂状态、我的学科、以及我们共同生存的方式投射到学生心灵上,我在教室里体验到的纠缠不清只不过折射了我内心的交错盘绕。从这个角度说,教学提供通达灵魂的镜子"。如果我愿意直面灵魂的镜子,不回避我所看到的,我就有机会获得与学生生命相遇的机会,勇敢地走进他们的生命世界里。
网站目录投稿: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