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教育被舆论绑架的问题值得关注


  3月2日,有宁国市民反映,当地一家书店的货架上,竟然在对外销售"宁国市义务教育免费作业本"。此事立即引发了网友热议。3月3日,宁国市教体局回应称,系供应商违规操作,目前3000多本作业本已经全部下架。而供应商负责人则表示,系工作人员发货失误。
  据了解,对于该事件,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作出回应:一是要求该书店将免费作业本全部下架并停止销售;二是要求中标供应商主动向媒体说明事实经过,承认工作中的失误;三是开展免费作业本发放工作"回头看",检视工作中是否存在学校或者教师截留或少发免费作业本情况;四是举一反三,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目前,线上、线下舆情虽已平息,但我们不能不思考一系列的问题:此种"免费作业本"能否对外销售?供应商这一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违规"?教育主管部门是否有权叫停销售行为?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还要回到问题的起点:"免费作业本"真的不能销售吗?如果"免费作业本"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销售,后面的问题便不攻自破。
  从法理上看,"免费"并不意味着不允许在市场上销售。原因很简单,"免费"必须满足特定的条件。以免费作业本为例,义务教育阶段相关部门会为学生"免费"提供一定数量的作业本,超出部分则不"免费"。由此可见,只要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按时足额全员发放免费作业本。在此基础上,在市场上提供一些质量有保证的"免费作业本"并不为过。以这次书店售卖"免费"作业本为例,因为供应商多印了各类作业本3400份,销毁实在可惜,也不符合循环经济节约原则,于是低价卖给书店。
  从情理上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弄丢作业本、教课书是常有的事,需要从市场购买作业本和教课书。众所周知,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是"免费"的,但各地新华书店都会储备少量的教科书,供少数家长有偿购买,网购教科书也是常有的事。同时,招标印刷企业从保证高质量供给的角度考虑,也会多印一些,以备残次品调换。
  如果供应商没有违法违规,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系列处置则会显得苍白无力,系被舆论裹挟的结果。此事也带给我们这样的反思:要增强全民的法律素养。同时,舆论也要对教育多一些法治理性,少一些流量吸睛。
网站目录投稿:惜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