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黎明》是一部由沃尔克·施隆多夫执导,Léo Paul Salmain / Thomas Arnold / 马克·巴贝主演的一部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的黎明》精选点评: ●风在哭泣 ●2012/3/24 10:30am GC 你說很好看又不算, 只是他道出了事情之餘, 又不煽情地刻畫了各方面的感受。 ●背景若在中国,共产党先驱的血都白流了么? ●看哭一定是我的问题 ●我喜欢这样平静清晰的叙述。当久违的国际歌声响起的瞬间……忽然想起在社会主义的天朝,反而很久没听到国际歌了。 ●剧情一览无余,却能拍得如此撄人心,大师端得不凡 ●很认真严肃的题材,拍的也很认真严肃...很适合在电影频道放...另外法语和德语交替催眠效果相当好 ●由故事取材到鋪排到拍攝,盡顯大師級風範! ●太单调了真成纪录片了么…导演你就不能加点活跃气氛的紧张情节么… ●被枪决的童年。 《海的黎明》观后感(一):各国电影都面临走出去的瓶颈 粼粼给我推荐南方周末那篇分析,是有关中国电影走出去之瓶颈,那天我读的太快,读到一半,粼粼说要考我刚才读过的内容大意。哈哈哈,船长总给我各种新鲜感。 初次看海的黎明,因为太闷,我边看边走神,这次家庭影院重播,由于知道它是铁皮鼓导演沃尔肯的作品,我便用比较的心态去看,虽然还是闷,好歹有了些思考。 中国电影面临的走出去的瓶颈,其实各土喀国电影走出去时都会面对。中国人不会讲故事,中国人的电影节奏老外跟不上,中国人的价值观老外不认可,或者直说了吧,美国人,美国人不喜欢。可是别着急呦老爷爷,德国人更不会讲故事!铁皮鼓看得人就要烦死了,海的黎明这个小我与大我的故事也给讲得平淡无奇,施坦恩茨们,我们还是一齐努力吧 《海的黎明》观后感(二):破曉之海 (寫於2012年3月30日) 並非對大師特別崇敬,但就今屆國際電影節的選片來說,「大師級」的作品,確實是看高一線。 霍克舒倫杜夫 (Volker Schlöndorff) 以一份秘密軍事報告為藍本,再加上150 名法國囚犯的遺書,譜寫出【破曉之海】(Calm at Sea/ La mer à l"aube) 這個關於生命潮起潮落的故事。 故事由一場在囚營的賽跑開始。十七歲半的 Guy 在比賽中勝出,贏得一塊肥皂。他喜歡住在鄰營的女孩,常常借故親近,而女孩對他也有意思。雖然活在囚營中,但生活還是處處滿希望。可是,因為一名德國軍官被槍殺,德國政府下令處決 150 名法國囚犯,Guy 的名字不幸在名單之上…… 影片的中段分兩線敘述,一方面是法國官員如何無奈接受德軍的命令,眼白白看著同胞犧牲,另一方面則是一班行刑在即的囚犯,如何渡過生命最後一段時光。故事的節奏明快,無奈、憤怒等情緒隨著故事推展而累積,到最後槍決一刻爆發,令栗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服。栗看過不少寫殘酷戰爭的作品,但能如此撩動栗心的並不多。不得不承認,大師確實有其過人之處,無怪乎大家一窩蜂的去看「大師級」的作品。 《海的黎明》观后感(三):海的黎明 我不知道用这部片子做德国电影节的结束是否另有深意。 德军占领下的法国,一个德国兵被年轻共产党员射杀, 一个毫不负责的暗杀,杀的人居然是在民众中颇有口碑的官员,他唯一的错误也许是一身纳粹军服;亦或是他同样忠于自己的祖国。 没有人知道凶手是谁 元首生气了,他要求杀掉150个人质,没有任何理由。纯粹是报复 一个17岁半的男孩,他还有一梦想去和心爱的姑娘看一眼大海 一个第二天就要出狱的发传单的大学生,他心爱的妻子已经坐着夜车赶来与他会合…… 还有很多很多,150个政治犯、150个鲜活的生命 影片是舒伦杜夫(《如果荒漠,一个旅人》,32届)参考德国诗人撰写的秘密报告,再加百五个法国烈士的遗书,写成激荡故事。一方面是17岁受死青年居伊的视点,另方面有执行死刑的同龄士兵波尔的角度,虽然位置对立,但都有年少的敏感脆弱,波尔更是后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33小时的故事,震撼见证了27名俘虏怎么命丧一人手上。 不想多说什么 这部影片也许是一个反思 是整个德国影展中让大多人在黑暗中泪流满面的一部影片 这其实就是我更喜欢德国甚于日本的原因 敢于反思,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也许我只是一家之言,但是我非常认真地推荐大家去看一看。 海的黎明——很美。 《海的黎明》观后感(四):海的回忆 Calm at sea. 这部电影的名字确实恰如其分。 一桩希特勒犯下的惨案,一份来自军中诗人的秘密记录,一个少年脆弱而恐惧的记忆,历史总是比任何的诗歌更哀伤而沉重。 导演试图站在不同的视角回溯这个故事,德国军官、为德国军营效力的法国人、行刺者、被害的少年、共产党人……这个故事没有既定的立场与视角,只是平淡地将事件中不同方的生活、思想,他们的立场跟挣扎呈现在观众面前。没有紧张的冲突和丰富的内心戏,一切张力都被消解在看似平静的对白与脚步中。 从刺杀的发生,柏林方的来电,名单的选定,消息的传播,直到枪决的执行,似乎是注定发生毫无惊奇。有人说这150人的无辜死亡是希特勒疯魔一人的罪行,但这部影片中,命令由上至下的执行历经数人,循序渐进,每一步,每一个人都可以阻止这场暴行的发生,或者至少表达并坚持异见。然而,却无一人出声。 良心并非毫无谴责,但在工作的职责,权力的恐吓与良心的声音之间,他们以妥协找到了平衡,正如那个从军的诗人,以他独道的观察与哲思为自己侵略者的身份穿上了华美的衣裳,却敌不过交际花的一句呛声便立刻不堪一击;又或者如那位违心地协作草拟名单的法国秘书,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画了一条略低的准线,企图通过拯救三个不应死去的生命来拯救自己即将堕落的良心,然而当上司将厚厚的名册扔回他的面前让他再挑出三个名字顶上,他才意识到这种自救挣扎是多么徒劳而可笑。人性的怜悯与善良如此柔弱与优柔寡断,如若没有一些无畏到荒唐的勇气,是绝无可能实践。人性的平庸与沉默成了谋杀的帮凶。 但我们也并没有指摘的权利,因为生活本就是如此,平凡而无奈,多数之下我们是羸弱的个体,在自己良心与职责的范畴之间挣扎,寻找合理化的理由,为安全保障的生活与清白的良心之间找到平衡。那时的他们,如今的我们,生活与选择,都不过如此。他们与我们并无多大分别。这是导演在叙述铺展过程中最大的暗示与表达。无需刻意彰显英雄或者反英雄,没有煽情或者切成细碎的生活片段,没有野心勃勃的小人与危机四伏的阴谋陷阱,生活一如往常,这非凡的事件映照在每个人的工作、责任与抉择之上,不过是平凡的一日,又一份文书工作,又一趟外勤任务,至多不过一次特别行动。"打好呢份工"的心态抹杀掩盖了一切其他的声音,这一句道理充足的口号像不断重复的呓语将我们麻醉,没有真理,没有理想,没有所谓的高尚情操,只有"打好呢份工"高过一切。 灼人的阳光下,金黄色的沙滩烁烁发光,美得刺眼,正如那些即将死去的犯人念出的告别,那些语言朴素简单,不过是"献上千万个吻""再见了""记得告诉XX我多么的爱他"的种种变形,但此刻的法语听来简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他们像绑在柱子上的玩偶一样默默地直直倒下,悄无声息。这一日像大海一般平静,唯独大海的平静才能吞没这一切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