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老子究竟是弱者的哲学还是强者的哲


  老子,相传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据《史记》记载,老子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后来见周朝衰微了,西出函谷关,在关令尹喜的拜求下写下一本书,分上下两篇、共五千多字,这就是《道德经》,又称《老子》。
  《老子》一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对我国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历代注疏、解老之作汗牛充栋,对《老子》的理解也存在着很多分歧。
  其中最大的分歧之一,就在于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无欲"、"不争"、"不与"、"为之下"、"不敢为天下先"等守"弱"之说,究竟是一种悲观消极的弱者哲学,还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强者哲学?
  先来看前者的观点:
  1.老子看到了事物普遍存在的对立,以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认为这是一种合于规律的运动("反者道之动");同时他又指出,"弱者道之用",主张立足于柔弱,以求战胜刚强("柔弱胜刚强")。
  可是,一旦战胜了刚强,自己不就成了刚强吗?不又要变到反面去了吗?所以,最后的结局如何,或者根本就没有结局,老子其实也没有弄明白。
  2.为了避免这种不可知的前途和命运,老子主张坚守住柔弱、卑下、雌性、安静的一面,不要变过去,否则还得变回来。
  为了不使幸福变成祸殃,就只好不去追求幸福。这是一种多么可怜又可悲的思想状态!
  3.老子看到了事物在发展壮大之后,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衰亡。但这难道不是一个正常的发展过程吗?人生不就是一个过程吗?
  在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里,个人的努力进取,不仅不是招祸的原因,而且是个人幸福的重要源泉。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一般不会主张做个弱者以求自我保全。老子的主张,仅是社会混乱时期弱者的叹息!
  4.与做一个弱者的主张相一致,在社会冲突中,老子主张"不争"。
  可是,作为弱者,如果事事退缩,不敢起而相争,坏人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放手作恶,而弱者将永远处于被欺侮的境地。往大里说,国家和社会的正义与进步,难道不是靠无数仁人志士争来的吗?
  5.老子有一个著名论断:"柔弱胜刚强"。但是,这里所谓"胜",不过是坐视刚强自己断折、灭亡,并非柔弱在与刚强的斗争中战胜了刚强。因为倘若是后者,那就是"争",就违背了老子"不争"的原则。
  而且在这里,老子把"弱"绝对化了,脱离了具体条件,认为一切柔弱的东西都可以胜过刚强的东西,这并不符合事实。
  确实,新生的事物,看起来柔弱,但它有无限的生命力;而没落的事物,已经到了垂死状态,它是真没有前途,并不能由弱转强。
  等等。
  而在后者看来,以上观点都是对老子的严重误解,是断章取义或浮于表面的认识:
  1.老子讲"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为而不争","利万物而不争"等等,很多人只注意到"不有"、"不恃"、"弗居"、"不争"等后半句,却不知"生"、"为"、"功成"、"利万物"等话,亦是要害处。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一个外国人)所指出,"生"、"为"、"功成",就是要发挥人的创造意志;"不有"、"不恃"、"弗居",就是要收敛人的占有冲动。
  2.很多人只知老子以"无为"为体,却不知老子以"无不为"为用;只知老子示人以"不争",却不知老子的目的是"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大讲"无为",并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违背自然规律("道")去妄为,时机不到而强为,那样往往会导致失败。
  3.老子哲学也没有消极避世,《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身退"是在功成名遂之后,这是在告诫人们,在事情做好之后,不要贪慕成果,不要尸位其间,而要收敛意欲,含藏动力。
  其实,功成名遂之后的"身退",比进还难,更需要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4.老子讲"柔弱"、"无欲"、"清净"等,其意旨是对另一极端的对立面——"刚强"、"多欲"、"躁进"等的克制,使之达到中和的状态。
  柔弱并非懦弱,而是对恃强傲物的克制,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精神,去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
  《老子》云:"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可见,老子是站在新生力量一边,以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强与弱的辩证关系的。
  5.身处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老子有感于世人都想站在高处,抢在亮处,所以他以"川谷之于江海",来说明"处下"的好处。他认为若能"处下",自然能够消解争端,而培养容人的心量。
  这,并没有否定人们的创造性和进取心!
  6.《老子》云:"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注意,"言下之"、"身后之",实为"欲上民"、"欲先民",使"天下乐推而不厌"。老子明知自己必得,自己"处上",却敢于以"不争"、"柔弱"、"处下"的弱者为用,这难道不是真正的强者心态吗?
  等等。
  对以上两种截然相对的看法,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发表高见!
  /完.
  古今神秘文化
  小传统,大视野
网站目录投稿:天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