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食堂管理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高校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严格控制饭菜价格。以制度规范运营行为,保障饭菜(食品)安全与健康,控制菜品营养结构和价格档位,明确4∶4∶2的低价菜(1元以下)、中价菜(1元~2.5元)和高价菜(2.5元以上)的菜价结构比例,为菜价"限高",让高校学生在学校食堂就能吃得安全、美味,更能吃得起。山东的做法有许多地方值得肯定和推广。 一是为学生创造政策红利、让利于学生的制度初衷。伙食供应是高校为学生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民生工程",一日三餐的伙食费用是高校学生最基本的日常开支,压缩食堂的盈利空间,势必会压缩高校自身的盈利收入。《通知》明确,高校食堂不以学生为盈利对象,可以有效规避高校和食堂经营者从学生身上"捞钱发财"的风险,最大限度利用制度为学生创造政策红利,充分让利于学生,给学生吃得起的安全、营养和美味。这样的出发点值得肯定。 二是公开的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食堂运营绕不开的话题,而成本核算有太多的行行道道。在不少高校,食堂运营成本往往被强行注入一定比例、一定数额的盈利收入,这也是饭菜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公开饭菜成本核算,最大限度将运营者的盈利空间控制在学生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消除可能的价格"黑洞",既保障了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权益,又保障了学生的消费权益,让学生吃得明白、吃得舒心。这样的做法值得推广。 三是有效的质量监管。价格要控制,质量也要有保障,不能因价格控制而牺牲饭菜质量和学生健康。《通知》规定,经营者要努力增加饭菜的花色品种,在提高饭菜口味上下功夫,注重科学营养配餐,主、副食品"百元含量"中必须体现合理的构成比例,要设爱心窗口,有免费汤、佐料等。这样的规定,可以促使经营者在食材选用上动脑筋、在饭菜花色品种上花心思、在菜品结构组合上下气力,用心为学生提供色香味俱佳又营养均衡、安全健康的饭菜,让学生吃得放心。这样的监管可行且必要。 四是必要的资金支持。食材价格忽高忽低,饭菜价格又相对稳定,可能影响经营者的利润,进而导致饭菜质量下降。《通知》要求高校完善与物价上涨的价格联动机制,统筹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及其他收入等资金渠道,依据在校生数量,按照一定比例安排资金,根据市场物价上涨情况,适时对食堂进行补贴,抑制饭菜价格过快上涨。学校投入资金,设立价格平抑基金,这种为制度落实提供保障性资金兜底支持的举措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