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忆童年学车记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答案不尽相同。贫困山区的农民搭乘的是11路公共汽车——勤劳的双脚,地县级城市的居民是骑自行车,大城市的居民以自行车为主、公共汽车为辅,只有极少数的高级干部才配备小汽车。在我的印象当中,我所见过的最高级的小轿车是红旗牌轿车,当然,不是亲眼所见,而是在国庆庆典之类的记录片里。
   既然是这样,会骑自行车就是那个时候的必备技能了,相当于现在你是否考了驾照。虽然技能是必备的,但是车辆不是必备的,因为当时自行车的普及率远不及现在小汽车的普及率,为什么呢?家家都太穷。在七十年代,很少的家庭能够买得起一辆自行车,更别说人手一辆了。
   说到这儿,你肯定要问,那你是怎样学骑自行车的呢?好问题,我正要和你好好叨叨那些年儿学车的事儿。注意,不是学开小汽车,而是学骑自行车。
   学车,自然得有车。我家没车,我用什么车来学?悄悄告诉你:偷用我爸的自行车。我爸那会儿当了个小官,单位给配了一台自行车,每天下班可以将车骑回家停放。这事儿要是放到现在就完了,我爸肯定下岗了。现在那个公车管理可严了,你没见谁谁谁私自开公车回家被下课了,谁谁谁开公车接送孩子被曝光了。你别笑呀,如果你是六十年代生人,你敢说你没偷骑过你爸妈的自行车。
   那时的我也就是一个四五年级的小屁孩,远没有现在这么亭亭玉立,身高不足120cm,体重不足25kg,拥有极瘦的魔鬼身材,两条细胳膊细腿绝对无力,但足可以让现在的超模来学习如何能够瘦成这样一道闪电亮瞎你的眼。那时的自行车是那种大笨车,28型,车身是钢结构的,整车重量应该超过我的体重,车身高度比我的身高矮不了多少。车身的中间依靠一个巨大的三角架将龙头、坐垫、齿轮、脚踏板、后座架以及前后钢圈轮胎连接在一起。车身颜色没有选择,一律深黑色,显得十分笨重结实。你可以想象,一个极瘦的小女孩坐在一架庞大坚固的自行车上,脚够不着地,手够不着龙头,却试图去驾驭这个大铁家伙,那是一幅多么滑稽可笑的画面。
   然而,虾有虾路,蟹有蟹道,常规的办法不能用,自然就会衍生旁门左道。我左脚踩在左侧的脚踏板上,右脚从三角架的中间穿过踩到右侧的脚踏板上,这样就可以把车子转动起来。由于腿短力气小,每次都踩不完一整圈,于是在踩到半圈的时候再将脚踏板退回原处,然后开始下一个半圈。当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采用这个方法,谁叫咱们生的小巧玲珑呢。在这种技巧运用娴熟以后,同样可以将车子骑得像一道闪电一样,要多拉风有多拉风。
   可是,当还不能独立骑行的时候,这个练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十分煎熬的过程了,尤其是充当教练员的那个人,必须年轻力壮、膀大腰圆,具有气吞山河力拔兮的气概才能HOLD得住呀。一个孩子的体重加上一辆车的体重已经超过50kg,全靠教练用双臂扶住车尾支撑,而学员又偏偏不听指挥(其实不是学员不听话,而是他的四肢和大脑的匹配程度很低,不听使唤),让你转左你偏向右,让你直行你却突然捏刹车,直把个教练员累得气喘如牛。我爸、来家里谈工作的爸爸的同事以及隔壁的大哥哥们都被拉来当过教练,对于他们来说,这份工一点都不好玩,甚至苦不堪言,但是谁叫俺当时那么可爱那么有魅力呢,直让他们不忍心拒绝。
   由于有车可用的时间极少,逮着机会我就玩命地练。烈日暴晒、大雪纷飞、黑灯瞎火都阻挡不了我的热情,那真就如费翔的歌所唱的那样:你就是那冬天里的一把火。如果把那种刻苦劲儿用到学习上,今天的我即使不是两弹研究的专家,至少也是一弹的专家了。
   终于,武功练成了,出关啦。我那亢奋的心情就不用再描述了。
   一个人在欢乐的时候一定不要得意忘形,否则必然乐极生悲。就在我已经能独立骑行的时候,我一生中的重大伤亡事故之一上演了。
   一天,我正在操场上洋洋得意地骑着车,时不时还表演下单手扶龙头的特技。突然,我的车不受控制地、直直地向着路边的一棵大树冲去,我死死地捏着刹车,但是无济于事。"轰隆",车头撞上了粗大的树干,龙头旁边的刹车把手直接插入了我的大腿,划开了一条两三寸长的大口子,肌肉外翻,鲜血淋漓......万幸的是,这次事故没有给我留下任何疤痕,也没有给我的美丽人生造成影响,不然,我真的有一把火烧了那辆车的心啊。
   学骑单车给我的童年增添了多少欢乐呀,那真是阳光灿烂的好日子。虽然我时不时地被摔得鼻青脸肿,但是我乐意。现在几乎每家都有小汽车了,有的甚至有两辆、三辆,虽然学车也学得很辛苦,但是再也找不回当年的乐趣和热情了。
网站目录投稿: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