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昭+李久成 摘 要:C语言程序设计是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学习该课程是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程序分析调试设计的基础,培养学生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C语言 教学 方法 效果 笔者根据中职生的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C语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索,愿与大家分享。 一、C语言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生对专业和C语言课程的认知不够。 二是学习C语言的动力不足,兴趣不高,自我约束力不高。由于C语言涉及的概念较复杂、抽象、语法规则繁多、逻辑性强,导致学生有畏难情绪;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对毕业后的现实意义不大,所以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不高;另外学生的自制力不高,易被外界新鲜事物诱惑,妨碍了教育教学秩序。 三是教师没有软件开发的实际经验,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任课教师理论强,但没有程序开发的实际经验,授课内容仅来源于教学经验和参考教材,依据教材特点,教师往往对语法进行深入的教学,对算法却不重视,这导致学生只会解决书上的问题,不能理论联系实际。缺乏实际经验,教学方法单一,已使得C语言教学失去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二、关于改进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 1.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课程认知 授课前,通过专业认知和课程认知,使学生了解该专业到底该学什么?该课程该怎样学?就业后的岗位需求和发展方向有哪些?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合理规划,也才能在今后的C语言学习中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2.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技术形式多样,精心组织教学过程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在教學过程中除了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数字化资源等信息化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翻转课堂、微课的合理使用,直观、形象,易于学习,具有规范借鉴性。 3.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专注力 一方面要降低梯度,教学语言力求通俗易懂。面对基础较弱的中职生,教学过程要生动形象,趣味性和启发性强,对概念性理论的讲解要降低梯度。例如:把程序比喻成房子,main比喻成房子的门,学生在理解"程序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在main函数里结束"这个知识点时就容易得多,既降低了理解知识的难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要通过任务引领、分组协作、问题驱动、归纳总结优化教学过程。知识点要从实际问题出发,利用任务或者问题驱动教学。问题是最好的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应注意设置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调试程序时可故意输入错误的代码,给学生一个思考找错的机会,对于最快发现错误代码的学生给予正面的评价。 4.多维评价,注重"时"效 C语言课程的教学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实践课上,教师需根据教学计划布置上机作业,还要实时量化教学评价,体现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上。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包括算法的合理或创新度,学习态度的表现形式,学习效率的高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完成作业的质量等,对出现的与众不同的、新颖的程序设计方法和思路,要及时宣讲或正面评价,以鼓励这种有创意的学风。课上评价,课下在学生群内及时量化,这种多维实时评价模式,一方面兼顾了学习环节,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约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教师个人魅力 计算机是个日新月异的行业,"打铁必须自身硬",扎实的知识、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始终处于学习的状态,无论是教育方法,还是所授知识,都需教师站在知识发展的前沿,严谨笃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既离不开教师的学识和能力,也离不开教师的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这是教师个人的魅力所在,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总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学习语法不是目的,在掌握语法的基础上会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关键。十九大报告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职业院校的一线教师,笔者将带领学生脚踏实地,在这伟大的使命的感召下,不忘初心地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