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婚姻是神圣的,是两个人的天空,自古都是排他的。而"婚外情"字眼成为当下社会的焦点话题,现今"闪婚"现象的增多和婚姻凑合意识的下降,是破坏婚姻家庭、损害女性合法权益亟待遏制的行为。从社会性别视角来看,"婚外情"的产生主要是由现今男权社会所创造出来的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本文以"婚外情"个案为例,探讨社会性别视角在当代家庭社会工作介入中以及中国本土化的运用,这将会为家庭冲突提出新的理论视角和思考路径。 【关键词】婚外情;社会性别视角;家庭社会工作;中国本土化 一、研究背景 "婚外情"自从人类婚姻制度开始时,就一直存在,现今中国社会转型和信息爆炸时代,"婚外情"这个字眼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其社会"包容度"也在逐渐增大。在新浪微博以及微信朋友圈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能看到"XXX明星出轨"的新闻。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平均每天有5000多个家庭解体,离婚率已经连续12年递增,而其中最重要的致命因素是"婚外情",不禁让人唏嘘不已。由于社会的转型,我国的家庭功能、家庭关系和家庭观念等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表现为抚育和赡养的社会化以及夫妻关系的独立化等i,"闪婚闪离"以及婚姻凑合意识下降,导致现今家庭的凝聚力减弱、稳定性降低ii。为这一群体解决问题,单纯靠传统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恐怕还有很多缺陷,我们急切的需要将社会性别视角纳入其中,使得社会工作更加关注社会和文化情景。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服务过程中不再局限于个人工作方法,发展了诸如女性主义家庭治疗、性别意识提高小组和妇女维权运动等方法。本文以"婚外情"个案为例,运用专业的技巧,探讨社会性别视角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的运用,这对于社会工作来讲将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和启示性。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婚外情 对于"婚外情"本文采纳的是这样的定义:配偶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定夫妻关系后,其中一方或双方与他人有精神或肉体的恋爱关系或性关系,可归为婚外恋。它一般处于隐蔽状态,是破坏婚姻生活的定时炸弹。 (二)社会性别视角 社会性别主要是区别于以人的生物特征为标志的"生理性别",指的是以社会性的方式构建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男女两性各自承担的性别角色并非是由生理决定的,而主要是后天的、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中建构出来的iii。以社会性别的观点来观察社会,它既是一种科学方法,又是一种观察视角,运用这种方法和视角,我们就能够在人们认为是习以为常,本该如此的社会现象中,识别出两性关系上的不平等现象,推动两性更全面的发展。 三、社会工作者介入家庭冲突的案例分析 社工介入"婚外情"家庭关系的调解 个案资料:刘女士,今年34岁,全职太太,丈夫是某公司高管,结婚7年,育有一儿一女。近年来,她发现丈夫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她和孩子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每晚都与电话中的人"调情"到很晚,还不让她翻手机,经常单独开车外出,直到下半夜才回家,有时候夜不归宿。每当她问及丈夫的这些行为时,丈夫总说她"神经过敏",近期她发现丈夫真的有婚外情,于是寝食难安,意志消沉,双方曾协议离婚,但是刘女士考虑到家庭与孩子,想要挽回婚姻,无奈丈夫态度依旧冷淡,坚持要离婚,刘女士没办法来寻求社工的帮助。 用上面案例来分析社工的介入过程: (1)接案:刘女士找到社会工作者,向社工表达了丈夫婚外情的经过以及自己的愤怒悲伤情绪,社工在安抚案主的情绪后,让其反思丈夫婚外情的原因。社工了解到,刘女士丈夫出现婚外情的原因主要在于丈夫觉得刘女士脾气太爆、性格强势,没有女人本该有的温柔,没有经济收入,也管得太多,疑心病太重。社工询问刘女士有没有想过要改正这些缺点以及对未来的打算。刘女士说:想过改正自己的强势和臭脾气,但是我觉得太难了。他要跟我离婚,但是我不想离。 (2)预估:送走了刘女士,于是应刘女士要求,社工联系到刘女士的丈夫,其丈夫的回答正如刘女士所说,由于自己性格的原因导致丈夫对两个人的婚姻出现厌烦的情绪。社工把刘女士丈夫的想法反馈给刘女士,刘女士听后情绪显然很激动,社工引导刘女士冷静,不要悲观急躁。从与两人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丈夫对于家庭中"女高男低"权利关系的不满意和试图通过婚外情弥补情感落差,并透露如果妻子想要改好,他可以再考虑一下这段婚姻。对于刘女士的状况,社工认为她并没有想要改变强势性格的强烈欲望。在建立关系时,社工要注重评估服务对象的性格和能力。并且不仅要运用传统的家庭社会工作的技巧与专业方法,比如萨提亚家庭治疗,更要将社会性别的视角纳入其中,帮助家庭成员提高他们的应对技能,使家庭产生新的希望。 (3)制定服务方案:在了解和分析刘女士的现实状况及其问题需求的基础上,社工为其制定了周密的服务计划1.帮助夫妻二人提升在家庭中的社会性别意识;2.帮助夫妻二人理解和澄清双方对对方的家庭角色期望;;3.缓解刘女士的焦虑情绪,改善夫妻二人的沟通方式,树立性别平等意识;4.社工在提供服务时尽可能的让案主的丈夫参与其中,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更好的服务效果。 (4)介入过程:社工应引导刘女士摆脱受害者思维,看到自身的优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诊断阶段,社工应更加积极地邀请服务对象的丈夫参与到沟通和面谈中,引导刘女士和其丈夫反思家庭内的权利关系,评价案主是否过于强势和在哪些方面强势; 引导丈夫思考其在家庭内的角色,评价服务对象对家庭的贡献。另外,在服务目标的设计上,社工应该鼓励服务对象和其丈夫参与到其中,引导双方思考各自可以做出哪些改变。社工建议刘女士与其丈夫一起学习有关于家庭关系中社会性别的知识,矫正夫妻二人在家庭中角色地位的认识,建立平等的家庭地位,让丈夫明白不能将婚姻家庭出现的冲突和危机全都归结为妻子自身的原因,要推动刘女士丈夫的家庭性别意识转变,改变其传统的男权思想,并为刘女士赋权,树立正确的性别平等意识,摆正自己的家庭角色地位,寻找可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资源(据了解刘女士丈夫的父母等家人都反對她们离婚),寻求他们的帮助。同时建议刘女士和丈夫共同关注子女的成长,在双方都专注的事情上寻求沟通的机会。假如双方婚姻关系破裂,那么社工也要为刘女士维权,保障刘女士的合法权益,应该推动社会文化和倡导社会政策来促进男女平等。endprint (5)结案与评估:刘女士找到社工,并感谢社工给予她的帮助,她说,经过这段时间,自己也醒悟了很多,更加懂得如何经营婚姻,也试着去尝试改变强势的性格,更加尊重丈夫,现在自己也有了稳定的工作,双方渐渐的也开始了沟通交流,丈夫也处理好了与第三者的关系,其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四、社会性别视角在中国本土化的应用 社工介入"婚外情"的问题,想必会得到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双手赞成。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家庭领域的个案时,只让家庭中的弱势群体(大部分是女性)做出改变,很少让男性参与其中,直接的后果便是不能给服务对象带去太多实质性的改变,对于婚外情个案,最重要的是推动男性做出关键性的改变,找到问题的根源和实质,纠正家庭关系中的性别不平等,改变男权制和父权文化对于家庭的影响。基于这种剧烈的婚姻关系震荡和婚姻观念冲突,我们必须承认,试图维持社会原来一成不变的婚姻稳定总体状况,困难越来越大,甚至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作为介入婚姻问题的各种努力,就要承认社会现实,在维护婚姻自由和社会性别平等的基础上,努力推动社会整体的动态化婚姻稳定iv。 但是社会性别视角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首先,从发生婚外情的家庭来看,大部分的女性都是全职太太或职场女强人,这就意味着社会工作者可以更多地发掘女性的潜能和优势,但是现今是一个男权文化的社会,男性并不乐意女性地位的提高,因此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服务中,要想改变男性的性别认知和行为是相当困难的;2.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如果只在法律的层面强调男女平等而不注重实践层面,那无疑是纸上谈兵,不平等的现象不会有任何改善;3.妇联作为维护妇女权益的重要组织,社工机构开展服务也与妇联密不可分,但现在的社工机构更多注重的是服务开展的数量和进度,因而阻碍了服务的质量,导致社工在介入家庭服务后并没有对家庭关系做出实质性的改变,对于男女平等的推动也仅限于形式。 注释: i 杨菊华、何炤华.社会转型过程中家庭的变迁与延续[J]人口研究.2014(2)36—51 ii 杨善华.中国当代城市家庭变迁与家庭凝聚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50—158 iii 姜丹丹.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婚姻挤压问题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新丝路,2016. iv 贾庆森.社工干预婚外情并非做"二奶杀手"[J].东莞日报.2015 【参考文献】 [1]杨菊华、何炤华.社会转型过程中家庭的变迁与延续[J]人口研究.2014(2)36—51 [2]杨善华.中国当代城市家庭变迁与家庭凝聚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50—158 [3]姜丹丹.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婚姻挤压问题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新丝路,2016. [4]张文霞、朱东亮,家庭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獻出报社,2005;74 [5]高丽娟.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研究热点分析[J].山东女子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