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我国沿边地区边贸扶贫现状分析


  姚志康+张肖
  【摘 要】在我国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地处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也处在全面扶贫脱贫的关键时期。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口岸经济,陇川县走上了边贸扶贫的路线。然而,该县边贸扶贫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因此,本文着眼于此处,对该县的贫困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章凤口岸的辐射力不足。
  【关键词】贫困现状;自然因素;产业结构;口岸辐射能力
  云南省陇川县隶属云南省德宏州,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山水相连,辖区内主要包括景颇族、傣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2014年,陇川县全县生产总值为33.913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总值为13.8647亿元,占比40.8%,属典型的边疆多民族农业县。在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将陇川县划入滇西边境集中连片贫困区,是我国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主要攻坚地区。
  一、陇川县贫困现状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理念的贯彻与国家政策力度的加大,陇川县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在精准扶贫政策理念指导下,地方政府加强了对贫困人群的精准识别,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人群实行建档立卡与精准帮扶,2016年实施各类扶贫项目投入资金5235.2万元,对农村脱贫致富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
  2016年,陇川县已经在去年工作基础上对全县建档立卡人口進行了全面的排查,并且严格按照省州扶贫办的工作要求,对全县的扶贫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2016年,全县共识别建档立卡6158户18362人,全县总的贫困群众为10530人,占全县总人数的5%左右。在2016年,共帮助贫困人群退出1248户3832人。并且,为了杜绝"数字脱贫"、"假脱贫"的现象,在贫困人口退出机制上,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反复比对平衡,确保退出人群的真实性。
  在贫困发生率(贫困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的分布上,图1显示:陇川县的贫困主要集中于陇川县的非边境地区,即距离边境口岸相对更远的地区。其中,护国乡的贫困发生率最高,紧邻边境和口岸的陇把镇、章凤镇等地区,贫困发生率较低。
  二、陇川县边贸扶贫政策
  陇川县地处西南,历史上是中缅双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其辖区内的章风口岸是中国与缅甸的一处口岸,与缅甸克钦邦八莫市雷基口岸交界,于1991年8月被国家确定为国家二类口岸(在"十二.五"期间,已被列为国家口岸发展规划二类口岸转一类开放口岸),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同时陇川县在发展边民互市贸易方面具有着天然的优势:居住人口更集中,边境县二十公里内人口密集,有利于边民互市贸易的发展。在边境贸易中,边民互市贸易往来的收入直接归边民所有,对收入的提升推动较大。
  近年来,陇川县对边贸带来的经济推动作用逐渐重视起来。之前,陇川县尚无正式投入运营的大型边民互市贸易市场,仅存在若干个边境县两侧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立的边民互市贸易点。此外,这些小的边民互市贸易点常散落于村或镇中,无法为边民形成长期稳定的贸易收入。为此,陇川县于2016年推动建设陇川边民互市交易规范场所项目总投资7716万元,目前完成投资300万元,并且其初期工程将于今年建成,届时便可投入运营,能够为陇川县的边民互市贸易市场创造良好稳定的环境。
  此外,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家政策性调整等因素影响,德宏州的边贸发展近期有所波动。2016年德宏州口岸累计进出口总额49.8亿美元,同比下降7.7%,降幅比2015年缩小1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同比下降2.7%,降幅比2015年缩小25.4个百分点;进口同比下降14.9%,降幅比2015年缩小9.6个百分点。此外,缅甸境内的形势波动,也对口岸发展的外部环境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在此过程中,陇川县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人行通道、车辆通道、验货围场、海关监管仓库等,并积极准备章凤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的相关工作。
  三、对陇川县贫困的分析
  从陇川县的贫困人数占比可以看出,陇川县内部贫困分布并不均匀。总体来看,陇川县内的制贫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两方面。一般来说,这两类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存在着本质的差别。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表现为刚性特征,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持久甚至难以改变的影响。而社会经济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表现为柔性特征,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导向和人们消费行为的变化等方式来减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自然因素:海拔因素影响贫困分布
  自然地理因素是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在这其中,海拔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就我国而言,低海拔地区经济都比较发达,中等海拔地区经济处于中游,而高海拔地区经济都欠发达。而在陇川县的发展中,从图二中能明显地看出,海拔高度与人均纯收入之间所呈现着负相关关系。
  为了对海拔高度与人均纯收入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量化,本文建立起了一个以2014年人均纯收入为因变量、海拔高度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在回归结果中,本文发现,陇川县的海拔与人均纯收入的关系也是呈现负向的,这表明,海拔因素是影响陇川居民收入的重要因素。高海拔地区与低收入地区的重合则表明,某些地区的贫困发生率也与此有关。
  这一结论也与本文撰写过程中作者前往陇川县的实地调研时了解的情况比较符合。陇川县境内多山,海拔分布并不均匀。在海拔相对比较高的地区,一方面存在山体坡度较大的问题,不利于开垦为农田进行农业生产,从而限制种植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盘山公路绕路较远而且路况差,使得不同乡镇之间、乡镇对发展都极大受限。例如,从陇川的王子树乡到城子镇,仅仅40.9公里的路程,驱车的话需一个半小时,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使这些地区的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而在靠近边境的城镇,海拔较低,地势较平坦,在调研过程中,路况良好,乘车舒适,便于人员与货物的往来联系。
  (二)社会因素:产业结构endprint
  陇川县是典型的农业县,2013年,第一产业占比为63.8%,2014年,第一产业占比为59.9%。在德宏年鉴中,目前尚无乡镇级的产业结构数据。但是,在乡镇经济数据中,包含各乡镇的粮食、甘蔗、茶、油料、水果的详细产量数据。其中,甘蔗、茶、油料、水果等自食的需求较小,为经济作物。在调研中也发现,当地农民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主要是卖给一些地方加工厂。加工厂通过与种户签订合同的形式,向农户发放种子,并以市场价买回,具有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这种市场化行为,可以反映各乡镇产业结构的变迁。由于2014年的经济作物价格无从得知,本文将使用产量占比这一指标,来研究各乡镇的经济结构。
  从表1看出,陇川县各乡镇的经济作物产量占比相互差别并不大。考虑到在县级尺度上,气候、降水和光照等影响作物生长的因素近乎相同,可以认为,在经济作物的种植上,在陇川县内,呈现比较均匀的分布。结合陇川县在贫困分布上的明显区别,本文认为,按经济作物产量占比测度出的产业结构,在陇川县内分布比较均匀,并不是贫困的主要成因。
  四、结论:章凤口岸的扶贫辐射力有限
  口岸是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极点。随着当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口岸经济发展呈现愈加强烈的系统性。在口岸-腹地的经济关系中,学者们认为,口岸的经济发展能够带动腹地的经济水平提高。腹地是口岸的服务区域,口岸是腹地的集散地。负责将腹地的商品和货物向外扩散,再将境外的商品运转至腹地。由此可见,腹地是一个口岸发展的重要依托,腹地的大小及经济发达程度决定了一个口岸的发展程度。
  在陇川县,通过对比陇川县的乡镇人均纯收入分布图与贫困发生率的分布图能发现,章凤口岸在一定程度上,对其附近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例如,与章凤镇相邻接的景罕镇、陇把镇和城子镇,经济水平较好。在这其中,陇把镇也是与缅甸相接壤的地区,也设有边民互市贸易点,但是总体而言,边民互市贸易对整体的人均纯收入水平提高的推动力有限。章凤口岸作为与缅甸雷击市贸易的大型综合性场所,汇聚了陇川县与雷击市两方的大量生产要素与商品服务,这也使得章鳳镇是陇川县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这表明,通过口岸地区承载的边境贸易,会对承载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在这一过程的作用下,口岸地区的贫困形势比较乐观。
  然而,从全县的角度来看,章凤口岸并没有从推动全县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辐射力仍然有限。根据口岸-腹地理论,口岸与腹地的经济是一体的。目前,章凤口岸的运行状况仍受外部的波动影响较大,支撑起发展的腹地,主要位于章凤镇。在调研中发现,章凤镇的餐馆和旅馆等服务业十分发达,并且具有明显的缅甸特色。而在陇川县的其他地区,所见到的前来陇川的缅甸商人并不多。此外,自然条件也制约着章凤口岸的辐射强度。受自然条件限制,远离章凤镇的王树子等乡的与其他乡镇的公路的基础设施有待提高,使得这些地区与外界的联系较少。
  注释:
  i 本图中,海拔高度越高的乡镇,颜色越深。
  【参考文献】
  [1]陈菁,孔祥智,贺达水.经济增长与中国农村贫困:基于交易权利的分析[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05,33(6):90-98..
  [2]刘俊杰,张龙耀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来自山东枣庄的初步证据[J].农业经济问题,2015(6):51-58..
  [3]罗建国.贫困地区新农合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J].山西政报,2014(S2):41-41.
网站目录投稿: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