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煤炭企业劳动关系呈现复杂化的态势。员工权益保护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发展形势下,为了更好地体现对员工的尊重,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应当更加全面地认识员工权益的概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更好地维护员工权益。 关键词:企业;劳动关系;工会责任感 煤炭企业工作地点在井下,那里工作量大、环境恶劣、风险系数大等因素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农民工一般都来自边远山区,家乡的经济条件让他们来到煤矿工作。企业工会如何切实保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让他们有家的感觉与温暖,将他们的人留下,更将他们的心留下,让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安心地工作,与煤炭企业共度今天的难关,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是煤炭企业文化不可回避的话题。 一、工会维权内容 关于职工权益的内容,在《集体劳动合同》第八条中有着明确的规定,职工与企业经集体协商可以就下列内容达成协议,签订集体合同,具体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与卫生;补充保险和福利;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合同管理;奖惩;裁员;集体合同期限;变更、解除集体合同的程序;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的协商处理办法;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及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他内容。 二、工会直选制度 中国工会章程规定基层工会可以直接选举工会主席,但是并没有非常具体的操作规定。直选产生的工会主席,能够更好地对职工负责,代表职工利益,这种选举办法更能直接体现职工的意愿,将极大地改变长期以来中国基层工会对职工缺乏吸引力的问题。 三、煤炭企业工会维护员工权益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工会面对目前煤炭企业出现的劳动争议和纠纷要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切实维护企业员工权益。同时进一步提高工会地位,明确工会权利,在企业内部形成劳资抗衡机制,使工会真正代表企业员工的权益,维护企业员工的权益。为此,工会应帮助职工提高自身的权利意识,了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还应该帮助职工提高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在调处劳动关系中敢于作为 在实际工作中只有把维权思想始终贯彻于调解仲裁全过程,本着依法、协商、及时调解的原则扮演好职工代表的角色,才能处理好工会履行职责、行使权利与积极参与调解、仲裁的关系,做到双管齐下,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 (三)建立完善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完善各项维权制度 工会面对目前煤炭企业出现的劳动争议和纠纷案件,只有建立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才能依法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1.要加强基层劳动法律监督和调解组织网络建设。把符合条件的基层调解委员会建立起来,逐步完善矿(厂)—区队(车间)—班组三级组织网络和有企业、工会、职工代表组成的三方调解机制,对专职调解员的人数进行规定,做到人员有分工、资金有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构筑调处劳动争议的第一道防线,逐步形成季度一汇报、半年一检查、年度一评选机制。 2.完善制度建设。严格按照《企业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各项调解制度和应急预案,依法规范调解人员的职权和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推进依法治会和依法维权工作进程。 (四)树立正确的职工维权意识 职工维权意识,是劳动者对于劳动权利义务的认知、理解及态度,以何种方式实现权利。当其权利受到损害时,应以何种手段予以补救的心理反应。也是就说,正确的维权意识必须和守法意识结合在一起,合法、合理的维权,不能借助维权肆意乱闹,这样反而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五)政府与工会关系的协调 要更好的保证工会发挥维权职能,也必须理顺政府与工会之间的关系。在民主化进程中,为了加强工会维权工作,应该在立法中保障工会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利,在讨论职工相关的利益上都具有表决、共决权,立法倡议权、行政复议权。 (六)建立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 要使工会贯彻执行好《工会法》,承担起代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职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会干部的自身素质。提高职工干部的素质就必须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卓越的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广泛联系广大职工群众,对职工真正做好维权工作,建立起威信力,进一步对职工行为产生影响力。 (七)实现工会产业化区域化重心 为了彻底改变混乱,随时了解职工会员工作情况,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必须以产业工会或区域工会为主体,以新的组织形式发挥维权职能,这种方式有以下优点: 1.独立的开展工作。以产业或者区域工会开展维权工作,可以不再像企业工会那样,受到资方的干扰限制。产业工会干部的工资、工作条件、社会保障都是由木级总工会统一管理,可以一心一意站在职工一方,对企业资方形成对立面,没有后顾之忧和打击报复,改变工人同企业主地位、力量不均衡状况。 2.统一进行会员管理。产业工会代替企业工会对会员会籍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避免企业职工流动性强、小企业稳定性差的情况。一般而言,职工比较容易换企业,但不太容易换行业。统一的会籍管理,还可以促进会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推动行业发展。 3.社会资源更加丰富。产业工会、行业工会、区域工会还可以与行业协会、主观行政上级建立起合作关系,进一步了解行业特点,在职工权利和经济利益上,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民主管理工作,制定适合木产业、行业、区域的制度规定,协调劳动关系,缓和社会矛盾。 参考文献: [1]吴尚宗,范实秋.员工权益保障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06, 33: 51-52. [2]赵涛,刘保民,朱永明.基于员工权益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探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2: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