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也知道,夺荆州是一着险棋。 其风险不在夺荆州这个行动本身,而在于其后果及连锁反应。 这一行动开始后,吴蜀联盟破裂,蜀军必大肆来犯;若此时魏国趁机夹攻,吴国就很危险了。但若不趁关羽攻襄阳之机夺取荆州,吴国就始终处于两面受敌、被人扼住要害的威胁之中。 所以夺荆州是一次不得不进行的风险。虽然压力极大,后果难测,还是得做。这确实是一着险棋。 夺荆州的行动倒是出奇的顺利,几乎兵不血刃就获得完满成功。 此后东吴的情况逐渐艰难,最后到了可以说是孙权一生最困难、也是最危险的时期。 刘备大举进攻时,孙权作的一切努力,也就是尽量避免两面受敌作战。如果蜀、魏同时夹攻,以吴国的弱小实力,恐怕就无法招架对付。魏国也不乏能人,如刘晔就劝过曹丕趁机伐吴,只是曹丕未能采纳他的意见。否则中国的形势可能又是两样。 但曹丕也不是傻瓜。他一再要求孙权送儿子到魏国做人质,以示真心归降。孙权哪里肯送,就千方百计找借口。曹丕毕竟疑心,再三追逼。此时刘备与陆逊在夷陵长期相持,胜负未决。吴国山越趁机内乱,还得派兵镇压。一时间,搞得孙权手忙脚乱,应接不暇。 幸好夷陵之战终有结果,刘备大败输亏。等到曹丕醒悟过来,派兵入侵时,吴国已有所准备,终于避免了两面受敌作战的危险局面。在这整个过程中,我想,孙权始终是捏着一把汗的。 赤壁抗曹的局面也很凶险,但较为简单。一旦决定抵抗,就没有任何调和折中的余地。要么胜,要么败。所以,作出决断后,人反而较轻松一些。而且时间很短,真正决定胜负也就是那么几天。 夺荆州以后的局势是既凶险又复杂,得时时刻刻根据情况的变化来调整方略,以采取对策。既要对付蜀,又要对付魏;既有军事,又有外交;既有外敌又有内患;……其压力是越来越大;而且在时间的持续上很长,前后竟达数年之久。 由此看来,夺荆州这一着险棋比赤壁抗曹更为厉害。它对于决策者的勇气和意志力的考验更为持久而深刻。这一着棋下得好,取得的成果也更大;下得不好,也就败得更惨。 最后的结局当然是孙权赢了。他夺取了荆州战略要地,据有长江中下游整个地区,蜀国再无可能进攻吴国,魏国也失去了进攻吴国的最好机会。三国鼎立的局面,至此才最后形成。 孙权的这一着险棋是很要得的。 他再一次用自己的冒险精神和非凡的勇气改写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