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2012年浙江大学教授陈英旭被指控授意其博士生陆续以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1022.6646万元专项科研经费套取或者变现,非法占为己有这一科研腐败案件入手,研究分析在高校科研费用使用情况中频发的发票骗取,收受回扣,虚假合同骗取,财务人员顺手牵羊等恶劣科研腐败情况所展示出的高校内部控制漏洞。并结合中外理论研究成果分析如何从内控环境、机制、制度、执行、监督等多个方面进行改善,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打造学术清明之风。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 一、案例回放——浙江大学亿元科研经费被控贪污千万 1990年,陈英旭获得浙江农业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博士学位。他曾先后任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院长。2013年3月19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陈英旭涉嫌贪污案,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控:陈英旭授意其博士生陆续以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1022.6646万元专项科研经费套取或者变现非法占为己有。2014年1月,陈英旭因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财产20万元。 2012年,杭州中级人民法院以陈英旭身为国有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苕溪课题"总负责人的职务便利,采用编制虚假预算、虚假发票冲账,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国拨科研经费900余万元冲账套取,为己所控,其行为已构成贪污罪。 二、问题原因——扎根在泥地里的内控体系 截至成稿,浙江大学副校长褚健被浙江省检察院正式逮捕,逮捕原因是涉嫌侵吞数亿元国有资产,替代陈英旭成为高校贪污金额最高的"第一人"。作为国家高校重点科研单位,浙江大学缘何频出科研腐败案件,原因当有如下几点: (一)客观原因 结合COSO内部控制框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浙江大学在内控体系中存在诸多漏洞。 1.重智轻德的科研环境 在浙江大学,学科、人才和教育教学是该校发展的核心要素。2014年2月21、22日,浙江大学召开领导班子重大战略问题研讨会,围绕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工作等主题进行研讨。 2.漏洞百出的控制活动 浙江大学科研经费管理采用的是基于收付实现制的简单报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财会部门除了根据财务制度做好报账单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核及经费项目的收付结算,因制度缺陷,职能游离,业务及技术条件缺失,其对科研经费项目的整体进程及真实面貌难于把握。而陈英旭所负责的"苕溪课题"项目正是由其项目负责人编制的科研经费预算,并完全负责经费的实际操作及运用,违背了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 3.急功近利的风险评估 在"苕溪课题"的运作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垫支风险,苕溪课题实施时间短,经费拨付又存在滞后性。因此,很多研究工作很难在实施期限内完成或达到良好的效果。据了解,苕溪项目的实际操作周期又比预想的时间长,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但根据财政部的相关规定,课题实施期限到期做结题验收后,未用完的科研经费要退回国家。陈英旭是2008年正式接手苕溪课题,课题的实施期为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但其中国拨经费2009年4月才到位,地方财政的配套资金更是迟迟未能完全落实。科研经费与行政费用不同,很多花费按照现行规定无法做预算。 (二)主观原因 1.环境对科研经费性质理解有误 对科研经费性质的认识存在误区,由于高校年度考核和评聘职称等原因,科研项目申请也越来越激烈,科研工作者花很大精力投入其中。因此课题一旦成功立项,便会产生一种錯误的认识,认为科研项目是自己辛苦争取来的,经费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实际上,科研经费在使用上必须遵守相关制度规定。 2.科研人员拒腐防变的意志力不坚 发生在高校的科研腐败案多数是相关人员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成果后,心态发生变化,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术和职业发展。在利益的诱惑下做出违法违纪的行为",此外,浙江大学对党风廉政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教学管理活动中,也没按照中央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进行层层落实,由于宣传教育不到位,使得科研工作者自律和自控意识较差,最终导致了浙江大学科研腐败案件频发的事实出现。 三、几点建议——基于内控建设体系 (一)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1.制定管理方法 高校要依据国家相关财务法规和制度,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明确划分高校科研、财务等部门及课题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权限,形成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同时,由于高校科研项目类别较多,不同的学科其经费支出结构和范围差异很大,如工科类,试验材料、测试等费用较大;社科类,差旅费!出版费用较多等,高校在制定科研管理办法时,要区分不同学科的科研项目制定合理的经费支出范围和标准,以确保科研经费合理使用。 2.实施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 科研项目负责人对经费使用的规范性、真实性和科研项目运行的合理性!效性负责,高校的财务!科研和资产等职能部门按职责负担相应责任,分管科研的校领导对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负总责。 (二)强化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要坚持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课题负责人首先要依据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总体经费预算方案,科研、财务和资产等相关职能部门再依据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以及有关财务管理的要求,对预算编制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和测算,确保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财务人员协助课题负责人逐项编制各预算支出科目的具体内容,并结合相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对各项支出数据进行详细的测算。 (三)规范科研经费支出管理,增强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控制 1.加强思想教育,提升科研文化 高校应加强对国家有关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和本校科研经费使用管理规定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学校科研人员及科研管理人员的财经法规意识,树立一种违规套取科研经费可耻,合法使用科研经费光荣的观念,例如,学校可邀请一些长期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专家来校作报告,或定期组织由科研!财务等职能部门和课题负责人参加的业务交流座谈会等。 2.构建专门的内控机构 建议高校财务部门设立专门的科研经费核算科室,专门负责科研经费的入账、支出票据的审核、决算报告的编制等工作,并与科研、资产等管理部门及时沟通或共享相关信息,确保财务人员全面掌握各类科研项目信息,准确合理的审核各项经费支出业务,以实现科研经费的支出范围和标准合法合规。 高校要健全科研经费的审计机制,要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科研经费审计实施办法,加大对科研经费的审计力度"针对部分重点科研项目经费要从立项、实施及结题等环节进行全过程审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通报和督促整改,切实发挥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监督约束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新兴、刘坤,"科研反腐与创新产出效率——来自中国高等学校的经验证据",《中国财经大学学报》,2015(02)。 2. 王江,"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财会月刊》,2014(11)。 3. 李蓓,"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问题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06) 4. 陈亚娟,"我国高校内部控制文献综述",《经济视野》,2014(05)。 5. 靳绩钢,"风险导向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构建研究",河北农业大学,2013(05)。 6. 楚广兴,"基于过程控制的高校科研经费监管机制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03)。 7. 万红波、秦兴丽、康明玉,"国内外高校科研经费监管比较研究",《甘肃科技》,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