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狗夫天读后感精选


  《狗夫200天》是一本由陈紫莲著作,后浪丨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狗夫200天》读后感(一):一本好书
  让人重拾考驾校的信心。考不过就看看此书,看看人家老太婆张倩影怎么考过驾校的,考不过就建议再看一遍。一年内你就能拿驾照两年上高速。你还能去海里自驾游。
  书里写的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有人味儿。这些人嵌入生活的姿态也跟我们一样乱七八糟。如果你喜欢看那部电影阳光小美女,那你也会喜欢这本书,谁也没放弃是不是。
  《狗夫200天》读后感(二):今年读过的最好的小说
  曾经是阿紫的房客,喝过她早晨熬的粥(从此爱上了橄榄菜),吃过她炒过的蛋和蘑菇,还记得她牵着狗下楼来接我的样子,以及那个可以抽烟看海的阳台,真没想到这本小说会那么棒,有生机勃勃的故事和杂草一样的生命力,和她做的饭一样让人熨帖、安慰和治愈,谢谢你的文字…请继续一边摸鱼一边写下去吧。
  想把这本书当作新年礼物送给朋友们!
  《狗夫200天》读后感(三):当你老了
  一口气看完了整个故事,合上书才发现被书腰遮住的那一行字:你觉得人老了,该是什么样的?这不是一本讨论衰老和死亡的故事,但会让你有更多机会去思考。精致,尊严,潇洒,我脑海中一下就想到了主人公陈倩影的形象。大概这就是我理想的老掉的样子。
  整个故事设计的很巧妙,亲情,友情,爱情穿插着推动情节发展。行文也没有太考究,就像是随笔一样,非常自然,却引人入胜。喜欢姐姐陈美芬,真是长姐如母,但我觉得她更多的是护犊子的蛮横和坚强。喜欢张小尧,和张倩影一样,有个性!陈志勇嘛,挺有情有义的。
  今天是20201024,我爹的生日,给我爹的
  《狗夫200天》读后感(四):此生辽阔,何必束手就擒
  有个独居青年人,她想要过老年人的生活。可是"人老了,该是怎么样的",抱着这个疑问,她读了这本书。
  正如介绍所说,这是一本让人又哭又笑的书。"你觉得人老了,该是怎么样的?"
  或许,如村里的许多老人一样,走不动了,每天独自坐在家门口晒太阳,数着手指头过日子。
  或许,会得老年痴呆症,会忘记所有的人和事,忘记时间,失掉自理能力,脾气暴躁不可控,或许连自己都不认识,更不用说生命里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记忆。
  或许,也可以和书中的老太太张倩影一样,在所有的记忆彻底消失之前,努力把想做的事情做了,例如:开车去那个遥远的海里大草原。
  一路上,发生好多有趣的事,老太太是个谜一样的宝藏式的人物。
  中午,趁着阳光正好,在公司的阳台上,想要利用午休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当读到距离大草原只有一天的车程的距离时,老太太走丢继而病情发作,不得不结束此旅途被送去医院治疗时,内心有股说不出的沮丧,本以为这本书会有一个很完美的结局。
  晚上回家,继续看完它。后面事情的走向,有点出乎意料,故事的焦点又回到男主人公和他的姐姐身上,原来看似强悍霸道的姐姐也有自己的脆弱不为人知的一面。
  最后,事情终于返回正轨,生病之中,老太太记起了她的海上大草原,记起了他的同伴,与其死在医院,不如死在"海里"。他们终于再次出发了。
  如果生命的衰老和疾病不可避免,最好的结局是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去面对。
  人老了该是什么样的?终有一天会记忆衰退,失去所有的行动力。与其等到那时候再去做想做的事情,不如趁年轻就出发去寻找自己的"海里大草原"。
  此生辽阔,何必作茧自缚?
  《狗夫200天》读后感(五):我可能会是张倩影
  我在豆瓣上被人洗了脑,去买了一本今年刚出的新书《狗夫200天》,其实是因为我大概关注了一个编辑,大概他们出版了这本书,发了好多动态,然后我就去买了。
  这好像还是这位作者的第一本小说,这人之前好像开民宿,因为书评里有人说吃过她煮的粥……这么接地气的一个作家。
  说回这本新书,今天是一个天气阴冷的星期六,我用了一个下午在房间里烤着油汀看完了这本温暖而有点忧伤的书,感觉值回票价。首先说说这本书里面的几个BUG,首先主角们开车去海里大草原是用了十几天,所以不清楚标题的200天是怎么一个设定?其次按照书里的人设,张倩影经历过土改,17岁时还没有到公社大炼钢时期(1958年),那她到2020年也至少80了。而且书中的时间设定已经在用微信发朋友圈了,微信全民普及算2015年前后吧,那时她也得75了,和书中六十多的设定有一点点出入,这是让我出戏的地方。
  抛开这些BUG,单说人物,还是很动人的。据说这本书的电影版权已经被买走了,我还是满期待的,阅读过程中就感觉很有画面感。我的感觉环境设定是TVB那种老港片,南方地区的市井气,陈志勇就是那种黑黑瘦瘦的屌丝青年,身世可怜,穿着人字拖满不在乎的样子,但是又有一点点侠肝义胆。还有傻强,这名字是不是很TVB?
  连对话也很TVB啊:
  要开去哪啊?大半夜的。
  开去海里。
  自杀啊?
  不是,今天不自杀。
  神经病!
  你品品这句"神经病",像不像你听过的港剧对白?
  希望电影快点拍出来……
  说回主角张倩影,一个华丽而又有点悲伤的角色。饭店里的黑旗袍,蓝色亮片舞裙……最神奇的是她老而不衰。你相信吗?有的人即使很老了也带有少女感。反正我相信!我觉得我老了以后可能就会像张倩影一样,下定决心就出发了,虽然我不会跳舞。希望到时候老天爷能分配给我一个陈志勇。
  主角的阿兹海默症,是一件悲伤的事。可是这世界上谁没有病呢?即使忘却所有,总还是可以留下些什么。
  据说有的作者会一条条看他们的书评,那我想说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好故事,令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谢谢!
  《狗夫200天》读后感(六):滞空一秒后落回生活,会不同吗?
  主角陈志勇的生活在这场稀奇古怪的壮游之后,仍然没有寸近,至少表面上没有。
  他还是那个只有高中文凭的大龄无业青年,那辆二手的大众狗夫甚至更破了,再一次被陈志勇勉强开上路后,叮铃哐啷,岌岌可危,车上还载着个阿兹海默症老太太,残存不多的记忆随着狗夫的每一次抖动,又溜走了一点点。
  这算什么结局呢?我们期望的是圆满啊,或者说,我们已经被"规训"到要期待圆满,坏人覆灭,罪行终止,好人好报,现场就报。如果陈紫莲写的是网文,结局大概是陈志勇获得了张老太太赠予的财产,还有张老太太侄孙女的青睐,大家驾驶一辆崭新闪亮的汽车,行驶在朝阳里,去大学报到,每个人都健康圆满每个人都充满希望。
  可这不是生活,也不是《狗夫200天》想传递的东西。《狗夫200》天想说的是,生活就是奋力一跃之后,落回原地,这是物理常识,和地球引力相关,不信你试试。也许我们已经掌握了太多残酷的常识,所以才会喜欢一路通关升级的爽文,喜欢赘婿突然翻身,邪魅一笑。
  但《狗夫200天》统统不给你。大龄无业青年从头到尾都没有世俗意义上的进步,老去的张倩影老太太在尊严上步步失守,就连家暴的赘婿也能拿走妻子的全部积蓄全身而退,草,这也太现实了。
  好在书中还有一辆二十多年的破车和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以及一个未曾抵达的终点。因为有了这些,上面的一切日常,如同在魔法师响指下消失的鸽子,不见了,哪怕只是暂时的。《狗夫200天》是从生活的泥潭里奋力跃起的短暂滞空瞬间,描写这一个瞬间,够了。公路片的主题之一就是逃离啊,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书还是太少了,已经有足够多的作品来书写和生活周旋,网上免费阅读的上万部几百章的网文则是不切实际地凯旋,隔着次元,假装战胜生活。陈紫莲给出了逃离生活的一场现实图景,就这么着吧,我暂时不玩了,然后可能又灰溜溜回来了。这期间,短短的一瞬间,比现在的生活高了一点,构成了一次出逃的意义。
  阅读《狗夫200天》,我们一起跳了一下,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能量,车是破的,衣服是二手的,就连心心念念的好菜也是味道大打折扣的。逃离的旅途远称不上顺利,既定的终点甚至没能抵达。只是回到原地的时候,你能知道,我已经出去过了,我还能再离开,隐约窥见了别的可能,也积蓄一点点不一样的能量。如果说西方的公路片在于一往无前,去不曾有人抵达过的地方开始全新的生活,或者不顾一切的毁灭,那东方的公路片则有点像一条双向的路,你还能回来,带着见过的风景和人,成为不太一样的自己,回来。
  所以陈志勇的生活没什么变化,没关系,他已经有了选择的权利,这个权利是他自己领悟的,别的人和事儿,抢不走了,这挺好。
  《狗夫200天》读后感(七):对抗死亡恐惧的最好方式是活得尽兴
  你有死亡恐惧吗?我有。我乃贪生怕死之辈。
  大概有两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人该如何面对死亡。由此我并不惧怕老去甚至有些期待,有机会老去不是很幸运的事吗?
  如果能活到平均年龄往上,对这个数字我当然是满意的,但如果一直都活成现在这副束手束脚的德行,那还是不太爽。
  我不知道阿紫是在思考什么的情境下构思这本书的,当看到张老太高光时刻——穿宝蓝色亮片裙跳舞,我脑袋里跳出不知哪看来的一句话:"对抗死亡恐惧最好的方式,就是要活得尽兴。"那一刻,她应该是尽兴的吧?那尽兴,其实可以是片刻段落咯?这么说来,也不是很难办到嘛~这大大缓解了我的恐惧。
  我曾设想在天桥弹唱,路人朝我的琴盒扔个硬币啥的,那应该很快乐吧。酝酿一番后,在朋友圈发了些蹩脚的弹唱,得到了一些嘲笑,嗯,确实挺快乐的。竟然真的有人听耶~
  我好像有些明白,心静如水的沉浸,也算某种尽兴。
  少年时我认为最浪漫的事,就是和喜欢的人在山上一人一只耳机听歌。有是有啦,但山上冷半死,瑟瑟发抖的熬夜当时虽然很珍惜回想起来略崩溃,重要的是那人并不对。现在我只想和朋友歪在自家沙发听音乐,婚姻啦爱情啦都不是必需品,但友情是啊~
  想和朋友一起做的事,就多啦。去海边喝大酒啦,去绿油油的草地打滚啦,去随便什么地方露个营啦,玩老鹰捉小鸡玩杀人游戏啦~
  你看,狗夫了不起的地方不在于她讲了一个多了不起的故事,而在于她给了我非常了不起的觉悟——当下的尽兴也是尽兴。不伟大的,可以企及的,也都算。
  说回这本小说。
  我这人效率低,看书看电影几乎从不二刷,记性又不太行,导致我总是只能从别人的书评影评里才能发现,哦,原来作者费心搞了那么多伏笔。
  狗夫就有许多伏笔。那些在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或酷或装逼的对话,二刷了才发现人家只是在客观表达。阿紫写对话真是过瘾,寻常语句就有很强的画面感,主角并没有刻意营造的光环,那些叨逼叨的废话总是看得我会心一笑(拍成电影最适合不过,期待开拍……)
  俩主角日子都过得不咋太好。一个跟姐姐处不好关系的失业青年,一个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单身老妇,他们应该做什么算合理?好好找工作认真相亲碰到合适的姑娘结个婚?配合治疗打打麻将在医院和养老院之间轮转?阿紫给了他们另一个可能性,像是兴之所至,像是内心的不甘在有些难堪的现实中被激发,他们开启了一段旅程。
  一脸不耐嘴欠心善的陈志勇,瘦弱却内心秩序分明的张老太,一个听皇后乐队一个爱张学友,各自倔强互相关照着向生活开了个小差,结识了各式各样的人,并在他们的心里留下奇异感受。然后呢,总会被遗忘吧?拜托,生活一贯泥沙俱下。
  (二刷未完,待续)
  《狗夫200天》读后感(八):死得其所
  以前看阿紫大人给张春老师写的序,我就哭成狗了,心想阿紫大人啊,写的比棒还棒!啥时候能出书啊!
  然后前段时间就看到了《狗夫200天》开心坏了,从下单到阅读完毕,我是又哭又笑了好多次。
  还有书里的插画,画的太赞了。小海报我准备给它裱起来放画框里,一个是太适合装点家居,一个是勉励一下我这个爱画画但画的很渣的人。
  第一次在豆瓣写书评,真不知道应该写啥。有点忐忑,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但是再不写,过两天儿我就要过三十一岁的生日了,不符合我想站在三十岁的门槛上,对陈志勇和张老太说说话的想法。
  嘿~张老太,陈志勇
  我在读你们的故事时心里总是咯噔、咯噔的不停,一会儿因为你们哭,一会儿又被你们逗笑。
  我猜,你们是走进了我的心里,所以我才哭哭笑笑个不停,就像阿紫大人也走进了我心里一样。
  死得其所,这一章。是很触动到内心的,我患抑郁症,很多年了,也曾想怎样离开人世才能算是 死得其所。
  三十岁,失业。我也是。说来可能有人会觉得好笑,我曾竟为了工作的事想要跳桥。
  张老太,你掏出一副墨镜和一条皱巴巴的丝巾,戴上墨镜,摇下车窗,将你的手伸到窗外,任风将丝巾吹得向后飘动。
  陈志勇问你"你在干吗?"
  你说,"我在奔向自由。"笑容在你的脸上舒展。
  张老太,有没有很多人对你讲过,你是位闪闪发光的女性。
  你们的故事里有好多人,每一位都有血有肉有骨骼。阿紫大人是怎么做到的啊。
  其余的,嗯,就不写啦,我怕我又哭。嘿嘿。
  阿紫阿星老师的海报 以及本渣渣瞎画的画
  《狗夫200天》读后感(九):在路上的真实人生
  很久没看这么让人又哭又笑的小说了。
  从开头驾校学车开始就笑得停不下来,教练必备妙语连珠的毒舌属性、对老年学员的气急败坏无可奈何、老太太笃悠悠的样子,相信所有练过车的读者都会很有共鸣。我甚至一度以为这是一本纪实文学。
  这也是作者的神奇之处。30岁的待业男青年和68岁的老太太相识于驾校,就一同开启了"寻找草原"的旅途,它包含了许多荒诞疯狂的元素:公路、自驾、说走就走的旅行,帐篷、露天音乐节、开斗气车的奶奶……甚至出现了"穿着亮片蓝色连衣裙的老奶奶在露天音乐节的草坪上和外国友人一起跳摇滚"这种疯狂合集。然而它看起来仍然是个真实可信、打动人心的故事。
  因为他们不只有这些看起来任性的荒诞疯狂。在这背后是陈志勇幼失所依、噩梦缠身,被姐夫一家欺负,是张倩影身患阿尔兹海默症、同家人长久的疏离,他们在家人面前一个懦弱寡言、偶尔暴躁,生活无甚可期;一个固执冷淡,小辈的故作姿态与庄叔的真情实意一概拒之门外。甚至我们真心觉得,他们应该毫无顾忌地疯一场。所以当他们独处后看到了对方最难堪的一面,突然那些压抑的想要提及却又觉"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就在一个值得信任的陌生人面前宣泄而出。
  我甚至觉得故事到他们没有去成海里大草原结束就很好了,冲动放肆过一回,陈志勇还得回家去小工厂跑卡车打工挣生活,张倩影依旧被小尧和庄叔送去了养老院,这场旅途固然精彩,但不会改变生活。就像都市人去云南客栈、雪域高原,那里再悠闲再圣洁(有些地方现在可能也不了),最终还得回来面对生活。卫斯理问陈志勇的问题很有意思:是张老太想去草原,还是你自己想去?你现在不去了是你不想去,还是你不愿承认她的病?不止张倩影的病,还有陈志勇的家庭和心魔,卫斯理对哈瑞的爱慕,陈美芬和丈夫的关系,没有人可以一直逃避。
  再说记忆,张倩影的阿尔兹海默症也是常被提及的社会话题,她自己不愿成为兄长一样行尸走肉般的样子,看似豁达的背后也有深深的恐惧,除了不体面,还有被忘记。陈志勇也不愿面对,他一度不敢再去见老太太,害怕她不记得他,害怕这场旅程成为自己的一场梦。但有时候道理很简单:不管她记不记得我,我还记得她,记忆就不会消失。而这段时光不仅仅存在在记忆里,无论是张倩影偶尔清醒时问起的驾照,还是陈志勇对烟和生活的态度转变,他们其实早已在彼此身上留下了印记。记得高中毕业的时候,大家自然要讲起那些不忘记的约定,我说我们在一起七年,连成为了什么样的人都多多少少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又哪里会是忘不忘记的事情呢。
  这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故事里的其他人也都妙。姐姐陈美芬从小与弟弟相依为命,是他的保护伞也有极强的控制欲,她常对弟弟冷语相向却会为他留饭打扫,她把弟弟读大学的钱拿去给老公做生意,又因为抑郁自残而时常被家暴,最后她要求离婚,也争到了儿女的抚养权留下了老房子。看他们的日常,姐弟俩的关系不能说好,但陈志勇"讨厌看她忙前忙后的样子"里别扭的心疼,陈美芬两次给弟弟钱上路,说"这是我给的钱,不用他允许"里蛮横的关爱,反倒更让人感同身受。就连戏份不多的女工小吴被大妈们乱点鸳鸯谱的前前后后也是让人又怜又恨。没有童话一样纯粹的善与恶,才让他们更像有血有肉的人。
  看他们的奇遇,好像在做一个梦,看他们的生活,又好像在看自己。是以读者就在这真真假假的跌宕起伏里,欲罢不能。
  《狗夫200天》读后感(十):方向盘在她手中
  ——读《狗夫200天》
  "我"和姐姐相依为命,姐夫不仅家暴成性,还把一家老小都接到"我"的家中,导致"我"无家可归,只能和驾校同学——一个满头银丝的老太太张倩影开始自驾之旅。
  张老太是阿兹海默综合症患者,这既是她的梦想之旅,也是告别之旅。对"我"而言,这既是一次充满挑战的冒险,又是一段自我疗愈的旅程。这是三十多岁的潦倒男青年和年近七旬的孤独老太太的故事,是两个陌生人缓缓靠近的故事,是一曲无关性别、无关年龄、无关境遇的友谊之歌。
  故事的设定很浪漫,也很有趣。这样的故事要让人相信,在镜面般光滑、晶莹的主题下,需要粗粝坚实的叙事铺底。"我一手把着方向盘,一手摇下车窗,把嘴里的烟捏走,伸到窗外,让气流卷走烟灰",一连串的动作娴熟而流畅,让"我"以落拓随性的形象示人。而时不时蹦出来的脏话儿,用在一个受过生活挫磨的男青年身上,也不失为一种强烈的感叹和抒情。而"瘦长的手指抓着肩上的环保袋带子,铝饭盒的轮廓在袋子下凸起"等细节描绘,又使得场景灵动而丰实,让人顺着细节的颗粒一点点摸到生活凹凸不平的样子。
  这是一本"电影化"的小说,镜头感足,画面鲜活,对白口语化,靠人物的对话来推动情节。人物爱憎分明,却不够立体,不是我偏爱的那类"不断犹豫、充满矛盾、泾渭模糊"的主人公。我喜欢一切"无法界定"的人物,无论是绮情满怀、心口不一的崔莺莺还是诗心馥郁、孤芳自赏的林黛玉,无论是浪漫多思、爱慕虚荣的包法利夫人,还是阴郁狠厉、痴心不悔的希刺克厉夫,都让我深受感动且难以忘怀。
  这本书中的"高光人物"应当是张倩影,可惜写得过于扁平,像一片随风而落的花瓣,起舞的时候绚丽飘雅,但终将被流水带向不知名的远方。花瓣上阳光的颤动、微风的呼吸、蝴蝶的面影、时间的褶皱读者通通感受不到。传递给读者的,只是:这片花瓣终将飘落,而有那么一个瞬间,她高华绝尘。"倩影"——多么美好的名字,"倩影三更月有痕",即使留给世界的是背影,也是楚楚动人、令人怀想的。如果作者能再沉潜一段时日,忘记"快餐化"的忧虑和"影视化"的诱惑,让这个人物更丰厚一点,她留给我们的,就不是夹在书页中的"浮光掠影",而是让人重新审视生命、正视女性力量的不朽身影。
  相较而言,主人公"我"的刻画就更为真实丰富。"我"的心魔与痛苦、压抑与愤懑、潦倒与不甘历历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的心绪随之起伏。话少、人糙、烟瘾大、有隐疾,有时像竖满刺的刺猬,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有时柔软而温情,在所有人的反对声中去圆一个易碎的梦。有时偏执而疯狂,不眠不休地寻踪觅影,不计后果地奔赴远方;有时忧伤而内敛,在噩梦中惊醒,冷汗涔涔,却封闭内心,装作云淡风轻。
  总的来说,如果有一天这本书改编上映,应该会是一部好看卖座的公路电影。希望改编者能多给张倩影一些镜头,除了她在舞台上昙花一现的舞姿,我们更想看到漫漫尘沙拂过她的笑脸,银发在太阳下闪闪发光,听她诉说张学友情歌背后的故事,看她如何与"遗忘"抗争,看她和命运之间无声的对抗和深深的沉默。
  也许有一个这样的镜头:当她忘却一切,呆呆地伫立在养老院的时候,依然双手握持,像司机在行驶。画面切到她曾经坐在驾驶座上,对"我"挑眉轻笑,手握方向盘,飞速向前驶去。
  即使记忆褪色、日月变幻、万物无名,命运的方向盘始终在她手中。
网站目录投稿: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