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对第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认识与思考


  摘 要:2017年,笔者有幸参与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相关工作。世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虽然这一国际性赛事已经举办了44届,但却不为国人知晓。本文以第44届世赛为例,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 第44届 教育教学
  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是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201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
  一、世赛概述
  1950年,首届世赛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1953年,欧洲国家陆续加入世界技能组织。1954年,由欧洲相关各成员国选派的行政代表和技术代表组成的组委会成立。至今,竞技规模早已从1950年2个参赛队24名参赛选手发展到2017年68个参赛队1260余名参赛选手。
  《世界技能大赛竞赛规则》(以下简称世赛规则)是一套完整的文件体系,详细阐述了世赛在组织与运行、实施与管理等方面的决议和规则。世赛竞赛规则分为A、B两册。A册阐述的是世赛运作、组织和策划的规则,B册阐述的是规范开展技能竞赛的规则。所有世界技能组织成员以及世赛工作人员和参赛者都必须遵守竞赛规则。
  二、第44届世赛成绩
  2017年10月8日至21日,第44届世赛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来自全球58个国家(地区)的1251名选手参加了制造与工程技术、运输与物流、创意艺术与时尚、结构与建筑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社会与个人服务6大领域51个项目的比赛。中国代表团共选派了52名选手参加6大领域中的47个比赛项目,位列金牌榜、奖牌榜第一。
  1.第一次获得阿尔伯特·维达奖
  中国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选手宋彪在本届世赛所有参赛选手中获得最高分,荣获世界技能组织颁发的最佳技能奖——阿尔伯特·维达奖,这是中国参赛选手第一次获得此奖。
  2.第一次实现金牌各领域全覆盖
  中国是本届世赛唯一在6大领域全部获得金牌的参赛成员国。其中,在制造与工程技术领域获得7枚金牌;在运输与物流领域获得2枚金牌;在创意艺术与时尚领域获得2枚金牌;在结构与建筑技术领域获得2枚金牌;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获得1枚金牌;在社会与个人服务领域获得1枚金牌,实现新突破。中国也是近10年(5届)来唯一做到金牌各领域全覆盖的国家。
  3.第一次获得金牌总数排名第一
  本届世赛中国一举打破韩国从2009年起连续4届包揽世赛金牌榜第一的局面,夺得15枚金牌。
  4.新参赛项目异军突起
  第44届世赛中国新增参赛项目19个,其中工业机械装调、原型制作、花艺、烘焙4个项目表现突出,成为本项目的黑马,一举斩获金牌。其他新项目也表现不俗,分别获得1枚银牌、4枚铜牌和6个优胜奖。
  三、中国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
  1.国家经济发展和良好的技能人才成长环境是取得成绩的根本条件
  近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实现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我国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設,弘扬工匠精神。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要求"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李克强总理也就经济创新发展作出重要批示,为实现创新发展的人才支撑,强调要"加快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这些都有力促进了职业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和技能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技能型人才成长创造了空前良好的环境。
  2.各级领导重视,各方积极参与,是取得成绩的关键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部长尹蔚民亲临全国选拔赛现场并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靠前指挥,直接深入比赛及集训基地视察,给予有力的指导和支持。组委会秘书处统筹协调,完善相关政策支持。相关单位协助配合。各地方(行业)主要领导将世赛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狠抓相关工作落实,部分地方还将参赛工作列为地方人社厅(局)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这些都对取得好成绩起到了关键作用。
  3.各地方(行业)积极投入,是取得成绩的保障
  本届世赛集训备战期间,各地方(行业)积极申报基地,推荐项目专家,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基地的投入,为集训及参赛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大多数基地在地方行业(企业)主管部门支持下,积极购买与世赛比赛要求的品牌、型号一致的工具设备用于选手集训备赛。多数项目的基地间能做到分工合作,资源互补,在后勤保障、对外交流等环节为技术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4.全方位技术指导和支持,是取得成绩的基础
  随着世赛参赛工作的积累,中国代表团已有四届参赛经历,逐步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涉及全国选拔办赛、集训、参赛技术准备、赛场应急支持等各环节的世赛技术工作体系。
  四、几点思考
  1.层层选拔最优选手
  可以通过成立大赛班或校园技能节选拔苗子选手,进行有针对性培养,培养选手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实操能力,参加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展的全国选拔赛,在各地方(行业)以集中或分散的方式进行,努力通过第一阶段考核进入集中集训选拔。赛后,每个项目根据选手的成绩,前10名左右入选国家集训队参加集中集训。在集中集训选拔阶段,以焊接项目为例,要不断稳固选手良好的体能素质、超强的抗压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专业英语基础。最终,按照"十进五""五进三""三进二"和"二进一"不等的阶段性考核选拔1名(1组)最优秀的选手代表国家出征,第2名自动为备选选手。
  2.鼓励选手积极参赛,出台选手奖励办法
  在国家层面对世赛获奖选手及其技术指导团队授予各种奖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晋升相应职业技能等级,并发放奖金以资鼓励。对于获奖选手相应项目的技术指导团队,会发放与选手奖金同等的金额以资鼓励,技术指导团队会按贡献大小公平分配。各地方(行业)也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出台奖励办法,强化激励保障,更大限度地激发参赛选手的积极性。
  3.利用世赛经验,将好的做法推广应用于教育教学
  (1)将世赛的技术标准、竞赛试题和竞赛管理等进行深入研究和提炼,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开发制定与世赛项目相关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以制冷与空调安装与调试课程为例,可以将世赛制冷与空调项目的技能理念、技术标准、评价体系与该课程教学规律相融合,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制定新的课程标准。编辑开发并出版对接世赛制冷与空调项目标准的教学资源和配套教材,针对技能教学的特点,完成该课程数字资源开发。
  (2)培养符合世赛标准的师资队伍。世赛引领参赛各成员体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变化,重视和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技能素质。这些教师的素质关系到中国技能的最高水平和各项目参赛成绩的取得,同时对中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因此,应借助参加世赛之机,深入研究世赛理念、竞赛规则以及技术标准等,并将这些研究成果普及推广至广大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或组织与世赛各项目技术领域相关的专业教师学习世赛技能组织制定的《道德守则》和《竞赛规则》,以此规范和提升教师的专业道德与文明素质;另一方面要让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和对外交流,建立大职业教育观,积极接纳和学习世界新技术、新标准,提升技能创新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开展"工匠进校园,传承工匠心"活动。请企业师傅到校"传金送宝",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精于细节、严谨专注的职业素养和大国工匠精神。一方面邀请相关领域(行业)职业道德建设标兵来校开展工匠精神的讲座,使学生深刻感受"匠人匠心"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观;另一方面邀请传统的手工艺人来校做技艺展示,使学生接触正在消失的传统工艺的制作,领悟钻研、专注、坚守的工匠精神。
  (2)开展"寻找轻工小工匠"活动。可结合校园技能节,为每个赛项比赛第一名的学生颁发"小工匠"称号。号召广大学生向榜样学习,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比赛,感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大力宣传世赛宗旨,激发师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开展各项活动让广大师生走进世赛,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世赛中。一是选派优秀学生和青年教师参與下届全国选拔赛活动,既是让学生感受大赛氛围,增长大赛经验,又能为学院主办或承办大赛提供参考。二是邀请世赛专家和金牌选手走进校园,以专家讲座、现场指导和技术交流等方式,引导教师了解相关专业技能发展的前沿技术,携手迎接新时代中已知和未知的挑战。三是邀请世赛技术支持单位提供全套世赛标准的竞赛设备,进行世赛技能互动体验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增强活力。
  (4)将世赛的竞赛理念、技术标准、竞赛规则、工作流程和组织方式融入校园技能节。校园技能节是培养和选拔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以系部为试点,参考世赛组赛方式开展校园技能节,将世赛精神带给更多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理解世赛。
  参考文献:
  [1]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技能之巅:世界技能大赛与中国[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7.
  [2]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世界技能大赛知识普及读本[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7.
网站目录投稿: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