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作为教师职业身份和技能水平的代表,曾获得广泛的认可和尊重。近日,有媒体就职称评聘之怪现状做了集中报道后,引发众多网友、读者的集体"吐槽"。今年政协会议期间,甚至有代表呼吁取消教师职称制度,并得到54.6%的支持率。那么,曾经满满"正能量"的职称,怎么就成了许多教师永远的痛? 我们知道,以"公"而论,国家设立职称制度,初衷在于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为各级学校聘用教师提供基础和依据,也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以"私"而论,职称制度有助于建立教师的专业自信和学术地位,为他们维护尊严,赢得尊重,受到尊敬,并作为激励手段,不断推动一代代教师成长和成熟。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从我国职称走过的60余年历史来看,它的"存在感"是不容任何人质疑的。 但近些年来,职称出现的"伪形化"、"异构化"也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行政干预的愈演愈烈,职称慢慢背离了其原有属性:一方面,其遵循"指标主义"。如果分不到"指标",即使干得再优秀也只能"徒叹奈何",这引起了不少地方竞相"跑指标"、"要指标"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职称又在"机械"和"滥改"的冰火两重天中尴尬地闪转腾挪。所谓"机械",是指参评的多数条款既不做城乡的区别,也看不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改进,只是年复一年的新瓶装旧酒。而同时存在的"滥改"现象,又表现为打分、细节、年限的不停变化,让饱受打击的教师无所适从。于是,在"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现实分野中,不少人开始质疑政策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职称在现实的扭曲中的确遭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和危机。也许相比怀疑、质问、谴责乃至抗拒职称,我们更需要搞明白的是,真正的职称并不是"评"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职称也不是受谁"恩惠",或因谁"授予"的,而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它的指向是确认教师的努力和成就,促成教师成长。换言之,只要水平达到了,就是没有这一纸证书,教师也是无冕之王,亦无愧良心、无愧天地。从这个意义上说,老教师应具有"归零思维",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不是终日躺在功劳簿上,中青年教师应"好为人徒",多请教,多学习,摆正心态,学会溯本追源看本质。 当然,在如何保障教师利益的问题上,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也有很大的作为空间。比如,继续有效衔接评聘机制,健全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比如,注重评选条件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对班主任工作情况、论文发表数量、计算机技能、外语水平等方面的考核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既不让优秀的人才心寒,也不让无能者蒙混过关。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是逐渐推行职称制度的"去行政化",弱化其与教师工资、晋升、绩效的利益联系,让职称真正成为教师职业尊严的代表,而不是权力游戏下的统治术,或名利场博弈的对象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