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历史担当,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严肃查处腐败分子,一批"大老虎"纷纷落马。然而,由于微权力点多、面广、线长,又处在监管的末梢,一些地方的微腐败还潜藏于群众身边,严重侵害着群众的切实利益。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微权力腐败有其发生的内在心理机制,揭示这些心理机制,探求从心理层面解决微权力腐败的解决之道,对于预防和治理微权力腐败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微权力;心理机制;"大老虎" 一、微权力腐败的心理机制 特权心理。就是认为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理所应当,这种心理与我国历史上流行的官本位思想密切相关。这些人平时也痛恨"大老虎"的腐败行为,然而一旦自己有了权,特权心理马上从潜意识里浮出水面,马上就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大肆为自己谋取私利。这些人的官都不大,但是一旦自己职务中带了"长",不管大小、就自以为是、高人一等、目空一切。 从众心理。就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群体的引导和压力,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一般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不少基层"串案"、"窝案"往往就是存在从众的腐败行为,造成查处一案,扯出一串,倒下一帮。 侥幸心理。就是明知自己的行為是腐败行为,但却心怀侥幸,认为自己的这点腐败不算什么,不会被发现,这是一种投机心理。有些人看到周围的人因为腐败被曝光被查处,往往不是担心自己出事,反而为自己的聪明和侥幸而沾沾自喜。一些人刚开始贪腐时也心存敬畏,在一次次尝试得手后,胆子越来越大。一些人觉得自己收的数额小,"都不算钱",心存侥幸,连续多年多次收受贿赂,最终触犯刑法。 补偿心理。就是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从而引发心理失衡,他们试图通过腐败行为来寻求心理补偿,从而恢复自己的心理平衡。本质上说,这是一种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付出与社会回报的非健康心理。从付出来说,个别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权力本来就是买来的,一旦买回了权力,他们就想要得到回报,认为投资寻求收益是"理所当然"的。 二、微权力腐败的心理治理 1、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破除特权心理。党中央一再强调,党风廉政将要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教育为先,预防为主"。因此,要下大力对基层干部进行教育培训,上岗前必须进行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要把治理微权力腐败上升到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角度来看待,要看到,一方面,微权力腐败直接破坏我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另一方面,微权力腐败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和预防,党的干部从事业的起点就开始腐败,若干年后,职务越高,将会对党和国家的危害越大。 2、以反微腐败风暴形成泰山压顶之势,破除从众心理。高压惩处是世界各国(地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方式。而微权力腐败发生在群众身边,群众有切肤之痛,群众急切期盼对微权力腐败的彻底根治,使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把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看成一种趋势,形成新的风尚,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从众心理。 3、明确微权力边界,破除侥幸心理。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权力不再任性,是建立反腐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必须从制度上、从源头上扎紧微权力的"篱笆",堵塞微权力腐败的漏洞,让制度和监管真正成为"伸手必被捉"的利器,确保"微权力"正确有效运行。微权力因为处于权力的末梢,编织绵密的制度笼子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更加细致的工作。然而,不管多么困难,都应该迎难而上,加快进度,边工作边改革,回应群众的关切。随着在微权力边界织就绵密的"高压笼网",必将破除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侥幸心理,避免他们以身试法。 4、完善奖惩体系,破除补偿心理。奖励和惩罚是管理党员干部的基本手段,也是规范微权力运行的有效手段。对规范运行微权力的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大加奖励,对搞微腐败的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进行严肃惩处;对在工作中默默奉献,付出较多的干部大加奖励,对不安心工作、吃拿卡要的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进行严肃惩处,这样就能使一些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失衡的心理得到恢复,防止因补偿心理而发生心理扭曲。 三、结语 前些年,一些单位的各种奖励也不少,但评奖过程往往存在暗箱操作。谁好谁坏领导说了算,只要"搞定"领导,奖励自然就来了。有些单位把奖励作为一种平衡的手段,这些都使奖励失去了表彰先进、激励干劲的设置初衷。这样的奖惩体系不但难以恢复一些踏踏实实工作的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心理平衡,实际上反而加剧了这些人的心理失衡。 【参考文献】 [1]论"小官贪腐"问题的体制与机制根源——以乡村治理制度为中心[J]. 周庆智.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5(05) [2]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及预防腐败体系的完善[J]. 丁永华. 人民论坛. 2015(20) [3]"三不"机制与腐败机理[J]. 张明. 民心.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