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法治已经成为各国乃至全球治理的共同原则、理念和战略。对于我国来说,要想实现法治中国的建设目标,必须全面、科学的认识到国际法治的本质、属性和结构。法治中国建设目标的完成,对我国在国际上向政治大国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本文就中国建设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完善并丰富我国的法治内容,并望对以后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法治中国建设;中国国际法;研究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其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任何国家机关必须以依法治国作为基本准则。在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法治建设虽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要实现中国法治的更加完善,必须同国际接轨[1]。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以遵循国际法的相关规定和义务为基础,实现国际法与中国法的互相协调和补充,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对国际法进行透彻的研究和分析,才能为中国的法治建设提供更多的指导,以此不断丰富中国法治的具体内容。 一、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法研究的重要性 (一)国际法为中国依法治国战略提供指导 随着中国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国内法治建设逐渐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促进了法律体系的完善,并不断推进中国的法治进程。与此同时,中国奉行国际法的相关准则,并积极承担国际条例中的国际义务。尤其近几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个国家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涉外问题也越来越多,国内的法律只对中国公民有约束力,无法适用于外国公民。对此,相关政府机构在处理涉外问题时候要以国际法为依据,相互尊重各个国家和主体,实现权利的平等。 (二)国际法成为中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国家都拥有适合自身国情的法律体系,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需要对涉及到国家各项事项进行约束和管理。中国作为多项国际人权条约的缔约国,需要定期向相关监督机构提交履约报告。国际法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应用体现在《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的直接适用,同时经过相关政府机关以及部分法律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之后还相继修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刑事诉讼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丰富了我国法律体系的具体内容。另外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前后对相关法律做出了相应的修订、完善和调整,目的是更好的顺应国际发展趋势。 (三)国际法与国内法相互补充 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中国社会必须积极融入到国际的大环境中,同时国际法的相关规定又需要国内法的支持和响应。例如国内在制定人权的相关制度时,必须参照《国际人格公约》和《世界人权宣言》;又或是制定刑法的相关制度时,需要参照《联合国反腐公约》、《国际人权法》,相关机构或是法律工作者再结合具体的中国国情,探索出适合国内发展的法律制度。依法治国对国际法的吸收与纳入,代表了对客观事实的认可与尊重,同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以此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但目前中国宪法未对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及原则进行明确规定,但仍涉及到部分相关的规定,表明中国履行、缔结国际条约是中国法律建设的一部分内容。 二、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要求 现阶段中国法治建设的目标就是实现法治现代化,进而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这是由于无论针对国际法体系的构建,还是国际信仰的形成,都需要法治来完成,这也是人们最为理智的选择。国际法的建立,为国际间的交流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促进并规范国际公正与平等,是目前乃至以后国家治理的必然手段。 时代发展所需的法治,包括国内法治的具体规则和跨国事务及全球性问题等国际法治。两者通过相互影响、作用和贯通,推动人类政治中心从统治向治理,从政府统治向全球治理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现,必然会致使治理权力的分散和降低,多方利益也会在转变过程中实现互动,进而带动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动态互动[2]。另外法治中国在建设过程中,其治理主体也发生了转变,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其治理客体也从单向、被动向多元、立体的转变,也就是说不仅是国治民,还能民治国。 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法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就包括如何让提高中国法治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进而使中国法治文化在国际中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中国国际法的相关研究需要站在中国的视角和立场,对目前国际法的具体概念、原则以及各国法律中的共同概念、理念和价值进行理解和解释,着力改变传统中国法学的局限性,优化西方的知识框架和评价标准,提炼中国法治经验,积极创新中国法治理论,从而在国际社会上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用特殊的中国魅力来感染各个国家,实现法治社会的时代价值。 三、应用中国国际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中国国际法的宣传和学习 中国国际法的宣传和学习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国家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首先,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的宣传和学习方法,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这就需要相关政府机构及法律工作者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通过媒体或是开展活动向国家公民积极宣传"依法治国"方略的含义和实质,让公民建立基本的国际法认知。二是充分考虑中国法治建设的内、外部环境,保证依法治国方略的顺利实施。三是通过对现阶段国内外形势的综合分析,对各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学习,让其认识到学习中国国际法的重要性,以此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 (二)正确认识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 国际法和国内法具有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的关系,通过对国际法的研究,扩展中国依法治国方针的视野,以此应对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变化。最高国家立法通过对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的规定,实现对国际法在在国内法中法律效力的规范。在实际的法治建设过程中,需要以修正案的形式对宪法中有关中国缔结、参与国际条约的内容进行规定,并切实履行当中的法律义务。另外中国在进行具体的司法实践时,要充分尊重国际法的相关内容,并积极应用于相关问题的处理当中。 (三)实现中国国际法的研究和应用 如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面临的国际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只有将国际法进行合理研究和应用,才能最终实现国际法和国内法的有效结合,践行中国依法治国的具体方略。在具体应用和研究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到国际法的作用、地位和合理性,积极借鉴其他应用和研究成功国家的经验,分析其研究方法和结构体系,加强国际法对中国法治建设的渗透力和影响力[3]。并通过分析当今国际社会的实时动态,对中国目前面临的法律问题有效处理,促进中国法治建设的稳步发展。中国国际法的研究和良好应用可以有效提升人们平等公正的相关法律意识,最终构成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发生的国际法律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必须要求我国的法治建设向不断完善和科学的方向发展,同时中国相关政府机构和法律工作者也要以中国国情为基本点,对国际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最终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发展的、具有特色的国际法理论体系,积极推进中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进程和实现,最终成为政治强国和经济大国。 【參考文献】 [1]肖永平. 论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法研究[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5(4):5-12. [2]Eradzhi, Rozikzoda. 基于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的国际法分析[J]. 商, 2016(14):247-247. [3]曾令良. 法治:中国与世界——国际法治与中国法治建设[J]. 中国社会科学, 2015(10):13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