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实现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的重要途径,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提出和推进,对于培养具有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具有重要意义。而人员安置问题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故在本文主要对地方国有企业改革中人员安置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地方国有企业改革;人员安置;问题和对策 一、员工安置原则 (一)依法合规与充分考虑员工利益相结合 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员工的正当诉求,合情合理合法地安置好员工。 (二)公开公平公正与程序规范结合 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推进员工安置工作,做到制度公开、程序公开、费用公开,实施阳光操作。让每个员工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下选择安置措施,享受相关政策待遇,履行规定的程序和义务。 (三)以人为本与稳妥推进相结合 充分考虑不同人员的诉求,制定多种安置措施,达到企业和员工都能接受的最佳平衡点。员工需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分流安置措施,共同推进分流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地方国企员工处置和安置的策略研究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转变国企员工从业观念 通过舆论宣传,引导国企职工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和对待国有企业改革。国企改革有破有立,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只有国有经济越强大,国企员工的长远和根本利益才能切实得到维护和保障。引导国企职工主动适应和参与经济发展新常态,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让广大员工了解并理解国企改革的实质内容,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和对待国有企业改革,减少和消除各种顾虑。通过新闻媒体、社区、部门组织宣传,使国家《就业促进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和各种惠民利民政策家喻户晓。提倡劳动光荣、创造价值应"点赞"的社会价值取向,营造自主创业人人支持和令人羡慕的社会氛围,促使广大国企员工主动转变就业观念,增强自主就业创业信心,自觉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学习创业知识,增强维权意识,主动享受转岗就业政策带来的实惠。同时增强用工单位依法用工意识和全社会参与促进就业责任,共同推进国企员工转岗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上新台阶。 (二)完善保险制度,确保职工安置的公平分配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长期运行的必然结果,一旦国有企业开始改革,职工就可能丢掉既有的工作,且不一定能即刻获取新的工作机会。为使这部分职工能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失业期间得到生活救济, 资金来源稳定,为职工再就业提供必要补助,有须完善职工的失业保险基金制度。一方面,该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应广泛,由国家、国有企业、职工三方共同按照法定比例缴纳。职工是社会保险最主要的受益者,他们在行使失业救济权利时还应承担一定的义务,也就是个人劳动、预先支付等义务,以便使社会保险机构能筹集到资金。一旦国有企业改革,职工自然就能从专项失业基金里得到救济,彻底预防因职工身份不同而出现新的不公平分配现象。另一方面,提取该保险基金时应合理。职工不能只从国有企业改革财产中提取基金,而应从企业的所有税前利润中提取,且失业保险基金是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失业的救命钱、吃饭钱,务必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职工安置的公平分配。 (三)做到群策群力,落实分流职工的后续工作 尽管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职工安置属于一种内部安置,但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做到群策群力,共同做好职工分流之后的后续安置工作,不能在把与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推向社会之后就置身事外,要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再就业的条件、机会,为他们疏通流向社会的渠道,实现职工再就业的社会化、市场化。因此,应想方设法开辟职工就业门路,做好分流职工的再就业工作;从本质上将一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生活水平下降、再就业困难等问题彻底解决掉,在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方面狠下功夫;将职工就业、再就业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加大职工安置力度,千方百计增加职工就业机会,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应竭尽所能挖掘内部潜力,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手段兴办各种各样的经济实体,使分流职工获得新的就业岗位,尽可能多安置一些分流人员;加大发展市场需求大、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就业空间广阔的第三产业,尤其是社区、家政服务业,探索更多公益性就业岗位,包括卫生保洁、交通管理、环保绿化、治安联防等;认真落实国有企业改革分流职工的再就业扶持政策,并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支持其他类型的企业吸纳分流职工,鼓励职工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支持社会各界开展再就业中介机构,采取职业介绍、指导等方式为分流职工提供周到的服务,帮助他们找寻合适的岗位,使他们得到妥善安置。 (四)坚持双管齐下,促进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 坚持双管齐下,促进国有企业与社区、国有企业退休职工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实现退休职工的社会化管理,这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妥善安置职工的另一有效途径。国有企业要积极联系社区,架通社区与退休职工的桥梁,促使社会服务逐渐介入企业退休职工的日常生活。国有企业可定期邀请退休职工居住较多的、老年服务做得较好的社区及部分退休职工聚集在一起开展座谈交流会,社区可向退休职工们介绍自己的服务理念、服务项目,退休职工可谈一谈自己对社区服务的看法、意见及期望,从而拉近退休职工与社区的距离,让国有企业退休职工慢慢熟悉社区、主动走进社区。针对退休职工提出的生活要求,如果社区可以解决,国有企业应帮助双方沟通,引导退休职工树立起有事找社区的意识;针对社区提供的有偿服务项目,包括义工服务、康复服务等,如果国有企业有条件,可考虑为真正需要这些有偿服务的退休职工购买,或通过社区到其他专业机构购买这一类特殊服务;国有企业可联合社区开展活动, 组织退休职工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促使他们从情感上真正融入社区,体现双重关爱,提高职工安置水平。 三、人员安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国企产权制度改革最重要的是职工思想能否跟上改革的步伐,假如职工思想不能实现"改制",那么企业改制工作就会遇到较大的阻力。要通过广泛的政策宣传让职工认清改制的意义,认清改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惟一出路,以此增强全体员工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要建立必要的上下沟通渠道,认真解答职工关心的问题,近可能地减少和化解各种矛盾,把矛盾和隐患解决在基层,避免职工上访案件的发生。当改制进入实质阶段,在保护大多数职工利益的同时,势必会触及个人利益,各种疑虑也会不断出现,在这一期间企业要分层次做思想工作。 (二)要尊重职工知情权民主参与权 知情权是职工保护自身利益的有力手段、知情权是监督权利的有效手段、知情权是现代民主的根本要求。企业改制工作涉及众多职工的切身利益,特别要强调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要广泛征询职工意见,吸收综合素质较高的职工进入企业改制领导小组,全程参与方(草)案的研讨、论证、制定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广大职工的充分信任,才能得到职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改制工作稳步、有序地推进。 (三)要准确把握政策严格规范操作 企业改制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既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又要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不流失,还要为改制后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这一系列问题要求在改制时根据企业实际,用足用好用活现有政策。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程序规范操作;要严格按照法定的范围和人数组织职工参加会议、参与表决;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选择,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体现职工意志;要增强透明度,坚决杜绝暗箱操作。 (四)要合法合规保障职工利益 按照政策规定,企业改制时,原企业要依法与职工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规范和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在处理职工身份转换和经济补偿的有关问题时,应该在企业改制完成前解决,最好不要把问题带到新的企业中进行。要综合运用中央、省、市政府的有关政策,根据当地实际环境,妥善安置内退、工伤、离退休职工,合理合规处理拖欠职工有关费用和社会保险费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改制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这样,才能为改制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总之,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化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一直积极稳妥推进中,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突出,按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员的问题,即国企员工的处置和安置事宜。由于历史原因,各个企业处置和安置员工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用改革的精神来解决,并要依靠企业、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对人员的科学的安排,从而促进企业实现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佳祥.贵州省国有企业改制的职工安置问题及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07. [2]曹卓.国有企业退出中职工安置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5. [3]周磊.辽宁省国资委对于企业遗留人员托管问题的管理对策[D].沈阳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