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这段时间,我的女儿徐微鸿参加了北大的保送生暨自主招生考试,以较好的成绩通过了笔试、面试,被保送到北大工学院就读。作为家长,回想孩子走进北大的历程,感想可以归结为一点: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得让孩子学会自主。 早期教育,播下爱知的种子 孩子识字较早,学龄前的阅读能力大约相当于小学二年级,能够自己阅读纯文字的儿童读物。有人说,爱读书的孩子不教自慧,这话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为什么强调孩子要尽早阅读纯文字的书呢?因为和玩具、图画书、电视节目、电脑游戏比起来,纯文字的书是枯燥乏味的,也是抽象难懂的,但这恰恰可以引起孩子的联想和想象,让孩子动脑筋,这样就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我们发现孩子喜欢画画,在她还不满4岁的时候,就送她学习美术。还没上小学时,她和那些学美术的大学生、中学生一道外出写生,画山城吊脚楼、川东农村、川西高原等风光。 每次从野外写生半个月回来,我和她妈妈看着孩子晒得黑黑的脸庞,穿着自己洗的但没洗干净的衣服,既心疼又高兴。我们知道,她在画画的同时,一定看到了许多城里孩子看不到的东西,体会到了许多城里孩子体会不到的快乐。事实也是如此,她在外出写生的时候不光看够了猪牛羊,知道了蜂蜜是怎么来的,还学会了下棋打扑克。 对学习来说,学画的经历使女儿学会了观察事物,懂得了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专心专注,不怕付出汗水。 孩子心中北大的种子也是在那个时期播下的。在她刚满5岁时,中国青年报社组织驻各省市的记者的孩子游北京,她参加了。因为我毕业于北大,所以报社的同事特地带她到北大参观,游玩在未名湖边、博雅塔下,找到爸爸当年住过的32楼,这些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快乐。 不过那时候,她对北大的印象还仅是像一个漂亮的公园。回家以后,我送给她一本小书,住在北大的作家宗璞先生的散文集《我爱燕园》。现在翻开这本书,还能看到孩子用稚嫩的笔触在字里行间做的记号,歪歪扭扭,十分有趣。 小学初中,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上小学后,我们比较注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自主学习,保持兴趣地学习。 当时我们遇到一个问题,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后,要求家长检查,然后签上"已检查"的意见并署上家长姓名。但我和她妈妈工作都很忙,经常不能准时下班,晚上加班也是常有的事,等我们检查完作业,往往已经很晚了,孩子都睡觉了,如果发现有错,叫孩子起床来改正?我们不愿意。 于是我们给老师写了一张字条,请孩子带给老师,说因为不能按时检查家庭作业,我们决定授权孩子自己检查。我们又到学校去,和老师沟通,得到了谅解和支持。 我们还要求孩子,每天的家庭作业做完检查完之后,就自己看课外书,或和阿姨做游戏。这样,我们下班回家时,经常看到孩子和阿姨人手一本书,在那里津津有味地读着。 我们从来不在分数上要求孩子,但是从重庆巴蜀小学到巴蜀中学初中,孩子的成绩在年级都是很靠前的。同时,她继续学画画,假期还是外出写生,但是次数有所减少。她也保持着锻炼身体的习惯。我们很注意督促孩子多读书,比如关于北大的书,她就读过好几个版本的《精神的魅力》。 上了高中,把自己保送到北大 中考后孩子进了重庆南开中学,这个以"院士摇篮"著称的中学云集了重庆市最优秀的一批高中学子,也就是在这里,孩子立志要考上北大就读理科,将来搞科研。 女儿的数学、物理学得不错,但她认为化学相对弱一些,所以自己在学校报名参加了奥赛化学训练营。很快,由于小升初的奥数培训愈演愈烈,社会上传出要取消高中奥赛的消息,孩子也有些动摇。我们说,既然这种学习有助于提高你的学习成绩,可以让你提前领略一些大学的理科学习内容,让你更好地选择将来的方向,那为什么不继续下去呢?孩子继续学下去了,并在全国高中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中获得了省级一等奖,按教育部文件规定,这个成绩达到了保送生的要求。 奥赛结束后,孩子又参加了南开中学的英语演讲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并以这个成绩获得了赴美国西雅图西尔斯高中参加中美高中生交流学习的机会。 报名参加北大保送生暨自主招生考试,从填写成绩表格到撰写自荐信,我们都让孩子自己去做。对于笔试,几乎没做任何准备,因为我们知道准备也没用,全靠平常的积累。笔试那天从考场出来,她妈妈去接她,她开口便说考得不错,数学只有5分的题没做,引得旁边的人纷纷侧目。结果成绩一公布,她的数学考得一般,只有65分;她参加过奥赛的化学成绩也不高,只有63分;而物理倒得了比较高的87分。最后,孩子以350分(总分500分)的成绩通过了北大的笔试,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孩子当时很放松,没什么心理包袱。 作为北大校友,我知道北大希望招收的是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具备发展潜能、胸怀理想抱负的学生。如果说笔试能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出学生的学科成绩的话,面试则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思维和非智力因素,如综合素质、发展潜能、理想抱负等。这些方面,我们在平常是比较注意给孩子积极影响的,比如,为了激发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我经常和孩子讨论各种新闻、社会问题,也提醒孩子关注各种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的出现。 应该说,这些点滴的准备在孩子最后通过北大的面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那天她抽到的题目是"举例说明发散性思维",这个题目所需要的思维底子在她平常的涉猎和讨论中已经打下了基础,所以很顺利地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