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昆明学院宣布淘宝"昆明学院人才店"成立,首批65名毕业生在此每人"标价"1000元求职!校方称企业可先付1000元"拍下"学生,学校核实企业资质后让双方商谈,无论意向如何都将在一周后将1000元返还企业。 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高达749万,比去年增加22万,再创历史新高。吊诡的是,在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的大背景下,一面是大学生哀叹"饭碗难觅",一面是用人单位感叹"招不到人","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昆明学院希望借助淘宝巨大的人流和信息流,以"商品化"形式帮助毕业生"秀"出自己,为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和求贤若渴的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一座信息通畅的桥梁。当今时代,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高校借助互联网推介大学毕业生,改变了传统招聘和网络求职的模式,拓宽了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通道,有着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吸引力。有意思的是,淘宝店不少商家也开始纷纷改名,试图沾点"昆明学院人才店"的光。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这足见昆明学院淘宝店"出售"毕业生是靠谱的选择。 当然,也有人批评说,大学毕业生首先是作为"人"存在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商品,也很难"明码标价",也不宜用"商品"为噱头去推介。事实上,破解就业难,不是应聘或招聘方式的创新,而是能否实现"人职匹配"。相对于临门一脚式的就业形式创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改进、就业创业指导的完善、就业主体择业观念的转变、社会就业环境的治理等实质性的实践创新更为重要。 一般认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难在部分学校综合实力不强、部分学科重复设置和部分群体就业无门。从教育自身看,主要是人才培养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毕业生"有业难就"。就业指导提供信息多、转变观念少,只能解决"获取工作"问题,却很难使学生"进入工作状态"。从社会大环境看,主要是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不足,毕业生"无业可就"。从就业主体看,主要是很多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择业观,就业观念远远滞后于就业现实。特别是在经济增速换挡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就业供求结构性矛盾异常突出,社会用人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一些单位唯文凭、重学历,部分单位招聘存在"萝卜招聘"、暗箱操作、性别歧视等影响就业公平的现象。 现在的问题是,高校自身对就业联动的关注、重视不够,没有形成就业状况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的反馈机制。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很少主动了解社会、认知职业和规划人生,主体意识淡薄,职业责任感不足,缺乏求职技巧,不懂就业政策,环境适应能力差,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其自主择业、创业。笔者以为,破解就业难题,固然离不开就业创业形式的创新,但更离不开教育的综合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尤其是就业推介不应局限于毕业生,应在学生入校之初就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教育,缩小就业指导与社会发展及学生需求之间的距离。 (原载2015年7月6日中国教育报评论版,标题为"淘宝‘卖’毕业生创意是个‘宝’",作者系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