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明星亲子节目的热播,童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追捧,不少家长倾尽精力、物力、财力,试图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童星。除日常参加培训班的开销外,有些家长甚至不惜砸重金培养"童星"。某少儿题材影视剧制片透露,选角时有家长开出六位数价码,希望让孩子上戏;家长自费几十万给孩子出专辑。(新华社5月31日) 尽管国内的娱乐市场对童星需求并不大,但这抵挡不住"童星热"的出现,社会急功近利、浮躁喧嚣的氛围,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普遍心理和部分媒介刻意制造"形式大过内容"的"童星加工厂,都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在看似热闹异常实则内容贫乏,背离教育规律和孩子健康成长之道中,谁真正尊重了孩子?所谓的不计成本,给孩子带来的是天真的童年,还是拔苗助长的悲剧? 以《爸爸去哪儿》这档明星亲子节目为例,尽管火爆,市场反响不错,但明星吴镇宇由于儿子费曼受伤而指责湖南卫视不闻不问不作为,甚至表示要跟芒果台对簿公堂,这已经意味着真人秀节目的人文价值与娱乐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效益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失衡。不顾儿童权利和尊严的亲子节目,无论请了多少大牌明星,都仅仅具有娱乐的浅层次价值。假如这种节目诱导更多的孩子去追求被展示和被炫耀的娱乐,对社会特别是对孩子的教育来说,几乎是灾难。电视真人秀本应兼具商品和文化属性,但事实是在商业裹胁下,文化属性被娱乐功能无限放大。明星吴镇宇与湖南卫视的争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节目文化内涵空泛,内在的精神导向缺失,缺乏社会责任感,更缺少对孩子的理解。如此"绑架"孩子和明星,又怎能使公众受益呢?充其量是感官层次的娱乐满足。 电视台应该反思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节目?是通过消费明星顺便消费孩子,为了谋取收视率而故意制造廉价的娱乐还是尊重孩子的成长,传递科学的价值观?社会应反思是什么剥夺了孩子童年时代应有的天真与快乐?靠什么避免功利化、利益化的算计来绑架孩子的童年?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为童星泛滥现象求解。 当前,宝宝才艺秀之类的节目越来越多,参与者的年龄日益走低,早日成名的诱惑和冲动,被电视节目巧妙利用,不少家长趋之若鹜,可以说,充分考量其负面影响,已经是一种必须。其一,孩子变得早熟,丧失童年的乐趣、童真;其二,超低的门槛意味着对孩子的消费已经无底线;其三,故意搞笑和低俗的操作手法,是在利用儿童来取悦大众,是利用孩子来娱乐成人和社会,不值得提倡。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少人喜欢用"小大人"来表扬孩子,殊不知,这是把孩子当作了成年人的附属品,似乎孩子就是为大人而存在和生活的。当我们把孩子们过早、急切地推到"成人"舞台时,甚至试图通过"童星"变现名与利时,就是彻底的物化教育,就是在对孩子进行"消费"。 个别有天赋的孩子成为"星"未尝不可,但也应有度。对多数孩子来说,被"训练"为表演者,仅仅体现了成人的需求和愿望,没有把孩子当作人格主体与权利主体,背离了尊重孩子和天性的教育理念。不能用牺牲孩子童年的丑陋方式来达到成人的目的。事实上,即使那些成功了的童星,也遭遇了幸福的烦恼。一些童星身处名利场中,受到商业包装和媒体炒作的轮番轰炸,一会儿被质疑隆胸,一会儿被曝天价陪酒,承受着超过年龄承受能力的舆论压力。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如何无忧无虑地成长呢? 家长高价"造星"现象的背后,不是孩子的"明星梦",而是家长的"成才梦"。我们要尊重孩子作为"人"的需要,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不能想当然地"为孩子做主",更不能以培养"小大人"、"童星"作为教育孩子的目标。各类影视媒介不应一味地消费孩子,把孩子作为制造廉价娱乐的"法宝"。如此,在社会、舆论、家长和媒介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消除家长的"明星梦"而给孩子真实的成才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