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途中,修正自己的肤浅跟主观,明白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才是好的旅行。"《尼泊尔很美》一书中的这句话曾经深深地打动我。 为了追求理想的教育,更广泛地验证自己多年的实践主张,我于2014年8月从一所农村学校,跨进了京城的一所名校任教。从农村走进城市,意味着脱离了一个世界,又进入了另一重世界。 在我正式上岗之前,新学校领导和同事都善意地提醒我,北京的孩子可能与地方的孩子不同,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你不要太着急了,要慢慢地了解他们,小心地适应他们。 其实我是认可这些提醒和观点的,带着一种试探与谨慎的心理,匆匆开启了我的教育与教学之旅。每天早晨,我努力做到第一个进入教室,等待同学们的到来;中午,我要求同学们在一固定时间进教室休息或练字,我坚持在这个时刻前进入教室;下午放学我会一直等到值日生干完值日检查验收完毕后才离开学校。自习,我要求同学们保持安静,不能乱说话,为此,我总是去教室巡视,甚至一整节自习课坐在教室里。 课堂上,为了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提高课堂效益,我制定了课堂学习规则,研发了课堂管理评价量表,并坚持把评价结果汇报给家长。课外活动,我都会跟着学生,不断地提醒要求达到我的标准。与家长沟通时,我采取了一种方式,经常把我自己认同的家教理念和中外教育理念方面的文章通过微信发给家长阅读。对于班委会和学习小组等团队建设,我也是努力按自己以前的观念和策略推行。 一年的工作接近尾声,自我感觉很尽力,班集体和同学们正在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但是接连发生的两件事,让我不得不陷入沉思,重新思考我的教育与教学观。究其实,我一年的工作,是带着过去的主观与偏见展开的,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来不及改变,抑亦或是存在过去思想和行为的惯性。 第一件事是学校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了问卷调查,我的调查结果认可率竟然不到百分之六十;第二件事是一家长与我进行了沟通,她说:"我得给您提提意见,您过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孩子过于严格,忽视了孩子们的其他爱好与活动。我们家长只有这一个孩子,我们希望他能健康快乐。" 是啊,一年来,为了干好工作,想努力把学生带好,我不知不觉地表现出个人主观的强势。如高标准要求学生,且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刚性执行,少了些亲和力和情感沟通;发现学生的问题多,纠正不良习惯多,批评多,缺少对学生错误的宽容;没有尊重不同学生的需求,过于着急地让班级和学生按自己的理念和方式发展,权威意识多了些,民主意识少了些,以控制型管理为主;没有认真研究不同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以为家长能配合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不必要去满足不同家长的需要。 回忆过去那一幕幕与学生相遇与交往的场面,学生的表现与言语就像一面的镜子。我把我的灵魂状态、生存方式如实地投射到学生心灵上,我在教育中体验到的纠缠不清折射出了我内心的交错盘绕与困惑无奈。它让我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不同的世界一定会有与这个世界相应的关系。学生,是我灵魂的"照妖镜",任何时候,你忽略了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忽略了关系中的人的不同需要,你就会成为教育的失败者,就会是学生成长和进步的最大阻力。 评价一名好教师的标准,更应该说评价一名成熟教师的标准,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反观教师的理念与行为。每一名教师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观念和主张,但是,如果不以学生为本,它就成了一种偏见。 因此,当你的世界发生了变化,你必须明白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明白自己过去的肤浅。你需要修正自己固执的主观与偏见,做到时刻想着把学生放在中央,否则,美好的教育就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