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加快推进河南省乡村温馨校园建设,优化乡村学校教书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确保农村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河南省教育厅特制定乡村温馨校园建设方案,并于2020年4月-12月启动实施阶段。 乡村温馨校园建设,既要保障教室坚固、适用、通风,符合抗震、消防安全要求,自然采光、室内照明和黑板材料符合规范要求,利于学生视力保护;也要保障生活设施实用够用,建有足够的食堂(伙房)、水冲厕所、饮水等设施设备,食堂实现"明厨亮灶"、就餐环境卫生干净,上学期间能供应开水;还要保障寄宿制学校全天候育人……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坚持系统思维,方可统筹兼顾,为乡村温馨校园建设提速增效。 首先,软环境建设与硬环境建设并重。校舍、配套设施、教学设备等显性的硬环境是学校的"物质长相",是建设的重点;精神文化、育人氛围等隐性的软环境则是学校的"精神长相",是建设的核心、难点。其中,校风、教风、学风属于"精神长相",是校园温馨的根与魂。只有"精神颜值"高的学校,才是爱的港湾,才有家的温馨。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硬环境建设要"硬",软环境建设也不能"软",只有两手抓、两手硬,学校的"颜值""气质"才会俱佳。 建设乡村温馨校园软环境,可从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提炼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启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实现校风、教风、学风的根本转变,逐步提高校园的"精神颜值",从而使学校的"精神颜值"和"物质颜值"相映成辉、相得益彰。 其次,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整治兼顾。任何一所学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外部环境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学校内部环境。只有校园内外环境更和谐,校园才能更温馨。 外部环境的优化和整治,从宏观角度来说,就是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宽松、宁静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校园氛围,确保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从微观方面来看,就是进一步整治校园周边环境,重点治理学校周边各商业、饮食服务网点和个体摊点违法经营行为,有效预防校园周边安全事件、治安事件,确保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和谐。 例如,青岛就采用了"分工+联动"的方式,打好组合拳,相关部门联合治理,同时发力,才能标本兼治,不留后遗症,从而使乡村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 最后,在环境建设的同时提升办学水平。建设乡村温馨校园的出发点是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育人氛围,但落脚点是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从而确保农村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环境建设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如果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校园环境得到优化,而教育质量没有提高、办学水平没有提升,那么温馨校园就徒有其表,温馨校园建设就徒劳无功。因此,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要与温馨校园建设同步,同频共振,不能脱节。 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找到增长点,就找到了切入点。就乡村学校的现状来说,教育教学质量的增长点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解决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不高的问题,要以教师队伍建设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探索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办学水平的路径。 无论是教师队伍建设,还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援无疑是雪中送炭,既有助于教育的振兴,也有助于乡村的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