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吾讲斯美读后感字


  《吾讲斯美》是一本由李雾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吾讲斯美》精选点评:
  ●2011.12.9 原来李雾就是吴澧,为什么这个人会有两个差异这么大的名字。话说回来,这本还是很有趣的,作者既深入浅出,又插科打诨,这介于正经和死不正经之间的风格,深得吾心!
  ●美国左派快来啊!把政治错误的作者打倒!
  ●稍逊于林达
  ●比较喜欢讲电影和政治的小文章
  ●寓教于八卦 作者知识面相当广 论点总有依据支撑 赞
  ●信息量非常大,文章量也非常大,非常超值!吴澧老师杂文集....
  ●印象中都是小段子
  ●吴大师爱讲我爱听~
  ●阅读快餐
  ●看不下去咯
  《吾讲斯美》读后感(一):吴讲斯美
  看他在南周上的文章,又在组里聆听教诲,才在图书馆搜得此书。
  可能因为大师以前作翻译,因而对语言文字的造诣颇深,文章也每每从细微处着笔。其俏皮文风,令人忍俊不禁的效果也很少见。
  在他的文章中,材料组织,意象排列都很见功底。平常事物的描述,细细品味起来,则别有洞天。
  作者在书皮插页中讲不必刻意体会微言大义,但假如真当消遣读物,则未免暴殄天物。
  《吾讲斯美》读后感(二):书呆子气挺重的
  因为佩服李雾的博客,买了他的书。然后才知道,这种文章偶尔看一篇还受得了,看多了确实腻歪。
  纽约时报,普利策,奥斯卡,诺贝尔... 基本上作者就是这些东西的追随者。刨去漂亮的文笔和事实性的介绍,无论是对于中国的问题还是美国的问题,作者有多少独到的见解?维基百科的时代,做个博文强识的传声筒,意思不大。而且要是仔细体会一下作者的价值观,和对年轻人的态度,还真是有点陈腐。
  还好,作者是个从文学到物理、从流行文化到数学无所不谈的人。作为读者,找个自己熟悉的话题,看看作者大谈特谈自己并不了解的话题的时候的那种大义凛然的态度,就知道看这本书,还是小心几分为好。
  《吾讲斯美》读后感(三):有时候快餐也是很好吃的
  卡尔维诺认为阅读要放在自己喜爱的作家身上,因为那是"我所相信的食物"。但正餐和小吃也不可偏废,何况把麦当劳肯德基当正餐的大有人在。和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一样,李雾的"吾讲斯美"在中国、美国两种文化背景下探讨问题,都有一份自己与他者的观照。不同于林达精耕细作式写作方式的是,李雾此书似系专栏结集,就事论事居多,并不执拗于彼"美",谈笑间机锋频频。因此,此书的特点之一就是好看、解气,无论是好莱坞男女们(包括张导)、美国政坛风云(虽然布什已经连任,但他和克里之争现在看来还别有风味)、世相百态,还是最后一辑"读书救条命",娓娓道来,既有兴致亦有急智,书里介绍说"这一部闲时翻翻的随笔集,有娱乐之心,却无讲道之热忱",此言不虚。有时候快餐也是很好吃的,尤其是与地方菜结合的时候。
  《吾讲斯美》读后感(四):白天不懂夜的黑
  美国的政治正确,非常有趣的话题。
  ------------========------------
  奥普拉的百万数量级的电视观众,虽然有阅读热情,但主持人和她带领的读者们,能否理解《安娜.卡列尼娜》的精妙之处?
  看准总统热火朝天的辩论时,观众会不会认为,候选人言语中流露出看不起他们这样智力平常者的傲慢态度?
  爱因斯坦晚年疏远物理学界的主流,是这位百年相对千年才不能理解掷骰子的上帝吗?
  总统候选人都不一定是明察Nuance的此道高手,读者们如何对细节进行印证和分辨?微言,是通向大义?还是大义本身?
  ------------========------------
  礼崩乐坏,奈何!
  @20090225@多云
  《吾讲斯美》读后感(五):沉默的作者?
  断断续续,中间还有地震在扰乱我心,却也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
  说老实话,看完之后有点失望,在书里读不到我热切盼望了解的东西,尽管通俗,尽管有些见解很是精辟。
  书越看到后来,越让我觉得可惜:依作者的才华和学识,莫非就甘心如此在各报纸上整几篇挠痒痒似的小文?文中对于美国文化蜻蜓点水式的观望和偶尔几句意味深长的幽默点评,让我这一智商本不高的人还得绕绕弯子才有反应。虽然如此写文也别有一番情调,但看多了,让我有种憋闷的抑郁之感。为何只是点到即止?
  书很易读,可以用于增长见识,但大抵也就只能增长见识罢了。不过,作者早在封面上就申明了"这一部闲时翻翻得随笔集,由娱乐之顽心,却无讲道之热忱"。作者既然并无教化百姓申明主张之本意,我又何苦对此书要求太高?权当娱乐尔。
  撇开上面的"不满",此书仍算得上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另还有一个小小的疑问,文章在《苏珊•桑塔格的微笑》一文中(个人认为这篇文章是全本书中的上乘之作)说起"坎普"时提到的:
  "笔者有位相识,本是画家,脸皮白净,手指细长,却剃了光头,船件紧扣到脖子的中山装,还背着一个‘文革’时很流行的军用挎包……"
  ——怎么越看越像是说陈丹青老师呢?!!
网站目录投稿: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