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管理顾问 Q:怎么会有这么多懂那么少的人,在教导经理人如何去做那些他们本来就该知道怎么做的事情,还可以因此日进斗金? A:顾问懂得运用适切的工具,可是人人都可以学习去运用。经理人必须学会怎么自己给自己咨询。 企管顾问界最吊诡的状况是,顾问本身常常就是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可能有经验丰富的资深伙伴负责带领团队,可是实际从事各种日常工作的顾问,基本上都是头一回经历现实世界的大学毕业生。唯独在商业界,才会让刚毕业的新手担任经验老到者的顾问,这在其它行业是不会看到的。 商业界之所以可以接受这样的情形,或许是因为大家心底怀疑,商学院里所教授的才是最新的商业观念与策略。因此那些顾问新手可以用最新的观念,来解决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大体而言,这其实是个假象。商学院根本就不是孕育原创概念的温床,反而只是把各种过去成功的研究案例贮存起来而已。 说实在的,任何企管顾问用以评量的标准工具,通常都是靠曲线分析图在讨生活,证明他们的服务是必要的,因为有些顾客的获利潜力会高过其它顾客。如果顾问能帮企业找出获利潜力最大的顾客,并尽可能从这些顾客身上赚到钱,而不是去经营获利潜力小的顾客,就会有理想的结果。 2. MBA——企业管理硕士 Q: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花费这么多的时间与金钱,去获取一个对于自己作为一名经理人,在未来管理绩效却看不出有帮助的学位? A:企管硕士学位根本毫无价值,经理人最好去研究能激发自己学习热忱的学科。 约瑟夫‧华顿在1881年捐赠一大笔钱给宾州大学,成立了华顿学院,成为第一个让学生主修商学的大学课程。达特茅斯学院起而效尤,还有多所大学也纷纷效法。哈佛在1908年决定要加入战局,不过该校当时尚未确定要教学生什么内容,企管硕士学位就这么草草地诞生了。 相较于大学中其它学术领域,商学院的起步相当晚,可是它们本身却速迅变成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企业。今日商学院的发展,完全着重于将企业管理变成严谨的学术领域,藉以有系统地教导与学习。不管商学院再怎么努力,却还是很少训练出能缔造史上最大突破性发展的创业家,这种成就都是由具有全新创意观点的外行人所达成的。 3. 管理大师 Q:管理思想界大名鼎鼎的人物,竟然可以靠着充斥术语和道理简单的著作赚进百万财富,这是怎么回事? A:经理人应该有自信地自己去思考,而不是去捡现成的管理观念。 商业界充斥着屹立数十年的大师,大师们的著作可以销售数百万册,而他们所开发和提供的种种商品也都供不应求。要成为大师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推出某种新的管理观念经过以下5个步骤,其它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1)先说明"我们将会被淘汰"。 (2)接着指出"科层会害死我们"。 (3)然后高呼"我们可以创造更光明的未来"。 (4)再来就要提出"你握有促成改革的力量"。 (5)最后要号召行动"追随我"。 当然,你还必须具备合群、外向的个性,才能大张旗鼓地达成这5个步骤,不过其实人人都做得到。或者,如果你不是这种满口大道理的人,随时都可以去搭最新潮流的顺风车。事实上,不管何时都会出现管理大师。有些一夕成名,然后从此就销声匿迹,有些则扮演变革的推手,享有长久而且获利丰硕的事业。大师懂的真的没有比其它人多,他们只不过比一般人更善于推销自己的观念,并且能把自己事业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不要误以为大师懂得比你多,他们犯错的机率,跟大家都一样高。 4. 执行长 Q:为什么执行长的收入会这么高,高到让贵得离谱又不必要花的企管顾问费,也显得微不足道? A:由于自由市场势力在过去的操弄,使执行长的收入高过他们应得的水平,必须订定法规予以制衡。 有些作家靠着探讨自己的著作建立起成功的职涯,因而成为企业大师,同样地,有许多高知名度的执行长也因为声名大噪而享有优渥收入。商学院和管理大师都为自己在管理市场上,画定一块独占而且获利丰厚的地盘,同样地,高知名度的执行长也这么做。他们为自己的专业领域成功营造出一种神秘感,根本没有事实根据可加以证明。自由市场并不是为了执行长的才华而存在,一家公司的执行长常常还是另一家公司的董事,握有选择下一任执行长的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