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创新机制创优环境提升放管服改革工作实效


  近年来,威海市编办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探索联系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新方法新路子,通过创新"三大机制",创优"两个环境",构建起一个运转协调、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格局,全面提升"放管服"改革工作实效,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一、创新监管工作机制,营造公平法治、便捷透明的市场环境
  坚持"职责法定、信用约束、协同监管、社会共治",对该管的事情采取三类"管"法做到管到位、管得巧、管得好。一是创新开发"双随机一公开"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智慧化"监管。市级所有行政执法主体和各区市市场监管局全部安装应用,在全省率先做到市县"全覆盖"。监管平台可以根据不同执法工作需要智能化精确筛选检查对象,具备大数据比对分析功能,检查结果可实现同步公开、全程留痕。省工商局近期将在我市召开现场会推广威海经验。二是创新构建社会信用监管机制,助推信用监管。在全省率先开发了以"一网三库"为核心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基本实现行政、司法和公共服务单位全覆盖;出台了《威海市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办法》,建立了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和"红黑名单"制度,威海市、荣成市同时入选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三是创新开展中介服务事项扩面清理、集中规范,探索联动监管。将清理整顿中介服务的范围扩大到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确认、行政给付及其他行政权力领域,推动了行政权力关联事项的联动规范;建成全市统一的"网上中介超市",引入168家中介服务机构供企业和群众自主选择。
  二、创新政务服务机制,促进政务环境提档升级
  以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服务为目标,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一是推进建设项目模块化审批流程再造和市场主体设立跟踪联办。将市区一体化联审联批、容缺预审、联合踏勘等配套机制与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相结合,用"一号、一图、一表"贯穿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实际用时比改革前压缩92.6%;推行市场主体设立后置许可事项跟踪联办,与"双告知"工作同步运行,为申请人提供两个以上后置许可事项的跟踪联办服务。二是推进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搭建政务服务云、公共服务云和企业服务云"三朵云",建立政府数据资源共享和开放目录清单;建设全市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和电子证照库,实现"一号申请""全程网办",93.9%的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可以实现"零跑腿"。在全国首创人社公共服务一体化信息便民工程,社保经办服务进入"秒时代";创新实施市民网、市民卡、智慧医疗等智慧便民项目,构建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互联网+政务+民生"政务服务体系。三是协同推进减权减证简化办事环节。2012年以来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压减55.2%,累计将132项行政许可事项下放到县级实施,90%的投资核准事项可直接在县级办理;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扎实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取消调整了19个部门的59项证明和盖章类材料。
  三、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构建精简高效的体制格局
  以转职能提效能为目标,着力推进直接面向基层群众和企业的"窗口"部门改革。一是理顺重点领域行政管理体制。全面落实执法重心下移、减少执法层级、优化执法力量配置等改革任务,出台了《关于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整合工商、质监、食药监的监管职能,在市属三个国家级开发区设立市场监督管理局,组建稽查大队,实现"一个窗口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二是探索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在住建、商务等领域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围绕激发重点领域生机活力,组织开展交通、农业、文化等领域专题调研,拟定了职责整合、部门综合、作用化合的工作思路,为后续改革做好充分准备。三是稳步推进法人治理結构建设试点。在全市20家公立医院开展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赋予公立医院管理运营自主权。创新编制管理方式,对公立医院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威海市被国务院表彰为2016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试点城市。□E:CWK
  关键词:三大机制 两个环境 放管服
网站目录投稿:翠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