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长三角协同创新的科创大走廊


  最近一段时间,走一走G60,会发现一个微小的变化——就是沪嘉杭段的户外高架广告再次活跃起来,不仅活跃起来,内容也有了不少变化:单个企业的广告少了,各类园区、特别是各种科创园区的广告多了。
  高架广告作为一个独特信号,正折射出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对各种科创资源的翘首盼望和待发之势。
  众所周知,上海和杭州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两大重要城市,如何优势互补,如何发挥协同效应,尤其是如何使这两大区域的创新优势集聚,产生新的动能,一直是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要课题。沪嘉杭G60科创走廊无疑是这一问题的切入点和落地点之一。
  在国际创新发展史上,以一条或多条高速公路作为重要连接轴建设创新走廊,是多城跨区域合作的一种重要模式。在美国,从硅谷到旧金山湾的101高速科创大走廊就是样板,这条高速沿线分布着众多全球领先的创新企业。
  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以G60沪杭高速公路为主轴,由"两核一区"构成,"两核"是上海和杭州,"一区"为嘉兴,是沪杭创新要素的重要配套区、链接区和承接区。
  借助科创走廊,可以打破上海、嘉兴、杭州等地的行政区划限制,使得人才、技术、资金、项目、政策等要素自由流动、自由组合,集聚更多增长势能。一年多来,沪嘉杭G60科创走廊日益引发关注。一个个项目正在落地,沪嘉杭的协同发展更为密切,更多的创新资源正被吸引而来。
  松江:破題供给侧改革,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聚焦沪杭,上海的松江区是这条科创大走廊的热切推动者,并把它作为松江区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G60科创走廊从规划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松江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也是各项改革举措的现实出发点",2016年5月,松江区委区政府从顶层设计出发,推出了《关于加快建设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的意见》,明确科创是松江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从顶层设计出发,打破地缘经济和行政区划的制约,沿G60两侧重新规划布局"一廊九区",让科创元素按市场规律自由流动。
  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东起临港松江科技城,西至西部科技园区,北沿沪松公路、泗陈公路、嘉松公路、辰花公路一线,南至申嘉湖高速一线,形成产城融合的科创走廊。40公里沿线,集中了松江区90%的工业产值,占全上海的9.7%,集聚了17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是松江产业及城市发展所依托的主要空间和创新要素资源。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一系列重大项目已经落户松江,引人注目:
  2017年6月29日海尔集团宣布,其在山东青岛以外的首个区域总部落地松江,投资100亿元以上,打造一个区域总部、六个功能板块,把"产城创"发展模式根植于松江。
  科大智能项目总投资11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智能机器人研发中心、研究院、孵化器、智能机器人展示馆、生活配套和制造中心等功能组成。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将在松江设立一个"5G科创谷",服务于5G通信产业,未来形成一个年税收5亿元、年收入50亿元的产业规模。
  总投资200亿元的正泰启迪智电港也落户松江,致力于打造G60科创走廊"一廊九区"新引擎,成为上海创新生态示范引领新名片。
  一批批先进制造业重大新设备、新产品孕育而生。正泰集团国内首台套国产化光伏生产设备投产,超硅半导体300毫米集成电路用晶体生长系统下线;豪威半导体全球首条12英寸硅基液晶显示芯片封测生产建成,中国第一台小型便携式质谱仪在启迪科技园诞生。
  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落地,得益于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启动以来松江区营商环境的日臻完善,资源要素的集聚以及更为合理的配置。
  一方面,松江主动淘汰落后产能。抓实"加(产业转型升级)减(198区域成片减量)乘(创新驱动发展)除(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四则运算",促进土地、人才等优质要素优先向先进制造业项目供给,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2016年以来淘汰劣势及污染企业3127家,建设用地减量立项和验收1.5万亩,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指标2/3用于先进制造业发展,主动调整1000亩房产用地优先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
  另一方面,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实体经济和先进制造业新高地,松江以G60科创走廊为抓手,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智慧安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6+X"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驱动"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
  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已配套出台60条产业政策,并不断完善。2017年11月28日下午,松江区又召开G60科创走廊产融结合推进大会,发布《松江区关于金融支持G60科创走廊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这是根据松江"十三五"发展规划和G60科创走廊建设总体方案,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与科创产业的对接工作,加快基地+基金发展模式的探索和推广,推动包括保险、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券商、并购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融入和服务松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各项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重大项目的注意落地,松江区的高端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
  2017年1-10月,松江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6%,增幅位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8.4%,其中"6+X"产业集群产值增长16.4%,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全年合同外资达11.5亿美元,同比增长160%。工业固定资产总投资超过100亿元。2016—2017年,新增市场主体约4.2万家,其中来自江浙沪的就有1.7万家,G60科创走廊聚集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嘉兴:释放科创走廊"链"式效应
  2017年3月29日,G60科创走廊建设要素对接大会在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举行,沪嘉杭三地形成共建共享的区域创新体系。2017年7月12日,松江、杭州、嘉兴三地签订《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创新大走廊的发展进一步落地。endprint
  一系列举措对于嘉兴发展无疑是极大提振。
  近年来嘉兴综合实力的提升,相比沪杭等周边大城市,有明显的发展空间、商务成本、风光旅游等比较优势。发挥这些优势,把握好长三角各大都市经济圈建设中深藏的互利共赢机会,承接好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金融、贸易、航运、经济中心潜藏的巨大辐射带动效应,对于嘉兴未来的发展意义非凡。
  可以说,在这条科创大走廊上,嘉兴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就是研究G60科创走廊的产业链的创新。
  嘉兴作为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的重要配套区、链接区和承接区,连沪通杭,正逐步推进与沪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沪嘉杭重大合作平台建设,促进浙沪要素资源流动,释放"链"上优势。
  G60科创走廊嘉兴段规划"一廊九城九区"的空间布局——依托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平湖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嘉兴科技城、秀洲国家高新区、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海盐科技城、杭州湾新经济园、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海宁鹃湖国际科技城9个创新平台,打造全域孵化之城。
  依托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区、秀洲经济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海盐经济开发区、乍浦经济开发区、桐乡经济开发区、海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嘉兴要突出特色产业集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通过科创走廊建设,嘉兴和上海、杭州可实现全面的平台接轨,着力打造"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生态链;项目接轨,互补性优势更好地促进企业成长;人才接轨、让更多科创人才自由流动,降低流动成本;资本接轨,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
  随着科创走廊效应的逐步显现,嘉兴信息显示快速增长势头。2017年1至11月,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已经突破1000亿元,互联网项目投资超100亿元,全市有3家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年产值超100亿元,VR/AR、柔性电子、机器人制造等高端业态方兴未艾。除了产业的大发展,嘉兴的互联网应用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嘉兴企业"两化"融合指数达79.71,位居浙江省第三。同时新模式不断涌现:如以美衫联、帘到家为代表的块状经济优势平台,以鼎美、雅莹为代表的新型商业模式,以福莱特玻璃、金元亚麻为代表的机联网等。
  杭州:创新创业新一极
  而對于杭州而言,嘉杭G60科创走廊的建设也有助于加速杭州全面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打造创新要素密集、功能错位发展、产业梯度布局的全面创新发展格局,推进杭州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及引才引智。
  在杭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的步伐在不断向前。涵盖浙江大学、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阿里巴巴等众多创新载体的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正如火如荼。"十三五",城西科创大走廊将致力发挥知名校企的主引擎作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人才科技创新支撑,彰显杭州在信息经济方面的先发优势、全球影响和巨大潜力,努力将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成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创新共同体。自2016年启动,预计通过5年左右时间,集聚30万创新创业人才、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1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努力使之成为杭州科创人才集聚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的杭州主平台,努力建成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
  与此同时,杭州还在打造城东智造大走廊,这里,坐落着士兰集成、立昂东芯等大批信息技术企业,汇聚了西子航空、长安福特、新松机器人等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企业,聚集了长三角研究院生物中心、石墨烯产业化应用工程创新中心等高端科研平台。城东智造大走廊将致力于打造"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的核心区。
  杭州必将集聚更多的创新创业新资源,与上海的科创资源形成更好的共生、协同之势,而借助G60科创走廊的"链"式效应,这些科创资源将释放更多动能,有力支撑长三角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创新发展。
网站目录投稿: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