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徐大维 来源 | 公众号|良大师(ID:liang_da_shi) 关于"蓝海战略"你应该经常听说。 那些竞争激烈的市场,众人拼杀,鲜血染红了的海面,被称为"红海"。 而那些鲜有人争夺的领域,海水还是那么的湛蓝,所以被称为"蓝海"。 "蓝海战略"一经提出,立马风靡全球。 大家都开始拼命寻找无人地带,想要一鸣惊人。 然而,那些所谓的"蓝海",到最后多半变成了"死海"。 良叔曾和几个做风投的朋友搞一些项目。 发现年轻的创业者最喜欢拿"蓝海"说事,而且他们确实也能挖掘出空白地带。 但是,最终的结果往往失败。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年轻人准备做高尔夫领域的事。 他想开发一款软件,可以实现球场定位,挥杆动作纠正,记杆数等功能。 我和那几个风投朋友,都属于高尔夫重度发烧友,感觉这些功能确实可以满足用户的痛点。 而且,市场上并没有什么此类产品,所以便投了这个项目。 你看,这个项目就是所谓的"蓝海"。 但结果却不怎么好,收益与预估严重不符。 我们复盘后发现,虽然根据官方统计,中国高尔夫球爱好者有500万人,但真正需要这种软件的骨灰级玩家则少之又少,估计不超过5万人。 而且,愿意付费的,更少的可怜。 所以,就算产品做的再好,市场没那么大,一切都是白搭。 我是说寻找蓝海有错吗? 当然不是,"垂直"、"聚焦"永远是创业的主旋律。 但凡事讲辩证,你去一个人迹罕至的海湾游泳,下水前最好想一想,为什么没有人来这里。 而人们愿意拥挤于同一片海域,至少可以证明这块是安全的。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创业,也适用于个人成长。 一位大学毕业不久的读者,现在有两个择业机会,一个是移动软件开发;一个是展会策划。 他来征求良叔的建议,并说自己倾向于后者。 因为移动软件开发从业者太多了,这个行业已被做烂了。 而展会策划似乎更小众一点,能学到不少门槛很高的软技能,更能建立竞争壁垒。 他这么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他忽略了一点,竞争是相对的。 正因为市场大,有丰厚的利润,竞争者才多。 移动软件开发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展会策划领域太冷门,就算分羹的人少,怎奈羹更少。 况且,越小众的技能越难迁移。 正如一个定制机器上的零件,拿下后,将不再适用于其他机器。 李安曾指导过一部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奥斯卡上拿了大奖。 然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情: 为这部电影服务的电影特效制作公司R&H,债台高筑破产了。 李安曾写了一封公开信,表示对《少年派》特效团队专业的折服。 他说,为了让海浪更逼真,为了让男主角抚摸老虎指缝露出的毛更自然,特效团队用了各种不可思议的细节处理。 并称这个团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艺特效团队"。 然而,令人唏嘘的是,R&H公司破产后,特效团队的人员都无法找到工作。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太专业,且太聚焦了,他们对"文艺特效"的专长限制了自己。 试想只有拍摄《少年派》类的影片,才会用到他们。但是,现在有多少导演愿意去拍文艺片? 这其中又有多少导演,愿意在文艺片中启用如此牛逼的特效? 所以,太过精细分工的技能,也许很专业很牛逼,不可替代,但却会失去可迁移性。 你看, 古话说过犹不及,凡事皆是如此啊。 好了,关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想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