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常看一些历史资料的时候,一般都会发现有两个纪年法。一个是公元纪年法,一个是某某皇帝在位时的年号。 本来换个皇帝改个时间,有时候一个皇帝还要换好几个年号,就已经够难算了,而除了在位皇帝的年号外,我国千年来还有一个一直使用的传统历法,那是农历,也就是很多人口中所说的阴历。这种阴历并不是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相结合的历法。光是解释这个名词概念就很麻烦了,更别提阴历的算法,又是采用了天干地支,还分平年闰年,听起来就很头大。 虽然如今我们一般都是用的公元纪年跟农历相结合的方法,但农历的使用方法更多的是用来判定我国传统节日或者节气,日常生活中还是公元纪年更为方便。我们如今的确更习惯使用公元纪年,不过对于公元的算法是如何来的,很多人并不清楚,只知道这是西方传来的一种历法。 这个历法跟我们比较熟悉的凯撒大帝还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成就比较大的皇帝在打下了大片地盘后,就会开始喜欢在文化方面做文章,凯撒大帝也是如此。因此他重新修订了历法,用自己的名字中的一段命名,称为儒略历,在公元前45年正式颁布。 跟中国不同,西方的历史发展一直离不开宗教的影子,某些时候教皇的权利甚至比大国的皇帝更大。说起欧洲教会就不得不提基督教,这公元纪年恰恰就与基督教有关。在公元525年的时候,一个叫做狄奥尼西的基督教信徒,他为了推算7年后耶稣"复活节"的日期,就提议以耶稣诞生的那年作为公元元年,重新制定历法。 这个提议被当时一手遮天的教会大力支持,从此在教会中开始流行。而公元历法又称格列高利历,指定的方法正是在儒略历上加以改进的。但为什么又叫做格列高利历呢?那是因为在公元1582年,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正式颁行了这一历法,从此西方统统习惯性采用公元纪年。 1912年,清末帝溥仪退位,中国封建王朝正式结束。为了证明从此后中国将迈入新的天地,当时的民国政府决定正式采用西方的公元纪年,取代原本的农历。从此后我国的纪年方法,开始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