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小桥 线上买课,正在成为后疫情时代下的国人新生活方式之一。 北京从事编剧的薛漫白,在感受到影视寒冬的冰冷后,通过网上在线职业课堂,开始学习电影后期制作辅导课程。 一千公里之外的南京,在一家民营企业工作的王影川多次跳槽未果之后,在网上报了一份造价师的课程。 多掌握一门本领,无论是对眼下还是未来,都太重要了。薛漫白说。而在东北,伴随着劳动力人口的流出,当地产业经济正期待更多的具备职业技能的王影川和薛漫白们。 2020年初,一场疫情改变了一切。它在带来的是一种全民性的价值焦虑,也改变着职业教育线下原有的生产率边界。 正如互联网自诞生以来,就不断以新结构为人类社会支起新边界一样,在线教育领域,为时代配出更多化解焦虑的解药,看上去已经日渐成熟。小镇青年"爱上"网课 《青年周刊》评出的2020年"十大热词"中,"网课"毫无悬念地出现在其中——疫情对在线教育行业产生了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奇特推动。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上网课"不仅进入了孩子们的日常语言,还成为了千千万"打工人"的心头好。 中国最大的在线终身教育平台腾讯课堂,他们的数据显示,去年平台访问用户超过1.9亿,比去年多了将近三倍,而这其中,有超过9000万的用户登陆后主动找课,超过 8600万的用户,打开电脑,戴着耳机上起了网课——这个数字比去年增长了437%。 这一串令产品经理和市场开发者兴奋的数字背后,事实上是中国教育"平权"背景下的一个小趋势——互联网带来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但过去,我们的线上教育的目光往往集中在精英教育(比如大学)、学科教育(中小学辅导),或者像TED演讲之类的这种全民素质提升式的免费学堂。 提升"打工人"的技能的职业教育却被市场所忽视——搅动这一变化的,是疫情下就业经济的严峻以及年轻人抵抗"内卷"的心态。 《贫穷的本质》一书在谈论教育的陷阱时,就认为,很多穷人的孩子辍学并不都是因为没有钱念书,而是因为穷人面对的教育出路更窄,所以他们更愿意让孩子忘掉学校去打工补贴家用。 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线职业教育,正在把那些深陷教育贫困陷阱的人拉出泥淖。 数据似乎也印证了这样的判断,除了一二线城市的"打工人"买起了网课,下沉市场的小镇青年在去年,几乎贡献了职业考证课程的一半订单。 巧合的是,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电商运营和直播培训等课程,这折射出的是中国的电子商务向下沉市场进一步发力。 互联网拉平地域消费差异的同时,也拉平了教育资源。知识经济时代,一个新型的互动关系正在形成。"投资不过山海关"?原因可能和这个也有关 线上教育让培训摆脱了地域空间的限制和束缚,但如果盘点在线教育机构的所在地,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番和中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图谱。 不久前发布的《腾讯课堂2021中国职业技能在线培训迁移大数据报告》,以大数据的形式呈现2019-2020年度在线职业教育供需方向,也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区域特点。 比如技能人才总量达1330万人的技工大省广东,就领跑在线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数量居全国第一。 国内最早发展数字经济的城市之一北京,则是产业互联网相关新职业在线培训机构,增速最快的省市,你可以在线上找到北京的很多前沿的"云计算"技术培训机构。北京,正在为产业互联网加速赛跑。 四川的游戏设计类在线培训机构数量排全国第二,仅次广东。高增速的背后,得益于四川意欲将成都建设为"电竞文化之都"的决心。 在线培训机构的数据,体现了一定的人才供给地域特征,在产业发展的红利期,培训机构与产业发展之间相互促进,培养出的职业人才将形成聚拢效应,最终推动当地产业和培训机构的双向发展。 我们也看到,东三省在线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数量和增速,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方面说明当地产业经济依然处在转型期,另一方面也说明机构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生意场上,很多人说"投资不过山海关",背后很大程度上和当地产业基础的退步有很大关系,而这其中,人的职业能力是重要的要素。 行业人士的判断也印证了报告。"人才红利将接棒人口红利,成为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增长转轨的重要推动力。"就在这个月的25日,2021腾讯课堂机构大会上,腾讯教育副总裁、腾讯在线教育部总经理陈书俊直言:在线职业技能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 从生产力和发展的角度来说,教育永远是最好的投资。教育给予当地的经济的产业赋能和人才培养是持续而长久的。 教育也是国家的根本。 在中国,时代之变下的经济发展之变,意味着作为微观经济细胞的每一个人,或许都需要一次或者多次职业教育来提升自己。 德国,公认的工业强国。而支撑德国工业数十年领先全世界的是其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简单来说,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让德国成为了世界制造业的标杆。 德国的职业教育除了建有相当完善的学校系统外,还建立了相当规模的企业训练系统。很多年轻人通过职业教育走上了专业化之路。 我们国家也意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中,就意在解决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供给不足、层次偏低、缺少个性化和延伸性服务的问题。 有了规划,还需要有落地执行的条件。而一个强大的、与教育相融合的互联网,无疑是破局之道。 在线职业教育的现代性在于,可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传递,加快知识传播的速度;便捷性在于,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根据学习者需要来安排学习计划,根据需要选择课程;更重要的是在线教育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在线职业教育的"立交桥"谁来建? 将"教育"放到"网"上,是教育行业的一大进步,但教育行业本身也急需用"网"来武装自己——这个"网",更明确地说,指的就是"数字化"。 课程"上网"并不难,难的是自己也"上网"。但要让那些规模大小不一的在线职业教育机构,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不容易。事实上,这几乎是要"从头到脚"改造那些卖网课的人,而他们或多或少都觉得自己是懂"网"的。 现在有人有办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师",腾讯课堂从 B 端开始,牵头高校、机构和企业等生态合作伙伴,先做培训内容的变革,进行版权拥有者的保护。 那如何让"生"认可腾讯课堂这一平台,腾讯的办法是借助腾讯自身数据库与技术优势,让在线课堂互动功能不断靠近线下模式,提高在线学习体验。 比如,腾讯课堂针对学习中不同的环节建立具体的评价标准,建立交付能力测评,完善了一系列用户保障计划。 但最重要的还是"课",即更贴近用户、更完善的教学产品。腾讯课堂聚合机构、院校,打通产业上下游生态链,生产要素通过互联互通得以重新组织分配,这保证了腾讯课堂上内容的不断更新迭代。目前,腾讯课堂上的课程总量近30万节,超过100个品类,其中40%课程为当年的新发课程。 这一系列组合拳带来的是,好的机构、高校资源被引入到这个行业里,借助腾讯课堂自身的流量,扩大招生,降低机构获客成本,同时也让这些优质的内容在行业里突出,形成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数字化"正向生态。 疫情期间,这一生态的赋能效应得以凸显。 51RGB,江西南昌的一家在线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入驻腾讯课堂之前,51RGB的课程内容都是靠老师凭感觉设计的,入驻后,腾讯课堂通过提供专业的后台数据统计工具,让培训机构根据退出率、到课率等各种数据来调整课程内容。 在去年,这家曾经并不起眼的机构,营收突破了1200万,比前年增长了三倍多。 成立于2006年的湖北老牌线下培训企业软帝集团,他们的增长更为迅猛,通过一年半时间的线上运营后,2019年营收是80万,2020年的营收突破1000万,翻了十倍还多。 截至目前,腾讯课堂累计服务学员超过4亿,每周有超千万的用户在腾讯课堂在线学习。 正如人类历史表明,疫情有时候反而会推动人类文化和科技进步与发展。线上职业教育的需求爆发,也在倒逼产业升级,促使企业进一步将线下业态向线上迁移。 腾讯课堂曾经有一个比喻,"给行业建立一个‘立交桥’,让赛道畅通起来,大家都跑起来"。这座立交桥连接起的是上下游的各个端口,实现学员、教育机构、院校、企业的无缝衔接,真正畅通无阻、高效地向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在线职业教育行业也要讲人、货、场 在线职业教育行业一样有"人、货、场"。 人:流量就像河流,河流中有流动的⻥,流量池就像⻥池,⻥在池中生⻓,并且会繁衍。 货:用互联网思维,帮助传统线下培训结构产生出层出不穷的新型产品体系。 场:场景大于空间,以前的场就是线下的分散、局限的场景,现在这个场从线下到线上,无处不在,又随手可得。 提升"人货场"的匹配效率,带来的是产业引擎机器的发动,整个行业的内生逻辑将被"数字化"改造。 在今年的2021 腾讯课堂机构大会上,腾讯教育副总裁、腾讯课堂总经理郑洁用的关键词是"高频升级"。腾讯课堂将在双端价值、人货场景、影响力、技术护航四大方面快速迭代,持续升级。 "课堂"正在越变越大,越变越丰盈。 比如用轻知识内容让用户产生学习兴趣,"种草"机构课程,最终实现的是腾讯课堂的使命所描述的,实现 "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 且 "终身求学而有获 "。 两千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认为应该"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愚",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教育",而在西方,先哲柏拉图也主张教育权利的"平等",但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教育一直是一种"奢侈品"。 如今,像腾讯课堂这样的在线教育平台的出现,"学习"即将进入"空气时代"——知识就像空气一样,伴随终身并能轻松获取。 人类文明创造了科技,科技又在改变人类。 复杂经济学的开创者布莱恩·阿瑟曾经提出大量深刻的洞见,对于新技术,他的认识是这是"实现人的目的的手段","在真实世界中,技术是高度可重构的,它们是流动的东西,永远不会静止,永远不会完结,永远不会完美"。 但人们总是会向着完美不断靠近。教育也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