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全长多少千米(黄河长度大约是多少千米) 6月19日下午,"畅游几字弯•感悟黄河魂"——全国主流媒体内蒙古行暨穿越G7大型采风活动一行40多人乘坐大巴从乌兰察布辉腾锡勒大草原,沿G7京新高速公路进入呼和浩特市辖区并于当日傍晚抵达此次活动的第二站——呼和浩特市清水河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意为"青色的城",这座青色的城是黄河几字弯里一颗璀璨的塞外明珠。要想追随黄河到达呼和浩特的流动脚步,晋蒙交界处的老牛湾是一个绝佳去处。 老牛湾位于山西省内蒙古交界处,以黄河为界,南依山西省偏关县,北靠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西邻鄂尔多斯高原的准格尔旗。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尽显无疑,挺拔的蛮汉山在这里形成险峻的黄河峡谷,蜿蜒于陡峭山崖上的明长城在这里与黄河交汇,老牛湾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湾"的美誉。 进入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构思巧妙的公园大门一开始就让人记住了老牛湾作为地质公园的特点。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不过老牛湾。来自民间的各种传说为老牛湾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6月20日上午,全国主流媒体内蒙古行暨穿越G7大型采风活动组成人员近距离接触老牛湾,坐船入水直面老牛湾大峡谷感受黄河太极湾的迷人魅力,大家纷纷为老牛湾鬼斧神工的壮美景观点赞,被黄河流经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域而形成的独特风景所折服。 2012年12月28日,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被批准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2014年1月9日,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顺利入选第七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单,取得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目前,约投资1亿多元建设了门景、栈道、大舞台、九曲黄河阵、非遗展示中心等服务设施和游乐场所。 链接: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七大景观 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大门以黄河文化与长城文化为主题,用抽象的手法,突出表现了黄河与长城交汇的壮美景观。大门上象征着长城的烽火台,长宽高均为11.2米,寓意内蒙古境内历代长城长度为11200公里,而与烽火台相连的曲线部分象征着黄河,它的跨度为109.28米,寓意黄河10928华里。曲线最高处9.9米,寓意天下黄河99道弯。 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是以流水侵蚀地貌、峡谷地貌、黄土地貌、地层剖面等地质遗迹以及水体景观为核心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公园内既有黄河古村落、明长城遗址等人文景观,又有黄河大峡谷、杨家川小峡谷等地质奇观。 太极湾 第一景——太极湾 黄河在晋陕蒙峡谷段总体流向为由北向南,流经4座塔村,陡然向东,转了一道极为奇特的大弯。形成一个接近270度的大回环,是整个黄河流域中弯曲程度最大的一个弯。从高处俯视形如太极,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太极湾"。 太极湾蕴含大量的美学元素:曲与直、高与低、陡与缓、满与缺、宽与窄、天与地、山与水、黄与绿、雄与秀、朴与奇、历史与现实、人文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 中国地矿院专家认为,太极湾十分值得研究,更有相当的开发利用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认为,"天下黄河第一湾"基本具备了申报世界自然风光遗产的条件。 岩壁栈道 第二景——杨家川小峡谷 杨家川河发源于山西省平鲁县,由若干支流交汇而成,全长105千米,由东向西流,在老牛湾处与黄河交汇。杨家川峡谷长约8千米,高30-70米,宽50-100米,发育在杨家川河所流经的寒武系凤山组和奥陶系治理组白云岩和灰岩中,在构造隆升的条件下,水流沿构造节理或断层下切的侵蚀作用,形成了既深又长的峡谷,其峡谷的发育走向与岩石节理的发育走向大致一致。在雨季的时候,峡谷里常形成大小不一的瀑布,崖上多处飞瀑悬挂,飞流直下,漫步于此,可见峡谷奇异幽深,曲径通幽,两岸岩壁高耸,树木苍翠,鸟声不断,加之点缀于树林中的古老居民,让游客既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敬佩当地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让人真正回归原始,回归自然。 峡谷中碎屑冲击物较多,在杨家川峡谷的最上端,两壁岩石比峡谷出口处的岩石成层性较差,多成块状,谷底发育类似河流阶地,阶地堆积物为各种碎石,堆积物底界离谷底约一米。它是峡谷下切过程中地壳抬升的证据。 第三景——黄河大峡谷 晋陕蒙大峡谷是中国最美的10大峡谷之一,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内的黄河大峡谷,为晋陕蒙大峡谷的北段,全长约10公里,河道曲折多变,两岸绝壁高耸,是晋陕蒙峡谷最险峻最令人惊叹的景观之一。这段峡谷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带,由于黄河水流的侵蚀作用,切割出规模宏大的峡谷。峡谷区域内山清、水秀、谷幽、气势磅礴,极富美学和观赏价值。 大塔 第四景——石坪广场 石坪广场约5000平方米,是由整块石坪构成,可以说是天下第一大石坪。湖南省张家界有一块类似的石坪大约4600平方米,而此处的石坪原本有7000平方米,因一期工程时不小心遭到人为破坏,后期保留下来的只有5000平方米,但也足以窥探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坪上纹路呈平行线,就像人工凿刻的一样。这块巨大的石灰石沉积岩形成于约5亿年前,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没有受到挤压变形的破坏,所以至今还保持着近乎水平的原始状态,可以说是大自然的杰作。 晋陕大峡谷 第五景——矿石栈道 矿石栈道,全长约3公里,分为矿石游步道、混凝土游步道、架空栈道和悬空栈道。 其中矿石游步道又包括:木纹石游步道、花岗岩游步道、白云石游步道、黄砂石游步道、石英石游步道、鹅卵石游步道和浮石游步道等。修建栈道所用的矿石全部产自当地。 因为清水河县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且具有种类多、品质高、储量大的特点,其中已发现和开采的矿石有石灰岩、白云岩、紫砂泥、大理石、铁矿石、云母等30多种,其中石灰岩储量极其丰富,遍布全县各地,已探明可直接开采利用的达21吨,预计全县总储量上百亿吨。白云岩储量大,易开采,全县预计储量达90亿吨以上,是生产金属镁的主要原料。 老牛湾村 第六景——老牛湾堡 老牛湾堡,是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所建的一座屯兵的城堡,最多可屯兵200人,当地称之为"楼个旦"。老牛湾堡所处地形险峻,大有居高临下、威震千里之势,因此,在明代就已经成为军事要塞,直到清代还一直在这里安营扎寨,驻扎兵马。 由于该堡北控黄河南接偏头,所以是黄河河防长城的第一堡。如今的老牛湾堡已今非昔比,因为现在所能看到的一切只是山顶上遗留的一部分,山下精华部分已永远淹没在黄河水中了。先民在黄河石崖上就地取材,旋窑建村,都是大自然的"原装"布局。真可谓:石头村子石头房,石头院落石头墙。 窑洞民居 第七景——明长城 清水河段的明长城于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水河境内的明长城遗址,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中段,全长约150公里。原国家文物局高级工程师、长城保护专家罗哲文先生和国家高级建筑师郑孝燮先生发表在《人民日报》的文章中这样评价明长城:"清水河境内的明代长城遗址,无论从建筑结构到壮美程度,都可与八达岭长城相媲美"。 清水河县境内不少村子的村名,就与长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像九墩、八墩、五眼井、单台子等等,这些名称的来历都是因为附近的长城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特征,才留下这样的名字。当时"走西口"的一些人,也是沿着这段长城的各个关口从山西省来到了塞外,而且这里还是当时我国和蒙古国开关互市的交易场所,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