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之乱(朱棣为什么不杀宁王)(一百)宁王之乱 按官僚集团的说法,明武宗已荒唐到了邪恶变态的境界。 早年,明武宗重用刘瑾,任由刘瑾胡作非为;后来,明武宗沉溺于豹房之中,没事就是在豹房中奢侈淫乐;有事就是出去强抢民女;塞北抢完了,还想到江南去抢。 这种皇帝,是不是应该换掉呢? 这种皇帝,是不是应该整死他呢? 这个问题,想一想,也会让人感觉,这就是标准的大逆不道啊。因为,根本不用上纲上线,这也是想造反啊! 但是,在当时,有多少心中曾有过这种念头呢?没有人知道! 但是,有一个事实,非常值得玩味,那就是扑灭宁王之乱后,王守仁进入宁王府,直接就把宁王府的档案毁之殆尽了。 王守仁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显然是因为与宁王有瓜葛的人,实在太多了,如果把相关档案留下来,大明帝国随时有可能再度发生大地震。 类似的操作,绝不是什么新鲜事。 刘秀打败王郎后,也是这样处理的;曹操打败袁绍后,也是这样处理的;萧宝卷打败萧宝玄后,也是这样处理的。 他们之所以如此处理,无非是因为,当时参与反对他们的人,实在太多了,如果这些档案都留下来,肯定会让太多的人,都因此睡不着觉的。 太多的人睡不着觉,永远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他们难免会铤而走险的。 销毁与此的档案,就等于对外宣称,此事到此打住,过往不纠了,大家以后安心继续工作了。 总而言之,只要是人,就有犯错的可能性;犯错并不可怕,错了,能改就是好同志! 刘秀、萧宝卷、曹操这样处理时,做出相关决定的是他们本人。 而打败宁王后,明武宗并没有下达类似的指示,王守仁就替明武宗做出了这种选择。 王守仁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让王守仁去说,自然是为了帝国的稳定。 问题是,让明武宗的亲信说,显然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有没有这种可能性?那就是王守仁一直和宁王,有着不清不白的关系,只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决定跳离贼船,所以抢在明武宗到达之前,销毁了与自己有关的罪证? 但是,王守仁也毫不客气的告诉明武宗的亲信,宁王每年都会把大批的礼物送到京城,具体送了谁,档案中都有记录。 更主要的是,谁帮了宁王,也不会当活雷锋,更不会做了好事不留名。所以,他们帮宁王做事后,通常都会写书信向宁王表功的。 对方一听王守仁这种话,当时就不敢穷追猛打了。因为,宁王势力如日中天之际,他们作为皇帝的亲信,肯定也没少收宁王的礼物;也没少为宁王开各种绿灯。 关键是,如果宁王府的档案完整的保留下来,肯定能找到相关的证据。 更可怕的还在于,王守仁敢这样说,未必不会留一手。我的意思是说,他也许会适当保留一些黑账,尤其是当他感觉,有人想借此对他穷追猛打的时候。 换而言之,你对王守仁难得糊涂,宁王府手中的黑账,肯定就会彻底消失;否则,你自己是婊子,却苛责王守仁不清白,王守仁难免会把一些,与你相关的黑账扔出来,到时,你还怎么装清纯呢? 在没有充足的史料背景下,我竟然说,当时有很多官员,都倾向于支持宁王抢班夺权,在许多人看来,这就是在抹黑官僚集团,更是在发明历史。 其实呢,我还是一惯的观点,如果我们认为一个统治者能代表国家人民的利益,有人试图抢班夺权,自然是不应该的;有人参与类似的行为,自然也是不应该的。 问题是,我们认为一个统治者,邪恶变态、脑残弱智,随心所欲的损害国家人民的利益,有人试图抢班夺权,有什么不应该的?有人参与类似的行为,有什么不应该的。 从这层意义上,官僚集团把明武宗黑成了狗,未尝不是给某些人抢班夺权,制造舆论工具。 因为宁王公开叛乱了;关键是,他还迅速的失败了。 所以,有机会发言的人,自然都会和宁王划清界限。 总而言之,我早就看出来,宁王居心叵测;再总而言之,我早就和宁王划清界限;再总而言之,我虽然和宁王走的很近,其实就是为更方便阻止他的阴谋。 但是,宁王势力如日中天之际,和宁王哥俩好的人实在太多了;一直盛赞宁王的人也太多了。 这就好像,林帅后来公开叛乱了,关键是,还迅速失败了。所以,有机会发言的人,自然都会和他划清界限,更会说我早就发现他是一个奸臣..............。 问题是,在林帅势力如日中天之际,和林帅哥俩好的人,实在太多了;一直盛赞林帅的人也实在太多了。 毕竟,林帅一直是二号人物,而且功勋卓著。 明武宗一直没有孩子,虽然说,当时的明武宗只有30岁,谁也不敢说,他以后肯定不会有孩子。 问题是,明武宗不到二十岁,就已成亲了,而且还拥有很多女人。经过十多年多的耕耘,一直没有孩子,大概率上,应该是不会孩子了。 以后,应该让谁继承皇位呢? 宁王抓住这个机会,一直试图让自己儿子,取得皇位继承权。 而且,明武宗对这种事的态度,也一直比较暧昧。换而言之,明武宗没有明确表示,要过继宁王的儿子,但是,对于宁王的各种试探,明武宗也从来没有公开表示拒绝。 虽然说,从血缘上,宁王的枝系比较远,但是,当时的宁王,显然是最尊贵的亲王之一;而且也有着极高的声誉。 因为类似的原因,看到宁王一系,试图窥视皇权,很多人都表示有意无意的支持。 最简单而言,李东阳与宁王的关系一直非常暧昧。 李东阳有多牛,我们只要知道一件事就可以知道了。刘瑾权势薰天的时候,见到所有的官员都是一脸牛X样,独独对李东阳十分礼遇。 虽然说,这绝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李东阳的江湖地位。要知道,李东阳一直是官僚集团的代表人物,绝不是什么所谓的阉党。 而李东阳呢,与宁王的关系,一直比较暧昧,所以宁王倒台后,李东阳也跟着沾光了。 至于钱宁,与宁王的关系,就不是简单的暧昧可以形容了。因为,宁王倒台后,钱宁是以重要的参与者身份,被拘捕、抄家的。 钱宁,同样不是普通人。因为钱宁一度是锦衣卫的老大;他与江彬就是明武宗的哼哈二将。 而陆完,与宁王的关系,同样也不是简单的暧昧可以形容。因为,宁王倒台后,陆完也是以重要的参与者身份,被拘捕、判处死刑的。 陆完,也不是普通人。他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 至于,宫中的太监,与宁王关系密切的人,就更多了。 甚至剿灭宁王之乱的王守仁,一度也有流言说,他与宁王的关系,也是不清不白的,只是在最关键时刻,跳离了贼船。 所以,王守仁拥有扑灭宁王之乱的大功,却一直受到各种猜忌、调查。 这都是当时的知名人士,不知名的人士就更多了。 更主要的是,宁王宣布造反时,当地的行政、军事、监察主管,都积极响应。于是,宁王举起叛乱大旗后,很快就控制了南昌城;并且很快聚集起十万大军,一路向南京杀了过去。 武宗的形象,在朝野已被黑成狗了。 而宁王的支持者,却是越来越多。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假以时日,宁王突然抢班夺权,谁敢说一定不会成功呢? 正德14年3月,明武宗决定南巡。 官僚集团前仆后继的劝谏明武宗。 然后呢,6月15日,宁王就造反了。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宁王会在这个时候,选择了造反呢? 最符合情理的猜测,显然是明武宗南巡,本身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换而言之,宁王抢班夺权的阴谋,已呈风雨欲来之势,所以明武宗就和宁王摊牌了。 在这种背景下,官僚集团自然有些疯狂了,因为和宁王不清不白的人,实在太多了。 宁王盖棺定论是乱臣贼子;更主要的是,宁王还彻底失败了。 所以,有机会说话的人,自然都会表示,自己和宁王毫无关系;甚至还会说,自己早就发现宁王居心叵测,并且提醒皇帝注意宁王了。 其实呢,当时的宁王,是最受亲信、最受重用的亲王,可以说没有之一。而且,支持宁王的人,当时已非常多了;从宫廷到朝堂;从政府到江湖,都有很多举足轻重的人物。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明武宗抢先一步摊牌,彻底打破了宁王抢班夺权的计划。 因为,此时的宁王,显然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问题是,明武宗已和他摊牌了! 宁王应该怎么办? 上策,那就是吃一锅夹生饭,放手和明武宗赌一把!胜了,就天下我有;败了,就失去一切。 问题是,时机并未成熟,突然冒险这样做,那就是九死一生的事。就算宁王敢赌,他的支持者,有多少人,敢陪他赌呢? 下策呢,那就是销毁所有证据,然后俯首任由明武宗处置。 这种选择,未免太窝囊了。因为宁王准备了这么久,而且野心勃勃,怎么会这样接受失败呢? 这样玩的好处,就是说一千道一万,宁王的反叛,也没有正式进行,而且大家都赶紧销毁、掩藏所有证据,这就会变成一桩糊涂案。 即使明武宗因此大开杀戒,宁王也不会因此身败名裂。 因为,明武宗就是一个荒唐、变态的皇帝,他打击伤害过的忠臣,多的去了。 现在,没有任何人所共见的具体证据,明武宗对宁王大开杀戒;而宁王面对死亡,不做任何反抗,人们自然会倾向于认为宁王是冤枉的。 问题是,宁王想来想去,还是决定了选择上策。 宁王选择了上策,他身后的支持者呢? 那些与宁王走得太近,没有机会洗清的人,自然也会想着冒险一搏。 而那些与宁王关系不远不近的人呢?则难免会想着跳离这条贼船,毕竟,明武宗突然摊牌对赌,宁王准备不够充分,失败的概率实在太大了。 现在,他们跳离宁王的贼船,然后趁中央政府没有真正行动之前,就扑灭宁王之乱,并且毁灭相关证据,应该有机会全身而退的。 毕竟,大部分人与宁王的关系,只是停留在比较友好、倾向于支持宁王的境界。 处于这种境界,在皇帝与宁王摊牌后,赶紧站回皇帝一边,而且拥有重大立功表现,应该是有机会过关的。 6月14日,宁王发动叛乱。 7月26日,王守仁就领衔当地的军政力量,扑灭了宁王之乱。 而明武宗是什么时候,从北京城出发的呢?8月22日! 既然宁王之乱已被扑灭了,明武宗为什么还要继续南巡呢? 据那些,把明武宗黑成狗的史料,自然是明武宗好容易逮住机会到江南奢侈淫乐,自然不愿意放弃。 其实,更符合情理的、更符合真相的原因,显然是宁王之乱的水太深了,明武宗必须得通过一次南巡,彻底消除他的影响。 但是很不幸,在南巡结束,北返的途中,明武宗突然落水了,然后,伤势就越来越严重........。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明武宗南巡 明武宗之死 举报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