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最早由谁引入中原(胡服最早从哪个朝代引入中原) 少年天子 远见卓识 赵雍(约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即赵武灵王,赵国人,姓赵,名雍,赵肃侯之子,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政治家、改革家。生于赵国首都邯郸。赵肃侯二十四年(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魏、楚、秦、燕、齐各派锐师万人来参加会葬。赵肃侯生前英雄一世,与魏、楚、秦、燕、齐等国连年恶战而不处下风,赵国俨然是北方的新霸主。魏惠王后期,赵肃侯听从苏秦之言,连续发动合纵攻势,打击魏国,使魏国的百年霸业再次受到严重削弱,不足以阻挡赵国的南进,为赵国向中原发展扫除了最强大的一个敌人。赵肃侯死后,魏惠王立即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会葬为名,各派精兵,趁赵国新君年幼之际,俟机图赵。 对于十五岁的少年赵武灵王来说,父亲的葬礼实在是凶险,搞不好赵国就会被五国联军灭掉。在赵肃侯的托孤重臣肥义的帮助下,赵武灵王决定采取针锋相对的强硬应对措施、抱着鱼死网破的态度,摆开决战的架势来迎接这些居心叵测的吊唁使者。赵武灵王传令让前来会葬的五国军队不得进入赵国边境,只许五国使者携带各国国君的吊唁之物入境,由赵国负责接待的大臣将他们直接送往邯郸(史称"五国会葬")。魏、秦、齐见赵国重兵待客,戒备森严,而且赵、韩、宋联盟已成,不得不打消了要占赵国便宜的念头。五国使者入赵后,见赵国精锐云集邯郸,战争一触即发,不敢有任何的差错,在与赵雍厚葬赵肃侯后,便匆匆离去。魏惠王发起的五国图赵的阴谋被赵雍挫败了。年少的赵雍初涉君位就经受住了如此严峻的考验。 雄才伟略 称霸天下 赵武灵王命令赵国全境戒严。代郡、太原郡、上党郡和邯郸的赵军一级戒备,准备随时战斗。联合韩国和宋国这两个位于秦、魏、楚、齐之间的国家,使赵、韩、宋三国形成品字型结构,将秦、魏、楚、齐四个国家置于两面受敌或者三面受敌的被动局面。又重赂越王无疆,使之攻楚,先把与赵国不搭界的楚国的注意力转移到它的老对手越国身上去。重赂楼烦王攻击燕国和中山国。燕国是五国中比较弱的一个,在楼烦的强力攻击下,燕易王比较紧张,十分担心赵国与楼烦夹击燕国。中山虽然不是一流的强国,但由于楔入赵国的版图内,经常受齐国的指使从背后攻击赵国的都城邯郸,对赵国的威胁比外部的强敌更大。中山在楼烦的攻击下,也无暇顾及对赵国的趁火打劫了。在去掉了燕、楚两个强敌后,魏、秦、齐集团对赵、韩、宋集团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赵武灵王即位时,赵国国力不强,受中原大国欺侮。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也不时骚扰,邻境较小的中山国也时常进犯。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302年)颁布命令,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得以强盛。赵雍率将士攻击匈奴,占领今内蒙古南部黄河两岸之地,建立云中、九原两郡,又在阴山筑赵长城以抵御胡人。前296年吞并中山国。前314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国都被齐国、中山国攻破,赵武灵王扶植燕昭王回国即位。 赵武灵王是赵国的第六位君主,他是一名卓越的军事家及政治家,他推行的胡服骑射也是为了作战方面的考虑。在赵武灵王之前,汉人的服饰在进行骑马作战时很是不便,后来赵武灵王在和胡人作战时发现了胡服的优势,若是在骑马时穿着胡服裤子就会减少汉人的长袍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赵武灵王的这一举措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赵国的作战实力,赵国的军事实力也由此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王城怀古 追根溯源 《山海经·十三州志》曰:汾水又南,与东、西温溪合。水出左右近溪,声流翼注,水上杂树交荫,云垂烟接。自是水流潭涨,波襄转泛。又南径一城东。凭墉积石,侧枕汾水,俗谓之代城。又南出二城间。其城角倚,翼枕汾流,世谓之侯莫干城。 《山海经》成书年代当在汉朝以前!至少也是战国时期。因为《山海经》这本书最早的版本是晋代的郭璞版本。虽然版本最早发现是晋代,但是对《山海经》这本书最早提及的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史记》中也记载:春秋时期晋北(今山西北边)有林胡、楼烦。林胡、楼烦是今静乐北部最古老的原始部族。记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出自《资治通鉴》。 《静乐县志》载"周赧王八年(前307年),赵武灵王破义渠,自代至阴山守楼烦,为都于此,曾练兵县南。今县南赵王城遗迹犹存。"这里的"代"即为今静乐。如今的天柱山西侧山脚下有一村名为赵王城,曾是春秋战国时赵王建都之地,山的西侧脊梁之下,是传说赵武灵王的点将台和练兵之处。其遗迹轮廓分明,绳纹瓦残片散漫山野俯拾可得,这里也曾出土过多种战汉文物。近年来有关专家对赵武灵王城址采集物、夯土层判断是一处战国时期延续到汉代的城址。 背倚岑山的战国代城与背倚天柱山的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城之间的地段正是《山海经》中提及的"又南出二城间,其城角倚,翼枕汾流,世谓之侯莫干城。""汾水又南,与东、西温溪合"。而东西温溪即现在静乐城南的"东西碾河"。"凭墉积石,侧枕汾水,俗谓之代城。"倚岑山而筑,一边是背倚岑山寺坡的古老积石,一边是濒临滔滔汾河的今静乐城,在战国末期是赵武灵王建都的"代城"。其真正都城在今河北邯郸。静乐县当时属于太原郡所管辖,北面有林胡、楼烦游牧民族袭扰,当时背倚岑山而筑的春秋时期的晋国汾阳邑即后来的"代城"亦即史书上所说的"代地"。 经过对晋国戎狄的长期吞并到春秋末年战国初年,山西境内大部分戎狄都已归并于晋与华夏民族融合,只有晋北一带还有一些,《史记·晋世家》记载"晋西北有林胡楼烦之戎。其中林胡活动在山西大同、朔州以北;楼烦分布于山西宁武、岢岚一带。"静乐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晋西北,北面有直通朔州、大同的通关大道,是北方胡人入驻中原的必经之路,太原郡署的屏藩要塞,自古为"晋北锁钥",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宁武、岢岚又与静乐山水相连。 四战之地 富国强兵 十九年春正月……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彊兵之救,是亡社稷,柰何?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吾欲胡服。"楼缓曰:"善。"群臣皆不欲。——《史记·赵世家》史书记载中,赵武灵王第一次提出要胡服骑射,是在赵武灵王十九年(即公元前307年)。此时赵武灵王正好在今静乐。当时赵国并没有完全吞并中山,只是将他包围起来了;正东面是齐国;东北方向是燕国和东胡;正北方向是楼烦,楼烦再往北是匈奴;西北是林胡;正西和西南是魏国;南面是韩和魏国的另一部分。 可以说当时战国的所有国家里面,以赵国的邻国和需要面对的胡族最多,是真正意义上的四战之地。在如此恶劣的政治地理环境下,赵国只有具备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能屹立不倒,因此,胡服骑射改良赵国军队,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已迫在眉睫。 《史记·赵世家》记载: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主父(即赵武灵王)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於西河而致其兵,颜师古注曰:致,谓引而至也,这也就是说赵固曾在代地招募胡兵,而赵武灵王也收编了一部分楼烦士兵。赵武灵王吸收胡兵入编,其军事意图也相当明显,那就是想要以胡制胡,扩大自己的骑兵队伍的同时,亦能提高骑兵的实际作战水平。最后,配备胡马。冷兵器时代,骑兵对于战马的要求很高,善跑和有耐力则是最基本的,但是在当时中原的马更像驴,和胡人养育的战马那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后来赵武灵王就把靠近胡人的代地和原阳作为训练骑兵的基地,也是因为这两地更靠近胡人,当然也更容易得到胡马,当然在后来赵国的骑兵中,胡马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后来代马就成为了北地所产的良马的称谓,正如曹植的诗,曰:仰彼朔风,用怀魏都,愿骋代马,倐忽北徂。 此外,根据《战国策·赵策》记载的赵武灵王和牛赞的对话得知,赵武灵王还把步兵改编为了骑兵,进行集中训练,后来牛赞不负武灵王所托,成为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骑兵将领。牛赞训练骑兵的"代地"即今静乐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所建都城"代城"所在地;"代马"就是指今静乐大地上的马,延续到汉唐静乐大地上更是"楼烦骏马甲天下","色别为群,望之如云锦"因汉唐时楼烦是今静乐所在之地,这在《山西通志》、《静乐县志》中都有记载。《史记·赵世家》记载,秦武王举鼎绝膑而死,在赵武灵王的干预下,从燕国迎回了公子嬴稷,即秦昭襄王。越国本来连楚攻齐,结果被齐国说动之后转而连齐攻楚,被楚国打得大败,越王身死,由于死前没能确立继承人,越王的儿子们纷纷自立,越国分崩离析。 五年前,同样是在赵武灵王的干预下,燕昭王被赵国护送回燕国即位,在燕昭王的励精图治下,燕国即将迎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而当时赵国在全力谋划兼并中山的土地,因此,赵武灵王与宋康王结成同盟,赵国利用宋国牵制赵国的重点防范的对象:魏国、韩国、齐国,以免被其破坏攻灭中山的战略规划。当然,宋国也想利用赵国牵制齐、魏,以便于兼并齐国和卫国之间的邻近土地。在这种互相壮声势的情况下,赵国掠夺了中山很多领土,对其形成了战略包围,但尚无力完成致命一击。一直到赵武灵王当上主父(相当于太上皇)的第三年,才彻底吞并了中山。赵国虽然时刻准备打中山,但中山国并不是轻易就可攻灭的,因此对于除掉这个心腹之疾,只有继续加强军事实力,"胡服骑射"的国策由此而生。 车战,在中国古代商周时期曾经是两军战斗的主要战法,战车兵是军队的主力兵种,但经过春秋及战国初年的诸侯大规模混战,车战落后于时代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战车制作成本大,战车兵、战马培养成本更大,同时战车和马作战损耗很大,此外战车驾驶困难,只能在平原作战,还要受环境限制。而骑兵既有灵活性与战车兵比较成本相对要低,使得骑兵开始逐步取代战车兵。 尤其是和多个胡族接壤的赵国,在常年与各种胡族的作战中,对于骑兵的优点最为了解,战车兵在与骑兵作战中暴露出的问题,使得赵国迫切需要培养自己的骑兵,因为在冷兵器时代,对付骑兵的最好方式就是以骑对骑。而培养骑兵就不能穿宽幅大袖的衣服了,必须像胡人那样改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钩,穿皮靴,这样才能骑马作战。因此,军事的发展规律以及赵国自身的军事需求也促使了胡服骑射的推行。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意义。它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赵武灵王勇于变革的精神、善于变革的智慧,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胡服骑射 大展雄风 静乐水草丰美、植被茂盛,素产好马,这为驻扎于静乐天柱山之南赵武灵王城的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和人文物资(兵员、战马、粮草、打造兵器)储备,静乐自然也成为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试点之地。这从赵武灵王改革胡服骑射所采取的九项措施显而易见: 一是召骑射,即用优厚的待遇招募会骑马射箭的年轻男子充当骑兵。 二是在原阳建立骑兵集中训练基地,训练出了一支具有过硬骑射本领的骑兵部队。 三是收编胡兵,招募楼烦等胡人加入赵国的骑兵队伍,实行以胡制胡的政策。 四是用胡马,即用北方少数游牧民族的的马匹作为赵国骑兵的战马,这些马长的彪悍,善跑,机灵有耐力。 五是配备骑兵的武器为长弓和剑矛。骑兵在与敌人远距离时在马上弯弓射箭,短兵相接时就用剑和矛进行刺杀。 六是换掉帽子,赵王戴王冠,军官戴武冠,士兵戴爪牙帽子,用黑色凌绢制成,以防北方的风沙。 七是变履为靴,以便于骑马和涉草地。 八是改重甲为轻甲。把原来铜做的铠甲改为皮革,这样可以轻装上阵,以利于穿山涉险,驰骋疆场。 九是穿胡服,骑兵上穿夹衣,窄袖;下穿裤子,中间束带。贵族大臣则在腰间束带钩。 魏襄王十七年(公元前302年),邯郸命吏大夫迁奴于九原,又命将军大夫适子(嫡子)戍吏皆貂服——《竹书纪年》。赵武灵王在赵国的改革,以颁布胡服令彻底揭开了序幕,正如上述引用所述,在赵武灵王的要求下,赵国上下臣民包括赵武灵王和嫡子都穿起了胡服。对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不少人也有个误区,那就是认为就是简单的学习胡人穿衣,然后练习骑马仅此而已,其实并非如此,"胡服骑射"简单的四个字后面,所包含的改革内容有很多。 说到"胡服"。首先是帽子的变化。《淮南子·主术训》记载:赵武灵王贝带鸡而朝,赵国化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赵武灵王佩着贝带、戴着砫砮冠上朝,整个赵国人都被他同化,说的明白些,就是赵武灵王学着胡人用野鸡的羽毛进行装饰王冠,而后来被赵国人所效仿。此外,赵武灵王效仿胡人在王冠前垂两条貂尾,以示尊重。《汉书·舆服下》记载,胡广说曰:赵武灵王效胡服,以金珰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这种帽子特征在后来游牧民族中依然很盛行。其次是鞋子的变化。赵武灵王"胡服"之前,中原人的鞋子一般穿的都是"履",这种鞋子在平地走路很实用,但是骑马打仗则十分不适用,于是武灵王就仿照胡人的靴子,在赵国推行改履为靴。 正如《学斋占毕》记载曰:古时有履而无靴,故靴字不见于经,至武灵王作胡服,方变履为靴,起初赵武灵王推行的靴子是短靴,后来慢慢发展成为长靴,只是为了骑马打仗的方便。最后是士兵的上衣下衣的变化。赵武灵王推广胡服之前,士兵的穿着那都是全副武装,外面所穿的铠甲基本都是用铜或者铁打造的重铠甲,这在步兵的决斗中那是有优势的,但是面对胡人的骑兵,就成为了缓慢移动的"活靶子",而且穿那么重骑马也非常不方便。 此外,即使能骑马,马也很吃力,根本跑不快,别说穿过险要的地形和胡人短兵相接了,估计还没追上胡人,马已经累得疲惫不堪了。正如《战国策·赵策》记载赵武灵王所说:"今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险。"于是武灵王就把士兵的重甲改为了轻甲,而下衣也效仿胡人穿上了双腿分开的裤子。赵武灵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胡服,对于士兵来说,是为了适应骑马和打仗的需要,对于王族大臣来说,是为了革除旧的观念,以便让底层士兵更好地接受这种改革,毕竟自以为站在文明顶端的中原人,却向落后的胡人学习怎么穿衣,这显然是一种"离经叛道",不过庆幸地是,赵武灵王做到了。 说到"骑射"。首先是招骑射。牛赞在劝谏武灵王时曾说到"国有固籍,兵有常经",其实这样也说明了赵武灵王"骑射"之前赵国的兵制,那就是民众按照固定不变的兵籍,到了年纪就要去服兵役,军队按照地区进行编制,这也是当时中原征召战车兵和步兵的募兵方法。但是骑兵并不是战车兵和步兵,骑兵不仅要讲究马术好,而且马上的搏杀技术也很重要,这样一来,原来的那种兵制很显然难以组建一支像样的骑兵,所以武灵王提出了要"打破固籍",不分地区,招募会骑马射箭之人组建骑兵。 静乐良马 横行天下 静乐自古水草丰美、植被茂盛,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一代一代勤劳勇敢的先民纷至沓来。境内牛羊成群、万马奔腾。静乐及周边之地既有大量北方胡人来此定居,后来静乐村名叫"北胡庄"、"南胡庄"等,就是指胡人居住的村庄。又有楼烦、林胡等游牧民族经常袭扰。"跨马林胡百战开,迄今谁识武灵台;英风不逐东流水,壮士悲歌拂剑来。""荒台寂寂噪山雅,隔树孤村三两家。 试问当年征战处,农夫摇首话桑麻。"这是清代官员黄方琎漫步静乐南郊寻访赵武灵王胜迹,看到赵王台址巍然,拨草觅径,乃陟山巅,凭眺之间,吊古有怀,写下的两首怀古诗。由于年代久远只会摇首话桑麻的农夫,怎能知道这里曾是"跨马林胡百战开"的征战处呢。 因此,当时静乐及周边会骑马射箭的人自然很多,成为赵武灵王征集组建骑兵的主要兵源地和培养训练骑兵的重要基地;"北地产良马,名‘代马’"只因战国末期今静乐城是赵武灵王所建都城称为"代城",故时人称今静乐为"代地",所产的马叫"代马";静乐境内有打造兵器的历史记载和传说,地名有"造军村"即专门打造兵器的村庄;静乐皮毛资源丰富,帽铺作坊制作的毡帽、皮衣、嘎蹬(长筒毡靴);制作皮衣制品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静乐人又骁勇善战,勇武好斗、倔强豪爽不排外,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这些都是赵武灵王在静乐建代都,在城南修筑城堡,率先推行胡服骑射并向中原推广的主要原因。 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胡服"成为我国军队中最早的正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改进盔甲装备。胡服的推广不仅直接为赵国赢得了赫赫武功,而且对军队历史的发展演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创了我国古代骑兵史上的新纪元,从此我国军事史中除车兵、步兵和舟兵外,出现了骑兵这一新的兵种。同时,改进了军队的服饰装备,既便利了作战也便利了生产劳动。 从军尚武 报效国家 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是一场顺应时代要求的进步的改革。他眼光远大,思想敏锐,勇于迎接挑战和勇于学习的精神,对于一位早期的封建君主来说尤其难能可贵;他推行胡服骑射,大胆学习敌人的长处,发展壮大自己,继而有效地打击敌人,夺取最后胜利的战略思想比近代思想家魏源提出的"师夷技之长以制夷"早了2100多年。1903年,梁启超发表《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评价说:"七雄中实行军国主义者,惟秦与赵。……商鞅者,秦之俾斯麦;而武灵王者,赵之大彼得也。"他甚至把这位堪比俄国彼得大帝的赵武灵王盛赞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 赵武灵王是继秦国商鞅之后的又一杰出的改革家,但他在许多方面,尤其在思想方面远远高于商鞅。他的胡服骑射改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我们静乐县正是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策源地,他勇于改革创新的军事思想中必然也蕴含有古老的静乐精神、静乐智慧。 "英风不逐东流水,壮士悲歌拂剑来"。千百年来,静乐一代一代仁人志士传承先祖基因,继承先祖遗愿,在这片神奇的大地之上练兵习武,从军报国,从闪烁着古老的静乐精神、静乐智慧的悲壮歌声中义无反顾地走向驱逐敌寇,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漫漫征途。他们的这种精神、智慧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赴水东流,必然也会伴随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伟大思想光芒而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