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与玛格丽特 电影(大师与玛格丽特 豆瓣)原创黛帕说2019-11-12 15:23文/黛帕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代表诗人罗·勃朗宁说:爱情、希望、恐惧和信仰构成了人性,它们是人性的标志和特征。 如果说这句话给"人性"下了定义,那么《大师与玛格丽特》则以更丰富的角度给"人性"做了阐述。01命运多舛的文学大师 我第一次看《大师与玛格丽特》的时候,很难相信这是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因为它完全脱离了俄罗斯文学的啰嗦。并且自成一格,开创了几十年后才泛滥于美洲大陆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怪不得我国作家余华都曾赞叹到:"我原以为苏联文学到这两位已经见底了,想不到还有一位真正伟大的作家——布尔加科夫,他是索尔仁尼琴和帕斯捷尔纳克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白银时代著名作家扎米亚京曾称赞说:布尔加科夫的名字可以当之无愧地跻身布宁、罗曼·罗兰、法朗、加西亚·马尔克斯等现实主义创新大师之列。 年轻时的布尔加科夫 这位让世界文坛都拍手称赞的作家,却是个命运多舛的可怜人。上世纪二十年代,苏联文坛"拉普"当道,以致一批作家受到排斥和批判,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作品禁刊禁演,甚至连手稿也被当局抄没。 布尔加科夫就是其中之一,他生前作品被轰击、批判,舞台作品也被禁演;人生不自由,在抑郁难当的时候,想去国外旅游散心,都被当局驳回;这并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生存。当时他住行无依,衣食无着。小说里有一段大师在地下室的描写,完全可以说是布尔加科夫的真实生活。 "在5月雷雨季,雨水哗哗流过模糊的小窗,冲进门槛下的空隙里,简直就要淹没这最后的栖所,恋人们便生起火炉,烤土豆为食,土豆冒着热气,皮烤焦了,弄的手指乌黑。" 据他自己统计,他曾受到过近三百篇报刊文章的攻击和漫骂。在这攻击和谩骂中,他将费时两年写到第十五章的《大师和玛格丽特》的手稿付之一炬。 《大师和玛格丽特》被称为布尔加科夫艺术创作的巅峰之作。因为他是用血与泪写就的,他用经过时代洗礼的切肤之痛,受过时人谩骂的刺心之感,带着被无知者践踏的枯手,拿着饱含辛酸的笔,蘸着苦痛之至的墨,写就了这一宏伟壮阔的作品。 他用游走于现实、魔幻、历史三重空间的沃兰德之眼,投射这世间的一切荒谬,用奇幻诡丽的景观来伸张正义,鞭挞腐恶,歌颂真爱。 初读你会觉得,这是一本情节衔接流畅,节奏张弛有度,描写精准老辣,故事感很强,能够酣畅淋漓读完的小说。 读第二遍的时候,你会思考作者的隐喻,读第三遍时,你才能理解书中的智慧。这是一本每读一次,都会有新发现的书籍。 上次,我看到了玛格丽特这个人物的多重属性,这一次,我看到了书中关于人性的深刻刻画。不论是莫斯科的现实世界还是耶路撒冷的魔幻世界,永不变迁的是不可琢磨的人性。 《大师和玛格丽特》打印稿02"人类最大的弱点就是怯懦。" 1000前的耶路撒冷,犹太第五仁总督本丢·彼拉多,他孤独,高傲,无所依。但他从不相信任何人,唯一陪伴他左右的是一条狗。 一场审讯让他和耶稣相遇,智慧的耶稣深知他的孤独,了解他的内心。 并且直接言明:"不幸的是,你这个人过于闭塞,对别人彻底失去了信任,人总不能完完全全只恋着一条狗,你说是吧,你的生活太贫乏了,总督大人。" 总督是不讨喜的,与总督比起来,犹大是可恶的。他为了三十两黄金和美色,出卖了耶稣,将耶稣送上了死路。 人性是复杂的,善恶相间,彼此博弈。本丢·彼拉多是最好的证明。 当耶稣跟本丢·彼拉多说,愿意跟他交谈,愿意去亲近他,本丢·彼拉冰冷高傲的心慢慢的回暖。他佩服耶稣的才华和智慧,彼拉多并没有想判耶稣的死刑,只是想将他驱逐出城。 但是耶稣的罪名太过重大,因为议论了皇帝陛下,还有叛徒犹大的作证,位高权重的总督大人,都无法赦免其罪,何况,地方宗教当局已不准备释放耶稣。 总督残酷、不信任人、孤独。但却信任了耶稣,耶稣可以说是他心灵上的朋友。耶稣死后,他一直在月圆之夜被梦境折磨,后半夜,他都在孤独的望着月亮。后来,不堪折磨的他,在月圆之夜雇人杀死了出卖耶稣的犹大。他借以报复,得到心灵上的解脱。 杀死犹大其实是杀死不为耶稣抗争的自己,总督在后来的日子悔恨,悔恨的是自己的怯懦。 03"舌头会掩盖真相,但眼睛却不会" 我们回到1000年后的莫斯科,当时的人是冷漠、自私、麻木、虚伪的。当作协的人知道主席柏辽兹死后,"噩耗掀起了一阵悲哀的浪潮","但是不一会儿,就各做各的了。" "悲哀的浪潮涌起来,涌起来,然后就开始回落,有人已经回到自己的餐桌边——起先是偷偷的,后来便大模大样——饮酒吃菜。这倒也是,总不能把鸡肉饼子都白白扔掉吧!......饿一顿肚子就能帮上他忙吗?我们还是活人!" 热尔德宾从停尸房回来后,就坐进了已故主席柏辽兹的二楼办公室,以接班人的身份,召开紧急会议,料理辽柏兹的一切后事。 辽柏兹辞世后,他的房子由住房协会管理。 他去世后的第二天上午7:00起,住房协会主任家里电话就响个不停,接着有人登门递交申请报告,觊觎死者的住房。这种报告,住房主任在两小时内就将接到了30份。 "报告的内容有哀求,威胁,诽谤,告密,许诺自费修缮,抱怨现在住房拥挤不堪,以及与匪徒共居一宅无法忍受。还有两份报道声称要自杀,一份报告承认说秘密怀孕。" 还有人跟住房主任保证不爱忘恩负义,争房大战从住房主任的家中蔓延到办公室。而这时,房子的前主人正在医院冰冷的停尸间中,都还没有入土为安。 不久,柏辽兹的叔叔也知道了侄子去世的消息,他千里迢迢从基辅赶到莫斯科,并不是因为叔侄情深,而是想要柏辽兹在莫斯科的房子。 最后,不胜其烦的房管主任来到死者的房子中,为了钱,和魔鬼达成了交易,将住房租给了沃兰德。 魔鬼的存在,就是为了引出人心最黑暗的一面,将它赤裸裸的扯出来,血淋林的摆在人们的面前,让人们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住房主任原本也是小心翼翼的,当他看到住在房间里面的魔鬼仆从时,义正言辞的教训了他。当魔鬼仆从叫他说出租金时,他仅仅说出说一周3500卢布。他向魔鬼要演出票的时候,也说要两张就够了。 但是,魔鬼一步步的诱导他,最后将房租定在了5000,一下子给了十多张票,还给他额外的贿赂。 就这样,他冲破了他的防线,一步一步的沦陷,一步一步的迈向深渊。 04残酷贪婪的莫斯科 如果说前面说的都是个体,那么,在魔法表演的时候,沃兰德引诱的就是整体。 当仆从用魔法变钱的时候,观众们争先恐后的抢着,观众们推推搡搡,争吵不休,甚至发生了踩踏事故。 这时报幕人站起来说,钞票都是假的,魔术师会当面揭穿。 魔术师则说这些钞票都是真的,并表示报幕人讨厌极了,他问观众如何处置报幕人? 这时候,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至恶。"把他的脑袋拧下来"观众席中有个人厉声道。 莫斯科的男人们暴力、嗜杀、爱钱如命。而女人们则喜欢美,喜欢五颜六色的大衣,千奇百怪的帽子和气味不一的巴黎香水。当魔鬼随从在台上开百货商品店的时候,女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换了免费的新衣服。 当仆从宣布"鉴于时间已晚,商店一分钟后关门"时: "舞台上顿时乱成一团,试鞋子的女人顾不得试了,急忙去拿鞋子;一个女人旋风似的冲进帷幔,甩掉身上的衣服,随手抓到一件绣有大花朵的丝袍子,顺手还带了两瓶香水。" 表演的最后,轻易得到钞票的男人们越加贪婪,想要魔术师揭秘魔术,尤其是变钞票的那一招。 魔术师揭底了,但却是揭开提出揭秘要求的阿尔卡基·阿姆波莫维奇的出轨桃色事件。他跟太太说要去开会,但却是跟女演员情人去约会。 贪婪充斥在莫斯科居民的骨子里。这些从小处更加容易的看出,当安努卡什捡到玛格丽特的金蹄掌时,第一反应是看周围有没有人看见,然后就飞快的将它藏起来。而大师之所以被人谩骂攻击,仅仅是因为有人觊觎他住在地下室,如果大师被迫离开——不论是何种方式,被驱逐还是死亡,他就可以搬大师的地下室了。魔鬼沃兰德说:"一个人信仰什么,他就会得到什么。" 由此可见,莫斯科的民众的信仰是利己、自私、冷漠、不忠贞。所以,得到是与之对应的报应。 一切皆有因果的,如果上天不能实施,那么将由魔鬼代为惩罚。贪婪的人们抢到的钞票,都变成了毫无用处的东西,或者凭空消失了。贪心的女人们抢到的衣服,则在她们穿着上街的时候,凭空消失,无隐无踪,原本穿着时尚衣服的女人们,变成了一丝不挂样子。 失去衣物的女人《大师和玛格丽特》电影截图 而大师与玛格丽特,这两个被魔鬼喜爱的人,一个忠于灵魂,一个忠于爱情,所以,他们也得到了他们信仰的东西——被焚毁的手稿回到了大师手中,玛格丽特忠于与爱人比翼双飞。 魔鬼对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喜爱,正因为她们世间仅有,因此才弥足珍贵。作者用魔鬼对莫斯科民众的惩罚和对玛格丽特和大师的帮助做对比,希冀唤醒麻木的人们,弃恶从善,拥抱光明。 黛帕:多品台签约作者。处在凡尘里,满身星河梦,喜读书、观影、走路、看人生。原创黛帕说2019-11-12 15:23文/黛帕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代表诗人罗·勃朗宁说:爱情、希望、恐惧和信仰构成了人性,它们是人性的标志和特征。 如果说这句话给"人性"下了定义,那么《大师与玛格丽特》则以更丰富的角度给"人性"做了阐述。01命运多舛的文学大师 我第一次看《大师与玛格丽特》的时候,很难相信这是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因为它完全脱离了俄罗斯文学的啰嗦。并且自成一格,开创了几十年后才泛滥于美洲大陆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怪不得我国作家余华都曾赞叹到:"我原以为苏联文学到这两位已经见底了,想不到还有一位真正伟大的作家——布尔加科夫,他是索尔仁尼琴和帕斯捷尔纳克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白银时代著名作家扎米亚京曾称赞说:布尔加科夫的名字可以当之无愧地跻身布宁、罗曼·罗兰、法朗、加西亚·马尔克斯等现实主义创新大师之列。 年轻时的布尔加科夫 这位让世界文坛都拍手称赞的作家,却是个命运多舛的可怜人。上世纪二十年代,苏联文坛"拉普"当道,以致一批作家受到排斥和批判,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作品禁刊禁演,甚至连手稿也被当局抄没。 布尔加科夫就是其中之一,他生前作品被轰击、批判,舞台作品也被禁演;人生不自由,在抑郁难当的时候,想去国外旅游散心,都被当局驳回;这并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生存。当时他住行无依,衣食无着。小说里有一段大师在地下室的描写,完全可以说是布尔加科夫的真实生活。 "在5月雷雨季,雨水哗哗流过模糊的小窗,冲进门槛下的空隙里,简直就要淹没这最后的栖所,恋人们便生起火炉,烤土豆为食,土豆冒着热气,皮烤焦了,弄的手指乌黑。" 据他自己统计,他曾受到过近三百篇报刊文章的攻击和漫骂。在这攻击和谩骂中,他将费时两年写到第十五章的《大师和玛格丽特》的手稿付之一炬。 《大师和玛格丽特》被称为布尔加科夫艺术创作的巅峰之作。因为他是用血与泪写就的,他用经过时代洗礼的切肤之痛,受过时人谩骂的刺心之感,带着被无知者践踏的枯手,拿着饱含辛酸的笔,蘸着苦痛之至的墨,写就了这一宏伟壮阔的作品。 他用游走于现实、魔幻、历史三重空间的沃兰德之眼,投射这世间的一切荒谬,用奇幻诡丽的景观来伸张正义,鞭挞腐恶,歌颂真爱。 初读你会觉得,这是一本情节衔接流畅,节奏张弛有度,描写精准老辣,故事感很强,能够酣畅淋漓读完的小说。 读第二遍的时候,你会思考作者的隐喻,读第三遍时,你才能理解书中的智慧。这是一本每读一次,都会有新发现的书籍。 上次,我看到了玛格丽特这个人物的多重属性,这一次,我看到了书中关于人性的深刻刻画。不论是莫斯科的现实世界还是耶路撒冷的魔幻世界,永不变迁的是不可琢磨的人性。 《大师和玛格丽特》打印稿02"人类最大的弱点就是怯懦。" 1000前的耶路撒冷,犹太第五仁总督本丢·彼拉多,他孤独,高傲,无所依。但他从不相信任何人,唯一陪伴他左右的是一条狗。 一场审讯让他和耶稣相遇,智慧的耶稣深知他的孤独,了解他的内心。 并且直接言明:"不幸的是,你这个人过于闭塞,对别人彻底失去了信任,人总不能完完全全只恋着一条狗,你说是吧,你的生活太贫乏了,总督大人。" 总督是不讨喜的,与总督比起来,犹大是可恶的。他为了三十两黄金和美色,出卖了耶稣,将耶稣送上了死路。 人性是复杂的,善恶相间,彼此博弈。本丢·彼拉多是最好的证明。 当耶稣跟本丢·彼拉多说,愿意跟他交谈,愿意去亲近他,本丢·彼拉冰冷高傲的心慢慢的回暖。他佩服耶稣的才华和智慧,彼拉多并没有想判耶稣的死刑,只是想将他驱逐出城。 但是耶稣的罪名太过重大,因为议论了皇帝陛下,还有叛徒犹大的作证,位高权重的总督大人,都无法赦免其罪,何况,地方宗教当局已不准备释放耶稣。 总督残酷、不信任人、孤独。但却信任了耶稣,耶稣可以说是他心灵上的朋友。耶稣死后,他一直在月圆之夜被梦境折磨,后半夜,他都在孤独的望着月亮。后来,不堪折磨的他,在月圆之夜雇人杀死了出卖耶稣的犹大。他借以报复,得到心灵上的解脱。 杀死犹大其实是杀死不为耶稣抗争的自己,总督在后来的日子悔恨,悔恨的是自己的怯懦。 03"舌头会掩盖真相,但眼睛却不会" 我们回到1000年后的莫斯科,当时的人是冷漠、自私、麻木、虚伪的。当作协的人知道主席柏辽兹死后,"噩耗掀起了一阵悲哀的浪潮","但是不一会儿,就各做各的了。" "悲哀的浪潮涌起来,涌起来,然后就开始回落,有人已经回到自己的餐桌边——起先是偷偷的,后来便大模大样——饮酒吃菜。这倒也是,总不能把鸡肉饼子都白白扔掉吧!......饿一顿肚子就能帮上他忙吗?我们还是活人!" 热尔德宾从停尸房回来后,就坐进了已故主席柏辽兹的二楼办公室,以接班人的身份,召开紧急会议,料理辽柏兹的一切后事。 辽柏兹辞世后,他的房子由住房协会管理。 他去世后的第二天上午7:00起,住房协会主任家里电话就响个不停,接着有人登门递交申请报告,觊觎死者的住房。这种报告,住房主任在两小时内就将接到了30份。 "报告的内容有哀求,威胁,诽谤,告密,许诺自费修缮,抱怨现在住房拥挤不堪,以及与匪徒共居一宅无法忍受。还有两份报道声称要自杀,一份报告承认说秘密怀孕。" 还有人跟住房主任保证不爱忘恩负义,争房大战从住房主任的家中蔓延到办公室。而这时,房子的前主人正在医院冰冷的停尸间中,都还没有入土为安。 不久,柏辽兹的叔叔也知道了侄子去世的消息,他千里迢迢从基辅赶到莫斯科,并不是因为叔侄情深,而是想要柏辽兹在莫斯科的房子。 最后,不胜其烦的房管主任来到死者的房子中,为了钱,和魔鬼达成了交易,将住房租给了沃兰德。 魔鬼的存在,就是为了引出人心最黑暗的一面,将它赤裸裸的扯出来,血淋林的摆在人们的面前,让人们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住房主任原本也是小心翼翼的,当他看到住在房间里面的魔鬼仆从时,义正言辞的教训了他。当魔鬼仆从叫他说出租金时,他仅仅说出说一周3500卢布。他向魔鬼要演出票的时候,也说要两张就够了。 但是,魔鬼一步步的诱导他,最后将房租定在了5000,一下子给了十多张票,还给他额外的贿赂。 就这样,他冲破了他的防线,一步一步的沦陷,一步一步的迈向深渊。 04残酷贪婪的莫斯科 如果说前面说的都是个体,那么,在魔法表演的时候,沃兰德引诱的就是整体。 当仆从用魔法变钱的时候,观众们争先恐后的抢着,观众们推推搡搡,争吵不休,甚至发生了踩踏事故。 这时报幕人站起来说,钞票都是假的,魔术师会当面揭穿。 魔术师则说这些钞票都是真的,并表示报幕人讨厌极了,他问观众如何处置报幕人? 这时候,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至恶。"把他的脑袋拧下来"观众席中有个人厉声道。 莫斯科的男人们暴力、嗜杀、爱钱如命。而女人们则喜欢美,喜欢五颜六色的大衣,千奇百怪的帽子和气味不一的巴黎香水。当魔鬼随从在台上开百货商品店的时候,女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换了免费的新衣服。 当仆从宣布"鉴于时间已晚,商店一分钟后关门"时: "舞台上顿时乱成一团,试鞋子的女人顾不得试了,急忙去拿鞋子;一个女人旋风似的冲进帷幔,甩掉身上的衣服,随手抓到一件绣有大花朵的丝袍子,顺手还带了两瓶香水。" 表演的最后,轻易得到钞票的男人们越加贪婪,想要魔术师揭秘魔术,尤其是变钞票的那一招。 魔术师揭底了,但却是揭开提出揭秘要求的阿尔卡基·阿姆波莫维奇的出轨桃色事件。他跟太太说要去开会,但却是跟女演员情人去约会。 贪婪充斥在莫斯科居民的骨子里。这些从小处更加容易的看出,当安努卡什捡到玛格丽特的金蹄掌时,第一反应是看周围有没有人看见,然后就飞快的将它藏起来。而大师之所以被人谩骂攻击,仅仅是因为有人觊觎他住在地下室,如果大师被迫离开——不论是何种方式,被驱逐还是死亡,他就可以搬大师的地下室了。魔鬼沃兰德说:"一个人信仰什么,他就会得到什么。" 由此可见,莫斯科的民众的信仰是利己、自私、冷漠、不忠贞。所以,得到是与之对应的报应。 一切皆有因果的,如果上天不能实施,那么将由魔鬼代为惩罚。贪婪的人们抢到的钞票,都变成了毫无用处的东西,或者凭空消失了。贪心的女人们抢到的衣服,则在她们穿着上街的时候,凭空消失,无隐无踪,原本穿着时尚衣服的女人们,变成了一丝不挂样子。 失去衣物的女人《大师和玛格丽特》电影截图 而大师与玛格丽特,这两个被魔鬼喜爱的人,一个忠于灵魂,一个忠于爱情,所以,他们也得到了他们信仰的东西——被焚毁的手稿回到了大师手中,玛格丽特忠于与爱人比翼双飞。 魔鬼对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喜爱,正因为她们世间仅有,因此才弥足珍贵。作者用魔鬼对莫斯科民众的惩罚和对玛格丽特和大师的帮助做对比,希冀唤醒麻木的人们,弃恶从善,拥抱光明。 黛帕:多品台签约作者。处在凡尘里,满身星河梦,喜读书、观影、走路、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