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到现在铯元素的知识点总结这个话题,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非常有兴趣了解的吧,因为这个话题也是近期非常火热的,那么既然现在大家都想要知道铯元素的知识点总结,小编也是到网上收集了一些与铯元素的知识点总结相关的信息,那么下面分享给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元素名称 铯 元素符号 Cs 原子序数 55 相对原子质量(12C= 12.0000) 133 元素读音 sè 英文名称 esium 元素化合价 +1 元素分类 主族元素 铯 Cs 55 133 sè +1 主族元素 原子 结构 原子半径 /Å:3.34 原子体积 /cm3/mol :71.07 共价半径 /Å:2.35 电子构型 :1s22s2P63s2P6d104s2p6s106s1 离子半径 /Å : 1.3167 氧化态 :1 电子模型 原子半径 /Å:3.34 原子体积 /cm3/mol :71.07 共价半径 /Å:2.35 电子构型 :1s22s2P63s2P6d104s2p6s106s1 离子半径 /Å : 1.3167 氧化态 :1 电子模型 原子半径 /Å:3.34 原子体积 /cm3/mol :71.07 共价半径 /Å:2.35 电子构型 :1s22s2P63s2P6d104s2p6s106s1 离子半径 /Å : 1.3167 氧化态 :1 发现 1860年由 R. Bunsen 和 G.R. Kirchhoff (德国,海德尔堡)发现。 1860年由 R. Bunsen 和 G.R. Kirchhoff (德国,海德尔堡)发现。 铯元素 铯的生物行为与钾相似,食用了含铯–137的生物可溶化合物24小时后,铯–137可被人体充分吸收并结合在细胞内,造成内照射。 铯-137可作为γ辐射源,用于辐射育种、辐照储存食品、医疗器械的杀菌、癌症的治疗以及工业设备的γ探伤等。由于铯源的半衰期较长及其易造成扩散的弱点,故铯-137源已渐被钴-60源所取代。 2011年3月29日,在安徽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监测点气溶胶取样中还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铯-137和铯-134,其浓度均在10-5贝克/立方米量级及以下。环境中铯-137进入人体后易被吸收,均匀分布于全身;由于铯-137能释放γ射线,很容易在体外测出。进入体内的放射性铯主要滞留在全身软组织中,尤其是肌肉中,在骨和脂肪中浓度较低;较大量放射性铯摄入体内后可引起急、慢性损伤。 来源 存在于铯榴石[(Cs4Al4Si9O26).H2O]中,极少量存在于锂云母中。 用途 作为空气去除剂,用于除去真空管中的痕量空气。由于它很容易电离,被用作离子火箭发动机,也用于光电池,原子钟和红外灯。 存在于铯榴石[(Cs4Al4Si9O26).H2O]中,极少量存在于锂云母中。 用途 作为空气去除剂,用于除去真空管中的痕量空气。由于它很容易电离,被用作离子火箭发动机,也用于光电池,原子钟和红外灯。 物理 性质 状态 :软的,轻质银白色碱金属。 熔 点(℃) :28.55 沸 点(℃) :671 密度(g/L/273K,1atm) :1.873 比 热J/gK :0.24 蒸发热/KJ/mol :67.74 熔化热/KJ/mol: 2.092 导电率 :0.049 导热系数 :0.359 状态 :软的,轻质银白色碱金属。 熔 点(℃) :28.55 沸 点(℃) :671 密度(g/L/273K,1atm) :1.873 比 热J/gK :0.24 蒸发热/KJ/mol :67.74 熔化热/KJ/mol: 2.092 导电率 :0.049 导热系数 :0.359 状态 :软的,轻质银白色碱金属。 熔 点(℃) :28.55 沸 点(℃) :671 密度(g/L/273K,1atm) :1.873 比 热J/gK :0.24 蒸发热/KJ/mol :67.74 熔化热/KJ/mol: 2.092 导电率 :0.049 导热系数 :0.359 化学 性质 铯的生物行为与钾相似,食用了含铯–137的生物可溶化合物24小时后,铯–137可被人体充分吸收并结合在细胞内,造成内照射。铯-137可作为γ辐射源,用于辐射育种、辐照储存食品、医疗器械的杀菌、癌症的治疗以及工业设备的γ探伤等。由于铯源的半衰期较长及其易造成扩散的弱点,故铯-137源已渐被钴-60源所取代。 铯的生物行为与钾相似,食用了含铯–137的生物可溶化合物24小时后,铯–137可被人体充分吸收并结合在细胞内,造成内照射。铯-137可作为γ辐射源,用于辐射育种、辐照储存食品、医疗器械的杀菌、癌症的治疗以及工业设备的γ探伤等。由于铯源的半衰期较长及其易造成扩散的弱点,故铯-137源已渐被钴-60源所取代。 铯的生物行为与钾相似,食用了含铯–137的生物可溶化合物24小时后,铯–137可被人体充分吸收并结合在细胞内,造成内照射。铯-137可作为γ辐射源,用于辐射育种、辐照储存食品、医疗器械的杀菌、癌症的治疗以及工业设备的γ探伤等。由于铯源的半衰期较长及其易造成扩散的弱点,故铯-137源已渐被钴-60源所取代。 地质 数据 丰 度 滞留时间/年:600000 太阳(相对于 H=1 × 1012) :<80 海水中/ p.p.m. :3× 10-4 地壳/p.p.m :3 大气/p.p.m.(体积 ): 丰 度 滞留时间/年:600000 太阳(相对于 H=1 × 1012) :<80 海水中/ p.p.m. :3× 10-4 地壳/p.p.m :3 大气/p.p.m.(体积 ): 丰 度 滞留时间/年:600000 太阳(相对于 H=1 × 1012) :<80 海水中/ p.p.m. :3× 10-4 地壳/p.p.m :3 大气/p.p.m.(体积 ): 铯元素 铯的生物行为与钾相似,食用了含铯–137的生物可溶化合物24小时后,铯–137可被人体充分吸收并结合在细胞内,造成内照射。 铯-137可作为γ辐射源,用于辐射育种、辐照储存食品、医疗器械的杀菌、癌症的治疗以及工业设备的γ探伤等。由于铯源的半衰期较长及其易造成扩散的弱点,故铯-137源已渐被钴-60源所取代。 2011年3月29日,在安徽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监测点气溶胶取样中还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铯-137和铯-134,其浓度均在10-5贝克/立方米量级及以下。环境中铯-137进入人体后易被吸收,均匀分布于全身;由于铯-137能释放γ射线,很容易在体外测出。进入体内的放射性铯主要滞留在全身软组织中,尤其是肌肉中,在骨和脂肪中浓度较低;较大量放射性铯摄入体内后可引起急、慢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