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尼采哭泣(当尼采哭泣在线阅读) 01. 《苏格拉底》 影片基本还原了《The Apology(苏格拉底自辩篇)》和《Crito(克里托篇)》。剧的后半段,苏格拉底和雷托辩论的那场戏是原文的删减版,基本涵盖了自辩篇的重要思想。 一、反驳"腐蚀青年人的思想"的罪名。 二、反驳"无神论者"罪名以及关于"他最有智慧"和对于死亡的看法。 可是在判决死刑后,与帮助其逃狱的好友克利托的对话却少了一大截,不过影片到了结尾,更多应该渲染苏格拉底的死前氛围,而不是以高谈阔论来破坏悲剧气氛。 02. 《伊曼努尔·康德最后的日子》 本片改编自德昆西写于1850年代的散文(《康德晚年及其他散文》),展现了康德去世前最后几年的生活。 电影聚焦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那怪异的、强迫性的生活习惯,较少涉及他的哲学思想。全片最戏剧性的情节是,服侍了康德三十年的仆人突然决定离开。 03. 《维特根斯坦》 这是一部现代风格的戏剧,介绍了生于维也纳,在剑桥读书的哲学家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的生平及思想。他的主要兴趣在于研究语言的本质与极限。 电影使用最简单的黑色背景,所有的投资都用在服装、演员以及灯光上,构图就像黑暗的启蒙主义绘画。Wittgenstein以一个小男孩的形象出现,他的少年时代很压抑,银幕上他的家人都身穿罗马人的宽外袍。一系列的小场景描述了他从小时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再到最终在剑桥当教授和Bertrand Russell以及John Maynard Keynes合作的生平。 导演Derek Jarman使用了一些戏剧小品,还有富于想象力的小花招,比如出现了火星侏儒,来表现Wittgenstein的贵族举止,犹太背景,以及同性恋倾向。 04. 《卡夫卡》 卡夫卡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存在主义大师,本片以他为男主角,但并非一部严肃的传记片,只是以他年轻时的一段离奇遭遇,带出了一部相当别致政治惊险片。当时,卡夫卡是保险公司的一名小职员,虽已因出版《蜕变》一书而获得好评,却仍孤僻内向不跟同事来往。一天,唯一跟他来往密切的同事离奇落水死亡,其未婚妻无法接受警方是自杀的说法,乃找卡夫卡帮忙追查真相。 由于他们两人都是无政府主义革命分子,该组织乃要求卡夫卡也加入组织,并帮忙撰写传单,卡夫卡拒绝所求,被卷入漩涡的中心,令他发现了可怕的真相。以《性、谎言、录影带》崛起的导演史蒂文.索达伯格将气氛拍得相当紧凑迷离,男主角杰瑞米.艾恩斯亦表演出色,将一个妄想狂的内心世界巧妙地呈现。 05. 《汉娜·阿伦特》 1960年,以色列宣布抓捕到前纳粹德国高官、素有"死刑执行者"之称的阿道夫·艾希曼,并于1961年在耶路撒冷进行审判。已在美国居住多年的著名犹太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巴巴拉·苏科瓦 Barbara Sukowa 饰)受《纽约人》邀请为此次审判撰稿。 当汉娜·阿伦特前往耶路撒冷观看审判后,却在艾希曼的阐述、民意和自己的哲学思考之间发现了分歧。当阿伦特将艾希曼当年的行为提高到哲学的高度,她的文章不出所料地引发了社会上的恶评和抨击,一些汉娜·阿伦特的老友甚至和她绝交反目。这个当年海德格尔门下最得意的女学生在急风骤雨中想全身而退,却发现一切都已经不像自己预计的那样简单。 06. 《变态者意识形态指南》 是由斯洛文尼亚的哲学家、拉康精神分析专家斯拉沃热‧齐泽克编写剧本及主演、由蘇菲‧费因斯(Sophie Fiennes)执导。如齐泽克的另一部《变态者电影指南》一样,它透过穿梭於著名的电影场景之间来勾勒出一个理解艺术和世界的精神分析理论框架,是某种意义下一部「纪录片」。 07. 《变态者电影指南》 由英国女导演索菲亚·菲尼斯执导,由当今最为耀眼的国际学术明星之一斯拉沃热·齐泽克(斯拉沃热·齐泽克 Slavoj Zizek 饰)担当编剧、主持人的纪录片《变态者电影指南》,将为电影发烧友呈现一部殿堂级的饕餮盛宴。 在长达150分钟的影片中,拥有超凡魅力的斯拉沃热·齐泽克妙语连珠,引用希区柯克、大卫·林奇、塔可夫斯基、沃卓斯基兄弟等著名导演拍摄的42部经典电影桥段,将精神分析、主体性、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熔于一炉,探秘电影背后的隐匿镜头语言,引导观众思辨自身与电影之间的联系。 作为拉康理论最重要的继承人,斯拉沃热·齐泽克长期致力于沟通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极为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立场,被一些学者称为黑格尔式的思想家。 08. 《佩索阿遇上卡瓦菲斯的那个夜晚》 10月21日,1929年,海洋上航行的班轮Saturnia到美国旅行的里雅斯特,拿起从地中海港口的移民。一个年轻的希腊帕特雷谁走在将见证一个意想不到的遭遇:在这个船只进行的新的世界的梦想的夜晚,会发生只是一个梦想,但一两个伟大的诗人在过去一个世纪真正的会议:费尔南多佩索阿和君士坦丁Cavafy。 09. 《西绪弗斯》 本短片根据希腊神话中西绪福斯(Sisyphus)的故事改编,获1976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 风华之王艾奥罗斯(Aeolus)的儿子西绪福斯以狡诈机智闻名于世,曾在位于两国之间的狭窄地带创建了科林斯城(Corinth),囤积了大量财富。 宙斯(Zeus)拐走了河神阿索波斯(Asopus)之女埃癸娜(Aegina)后,西绪福斯为了自己的利益,向阿索波斯告发了埃癸娜的藏身处,宙斯异常恼怒,派死神塔那托斯(Thanatus)拿下西绪福斯,但塔那托斯反被西绪福斯戴上了沉重的镣铐,人间再没人死亡,直到战神阿瑞斯(Ares)出面,塔那托斯才把西绪福斯带到冥界,但西绪福斯又设巧计重回人间。 西绪福斯的灵魂终被塔那托斯摄取,其后他接受了严酷的惩罚:每天必须用尽全力将巨大的石头推上陡峭的高山,快到山峰时,石头会自动从他手中滑落,他要再来一次,周而复始,他要重复这种劳动。但本短片从另一视角新编了该神话故事。 10. 《当尼采哭泣……》 本片改编自心理治疗畅销作家欧文‧亚隆的同名小说。 十九世纪末的维也纳,正逢四十不惑的医学大师布雷尔,突然接到一封意外的来信。寄信人竟然是社会名媛路·莎乐美(凯瑟琳·温妮克 Katheryn Winnick 饰)。虽然突然布雷尔犹豫过,但还是如约前往咖啡馆。莎乐美此番的目的是希望布雷尔能帮助她的亲密朋友——存在主义大师尼采,有一种刻苦铭心的"痛苦感"每天伴随着他。 为了医治根本不愿接受治疗的尼采,布雷尔唯有假意装成需要尼采的帮助。整整一个月,布雷尔和尼采在不同的场所进行着深入的交谈。于是,一场一场不知谁是病人,谁是医生的心理治疗就此展开…… 11. 《苏菲的世界》 根据同名哲学畅销小说《苏菲的世界》改编。 14岁的少女苏菲(Silje Storstein 饰)一天放学后在邮箱里发现一封神秘来信,上面简短地写了三个字:你是谁?苏菲陷入思考。第二天她又收到第二封信,这次的问题是:世界从哪儿来?一直过着普通平凡人生的苏菲开始认真思考这些在学校从来得不到解答的问题。 苏菲查询到来信人是艾伯特(Tomas von Brömssen 饰),他在湖边有一个小屋,苏菲去小屋的途中变成了小红帽,遇见了三剑客,还在小屋里的镜子里看到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女孩,捡到了一张让自己转交给女孩席德的明信片。 这一切都让苏菲感到奇怪。但当艾伯特出现,带领苏菲神游从古希腊苏格拉底开始,一路走过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直到现在,与历史人物平等对话,苏菲的哲学思维大大打开。 然而越到后来,苏菲越意识到自己与席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边,14岁的席德正在等待父亲归家,父亲送自己的生日礼物,是一本自己撰写的哲学书。苏菲与席德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12. 《都灵之马》 1889年1月3日,都灵。弗里德里克·尼采在维亚·卡罗·艾尔波特酒店的六号门前驻足。他的目光被酒店外的一个马车吸引。不远的地方,停着一辆小马车。马车的车夫遭遇到了一匹倔强的马。不管车夫怎么喊叫,马匹根本没有要移动的意思。 最终,车夫失去了耐心,拿起了鞭子,朝马匹打去。尼采见到此番情景,挤进人群,冲到马匹跟前,阻止住马夫,抱住马的脖子,痛哭起来。酒店的主人赶来,拉走了尼采。回到酒店的尼采在沙发上安安静静地、一动不动地躺了两天。随后,他小声地说了几句话。接下来,就是尼采精神错乱、神经颠颠的十年,由他的妹妹和母亲照顾的日子。 谁也不知道,在都灵,在那匹马的身上,在尼采的心理,发生了什么。 13.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 故事发生在1929年,波伏娃(安娜·莫格拉莉丝 Anna Mouglalis 饰)遇见了改变她一生命运的男人萨特(洛兰特·道驰 Lorànt Deutsch 饰),相同的理念令两人走到了一起。 然而,生性风流的萨特却并不愿意为了波伏娃而放弃他"自由"的生活,即便已经同波伏娃确定了关系,但他依然公开和诸多伴侣来往,他和波伏娃早已达成共识——这些伴侣的存在并不会破坏他们之间的爱情,正相反,没有了束缚,他们反而因此获得了真正的爱情。 尽管波伏娃也有着自己的情人,但她却无法走出身为女人的桎梏,独占欲和嫉妒令她只能在黑夜里独自哭泣,她和萨特之间的"契约婚姻"在给她带来灵感和荣誉的同时,亦变成了她一辈子都绕不出的迷宫。 14. 《局外人》 《局外人》改编自加缪同名存在主义小说,说的是一个在阿尔及利亚的法裔小职员,孤独内向,不善与人沟通,而且周围也没有人关心他。 他对社会的一切事情漠不关心,甚至母亲的去世也没有让他过于伤感。后来他不慎枪杀一个流氓,却第一次引起了社会对他的关注,法庭也以他在母亲的葬礼的表现、平日生活的行为等等推断他本质顽劣。 他不接受神父的告解,却对自己的生死有着肯定的看法。现实生活的荒谬,使得这个小职员成为一个无意中与法律和传统习俗格格不入的局外人。维斯康提根据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的名著《局外人》改编,却惨遭滑铁卢,不但恶评如潮,导演自己也不满意。 影片主题很鲜明,有冲击力,非常忠实原著,但显得笨拙、拖沓。(此评论转自时光网,仅供参考)本片提名当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15. 《罗莎·卢森堡》 根据上世纪初一位激进犹太政治领袖的书信和演说改编,讲述了罗莎·卢森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著名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参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风风雨雨,直至1919年遭到暗杀。"红色罗莎"个性非常张扬,九次被监禁,但斗志永不消沉(直到一战后)。 思庐哲学在疫情期间推出了"闭观人文计划"活动,让读者在家也可以安心读书。本次活动我们搜集到了300本与哲学有关的书籍,以及60部具有哲学思想的电影,并且我们附上了所有书籍和电影的资源,如果你还没有发现这一宝藏,赶紧点击下方链接,速速领取海量资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