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号月所,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县)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明末清初大臣,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对于吴三桂来说,出身将门,善于骑射。崇祯皇帝即位,考中武举,授都督指挥使。在明朝末年,吴三桂屡立战功,累迁宁远团练总兵。崇祯十七年(1644年),吴三桂在明朝灭亡后归降清朝,参加山海关大战,大败李自成,受封平西王,跟随清军入关。平定天下,攻城略地,颇有功勋。 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擒获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弑杀南明永历帝,授平西大将军,册封亲王,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面对朝廷撤藩,自称"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开启"三藩之乱"。虽然三藩之乱最终还是被康熙皇帝平定了,不过,三藩之乱的初期,吴三桂等藩王势如破竹,攻下了清朝的半壁江山。那么,问题来了,三藩之乱,吴三桂一开始势如破竹,为何最终还是失败呢? 一
首先,在笔者看来,吴三桂掀起的三藩之乱,之所以会最终失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点,吴三桂攻下岳阳之后,犹豫不决,没有立刻北上直捣中原,也没有东下切断长江漕运,这无疑给了清朝喘息的机会。 具体来说,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康熙皇帝遂乘势作出了令其移藩的决定。而后,又对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的撤藩要求也依例照准。在形势的逼迫下,吴三桂也假惺惺地上书朝廷,请求撤藩,实则希冀朝廷慰留他。 值得注意的是,吴三桂的小算盘,康熙皇帝自然是一清二楚的。并且,康熙并没有照例挽留吴三桂,而是顺势也要将吴三桂撤藩。于是,到了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吴三桂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起兵造反。受到《鹿鼎记》等影视作品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吴三桂造反,是蓄谋已久的事情。不过,在笔者看来,结合相关的史料记载,吴三桂起兵,则是一个仓促的决定。换而言之,吴三桂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起兵造反了。 当然,因为清朝一方也没有做好准备,所以,吴三桂反叛之初,叛军乘锐连下贵州全省、湖南的衡州。福建靖南王、广东平南王这两位藩王,以及吴三桂在各地的党羽如四川之郑蛟麟、谭弘、吴之茂,广西之罗森、孙延龄,陕西之王辅臣,河北之蔡禄等也先后揭起叛旗,纷纷响应。一时之间,形势对吴三桂非常有利。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将这一年称为"周王"元年。 二
对此,在笔者看来,三藩之乱的第二年,确实是吴三桂一方的巅峰了。对于清朝来说,已经失去了半壁江山,如果吴三桂可以一鼓作气,完全有机会击败清朝。但是,在攻下岳阳之后,吴三桂停下了脚步。而在吴三桂放慢进攻步伐之后,清朝一方自然获得了喘息之机,得以调兵遣将,并对吴三桂的党羽各个击破。说到这里,很多人就要发出疑问了,吴三桂为何没有继续向中原甚至清朝都城出兵呢?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里面的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因为渡过长江,来到河南、山东、河北等中原之地后,清朝的精锐骑兵,将会获得地形上的优势。反之,在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和清军作战,因为遍布的水网和山地,这让清朝骑兵的优势难以发挥出来。对于吴三桂来说,在明朝末年就和清朝的骑兵多次交手,自然是印象深刻的。 三
另一方面,因为前期的准备不是太充分,在占有多个省份之后,吴三桂也感到兵力和财力上捉襟见肘,这是他没能一鼓作气,继续向清朝腹地进攻的重要原因。当然,没有向中原之地出兵,确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吴三桂没有东下切断长江漕运,这可以说是一个重要失误了。在三藩之乱爆发后,正是因为江南之地的税赋还可以运送到清朝都城,这促使康熙皇帝能够不断征调兵力,从而和吴三桂持续作战。从这一角度来看,吴三桂即便不能占据江南之地,也应当破坏清朝的长江漕运,从而让清朝大军失去物质保障,进而扭转战役的走向。 就吴三桂失败的第二个原因来说,则是因为吴三桂的名声比较差,在原先明朝将士和官吏的心目中,吴三桂的号召力甚至比不上清朝,这应该是他无法获得更多支持和帮助的重要原因。在明朝灭亡后,吴三桂作为明朝将士,选择联手清朝大军,以此进攻李自成,这导致清朝最终入主中原,也让吴三桂背负了骂名。而在之后,吴三桂又频频进攻南明,甚至弑杀了南明永历皇帝,这更让吴三桂和南明势力彻底决裂了。因此,等到三藩之乱爆发的时候,吴三桂打着"兴明讨虏"的旗号,实在没有什么号召力。而这,应该也是后期吴三桂登基称帝的重要原因。对于吴三桂来说,既然已经无法获得原先明朝将士和官吏的支持,干脆就自己登基称帝了。 四
最后,就第三点原因来说,吴三桂起兵之初,看似党羽和同盟众多,但是,从最后的表现来看,这些人只能说是乌合之众。举例来说,根据《清史稿》等史料的记载,三藩之乱爆发后,尚之信选择投降吴三桂叛军。不久又悔罪自归,袭封平南亲王,镇守广东。康熙十七年(1678年),诏命出兵往救宜章、郴州、永兴,皆托词不赴。据守广东,对清廷和吴三桂均持观望态势。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乱时,王辅臣首鼠两端,为大将军图海和周昌所破,再次归顺大清,授平凉提督、太子太保。康熙二十年(1681年),畏罪自尽。 康熙十五年(1676年)八月,清军进取江山,破仙霞关,入福建取浦城、建宁,克延平,抵水口。同年十月,耿精忠选择投降。 对此,在笔者看来,尚之信、王辅臣、耿精忠等人,只能在初期声势浩大地起到一定作用。等到吴三桂和清朝大军进入僵持阶段的时候,这些人基本上都没能起到什么作用,反而因为他们的归降,更加打击了吴三桂一方的士气,导致其顾此失彼。从这一角度来看,三藩之乱爆发之后,康熙皇帝能够及时调整策略,先解决吴三桂的党羽和盟友,然后再消灭吴三桂,这无疑是比较正确的策略,也是其可以平定三藩之乱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