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火急 电影(史泰龙电影十万火急) 《橡树,十万火急》是一部1978年公映的罗马尼亚电影,电影拍摄于1973年。 1978年,阿尔巴尼亚电影已经告别了中国影坛,而开始由罗马尼亚电影担负起欧洲电影的名头与招牌,独擅胜场了。 相比之下,罗马尼亚电影的艺术质量,要远好于阿尔巴尼亚电影。 阿尔巴尼亚电影总体来说,因为它的简陋性质,比较接近于纪录片风格,而罗马尼亚电影则严格按照电影的戏剧化设置来安排它的情节、架构,比较具有电影艺术品位,但这也导致罗马尼亚电影比较沉闷。 《橡树,十万火急》当年公映时,在国内引起了万人空巷、一票难求的盛况。 我们今天已经难以想象当时的中国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趋之若鹜的疯狂劲。 据《上海故事:走近远去的城市记忆》( 2019年版)一书中一篇名为《影院往事》的文章记载—— 原任衡山电影院经理的顾荣生回忆说:"罗马尼亚电影周放映《橡树,十万火急》,那一天整个公安系统也是‘橡树,十万火急’。半夜十二点不到,公安部门到我家来敲门,把我叫去,因为影院的大门给人家撞坏了。到天亮的时候,整个衡山路全部都是人,估计有好几万人,所以当时来的公安力量好像还有一些不足,后来又请示,派了一个连的武警战士过来维持秩序。" 如果当时这部电影里的一段舞女跳舞的场面,没有被剪掉的话,那么,观众中口碑相传的几何级递增效应会扩大到一种什么样的能量单位,我们开启什么样的脑洞大概都无非还原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大约在2019年左右,央视电影频道播放了《橡树,十万火急》重新译制版。 在新版里,复原了原来的上译版里没有的一段舞女跳舞镜头。 可惜,当年在中国的影院里是没有这一段内容的。 这一段歌舞厅的场景,发生在男主人公见到他的对手德国军官时的剧场中。原来的片子中,顺便捎上一段热辣火爆的跳舞场面,算是对敌人骄奢淫逸生活的一种点题。 我们看看这一段当初放映时被剪辑掉的歌舞场面的截图: 其实这个场面,并不一定比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的同样的十里洋场上的歌舞场面来得更香艳。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剧照 也不一定比姜文导演的《一步之遥》里通过三D镜头表现出的豪华歌舞场面来得更为逼真贴近。 《一步之遥》剧照 而且,我们注意一下,《橡树,十万火急》里,在这一段看似低级趣味的舞蹈场面之后,随即是脱口秀主持人上台讽刺了那个留小胡子的元首,如此看起来,前面的衬托的歌舞场面还是比较正能量的。 相对于《橡树,十万火急》里对歌舞场面的拦腰砍断,之前国内放映的《列宁在一九一八》要算是厚道的了。影片里一段长达数分钟的芭蕾舞《天鹅湖》场面,曾是吸引中国观众进入电影院的一个重要诱引。作家叶兆言曾经在文章中回忆道,当时不少人进电影院就是为了看这一段天鹅舞,此节放毕,也就扬长而去。 《橡树,十万火急》公映于1978年,把里面的这一段纯粹的舞蹈场面删去,实在有一点莫名所以。 《橡树,十万火急》对后来中国的惊险片制作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我们很难说,紧接着于1979年问世的《保密局的枪声》就没有受到《橡树,十万火急》的影响。两片都有着相似的窃取保险柜的钥匙的情节,构成了两片的主线线索都是获得敌人的秘密计划的共同基调。 《橡树,十万火急》的故事时间,发生在1944年6月,此时,苏联已经开始大举反攻,德国法西斯的末日已经在可以预见的不久将来铁定地成为事实。 之前一直跟着希特勒屁股后边转的罗马尼亚人,面临着一次生死存亡的选择,是继续跟着希特勒走上死路一条,还是急流勇退,另择他途,成为罗马尼亚这个国家面对的选项。 《橡树,十万火急》表现了1944年8月份罗马尼亚所作出的一次选择,这个国家的军队集体反水,向希特勒杀了一个回马枪,投身到反法西斯阵营中来,可以说,是挽救了国家,逃脱了历史的惩罚。 之前罗马尼亚人跟着希特勒的后边去打苏联,经此一次反戈,罗马尼亚人,又跟着苏联人大军去打德军。 这种摇摆性,实际上是罗马尼亚这种夹在大国之间小国的无可奈何的历史属性的外向表现。 在今天看来,依然堪称经典的罗马尼亚电影《勇敢的米哈依》中,瓦拉几亚大公米哈依就痛苦地在当时两个东西方大国,也就是奥斯曼土耳其与神圣罗马帝国之间摇摆不定,朝秦暮楚,在大国的夹缝中求生。 米哈依大公在电影里的首鼠两端的个性,令人感到不寒而栗,可以说,《勇敢的米哈依》这部电影,正是当时罗马尼亚在复杂的世界政局中寻求自己生存空间的自白书与坦白状。 《橡树,十万火急》正是以罗马尼亚"八·二三"起义为大背景,表现了一名罗马尼亚军官,如何从德军最高长官宅邸那里获得一份重要的秘密行动计划。 这样,整个电影把一场历史事实,转化为对一份名为"玛格里塔二号"计划的获取,正如中国的武侠小说里,一场江湖的交锋,最终都转化为对"武林秘籍"的争夺。 从《橡树,十万火急》的交待来看,强调了这个"玛格里塔二号"计划的重要性。这份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在罗马尼亚的傀儡政权垮台后,德国全面占领罗马尼亚的详细运作路径与流程。 有没有这样的一份计划? 显然是不可能有的。电影里有一个镜头,表现罗马尼亚起义将领们看到这份秘密计划,掌握了希特勒攻占罗马尼亚六个地域的详细细节,从而有的放矢,超前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保证了之后罗马尼亚的反水成功。 其实,罗马尼亚的倒戈成功,与苏联军队已经杀到自己的国境线内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 希特勒不可能为了占领罗马尼亚,还需要制订一份秘密计划,这完全是《橡树,十万火急》这部电影的罗马尼亚制作人员,为了突出罗马尼亚在二战中的重要性而炮制出来的。 有了这一份计划,便证明是罗马尼亚人破坏了德国人对罗马尼亚的占领,突出了罗马尼亚人在自己国家阵营转换中的决定性作用。 那么,《橡树,十万火急》里是如何表现罗马尼亚军官获得这一份秘密计划的呢? 电影里表现了许多可能,体现出今天看来,依然不显得落后陈旧的谍战手段,我们大致可以看到: ——电话窃听法。 罗马尼亚军官在德国驻罗马尼亚最高长官的豪宅里,为了了解德最高长官冯·凯尔的个人信息,巧妙地先在室外拨打客厅电话,然后将电话搁置,接着罗军官跑到客厅内,拿起电话,搁在桌上,再返回到室外电话机旁,这样,就可以窃听到室内德军长官的对话,了解敌方的秘密。 这种对谍战窃听细节的表现,后来在国内谍战剧《潜伏》中作了出神入化的表现,从而引起中国的谍战片多以此为模式,叠床架屋,炮制类似桥段,演为大观。不过,《潜伏》的架构模式,属于朝鲜电影《无名英雄》的克隆仿效之作,系朝鲜谍战剧模式系统,对人心忖度更为细腻。 ——钥匙窃取术。 窃取秘密计划,关键是获得打开保险箱的钥匙。罗军官的手法,是接近德国少校,意图顺手牵羊他携带在身上的钥匙。 整个《橡树,十万火急》的情节,就是获得这把钥匙。罗军官用了多种办法,比如灌醉德少校,但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又采用了声东击西术,显然这在电影里是一个颇为烧脑的谍战妙招。 影片里介绍德少校陪同最高长官来到郊外别墅中,罗军官预先潜伏在别墅中,开枪惹出动静,引动德少校离开车子,进入宅内,这样,德少校挂在车上的钥匙,便如同囊中取物,轻易到手了。罗军官借此机会,将钥匙印在模子上,成功地复制了钥匙。影片再次展现了令人信服的谍战手腕。 ——破解警报计。 罗军官获得了保险箱的钥匙,但是,德国少校早有预防,在保险箱上安装了警铃,当罗军官来到放有保险箱的房间里,发现报警装置,从电影里可以看出,报警器并没有系扣在保险箱上,而是铺排在地上,这样,罗军官虽然打开了保险箱,却没有触动报警装置。之后,他放出了屋内的一只波斯猫,由这只波斯猫去触动机关,引起警铃报警,算是出了一口心中的恶气。 只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报警器没有安装在更为敏感的部位上,且安装报警器的房间里,竟留有运动着的宠物,显然是缺乏合理性的。 ——电话应对术。 在没有手机的时代,对人的去向无法定位,这为谎言的营造创造了可能。影片里的女小提琴手受到德最高长官的邀请,来到他的别墅,而罗军官必须在这里完成他的盗取钥匙模的行动,所以支走了女小提琴手。 德少校怀疑女小提琴手有参与行动的可能,紧接着打电话,打探女小提琴手是否在家。正在千钧一发之时,小提琴手回到家里,成功地证明了她没有外出、没有时间作案的清白性,逃过了一劫。 ——被动接近法。 接近目标人物,一般是自己送上门。但这种送上门的菜,肯定是不香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对方发现自己。罗马尼亚军官为了接近德军少校,采取了曲线救国术,先是制造出自己的动静,让报上有名,德军少校过去是自己的同学,自然会找自己上门。通过这种办法,罗马尼亚军官很自然地走近了德军少校的身边,这可以说是谍战中的一种心理术的巧妙运用。 可以看出,罗军官通过接近德少校的办法,在接近秘密计划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没有出错,几乎无限接近了目标猎物,但是总是功亏一篑,可望不可即。而实际上,最终电影里表现罗马尼亚人获得秘密计划,根本不是通过谍战手段,而是采取了简单、粗暴、伤害性的拦路抢劫。 因为德国司令部需要这份计划,于是运送计划的德军小车上了路,而罗马尼亚人早就设伏在路上,通过移走路标,让德车坠入悬崖,顺利地获得了计划。 早知如此,何必前面耗费那么大的精力,去配置钥匙,接近保险箱,差一点暴露身份呢? 而电影里获得秘密计划的行动,却令人觉得难以置信。从影片的交待来看,运送计划到德军司令部,是在罗马尼亚军官窃取文件不成之后,临时通知的,罗马尼亚地下组织,是如何知道德国军车会通过山路上的路口,预先设伏的?而且,从影片里看到,在德军车出行之后,罗马尼亚军官也上了地下组织的卡车,在后边一路尾随,开枪制造紧张气氛,逼迫德军车忙中出错,车毁人亡,这一种硬性打劫的手法,让人感到疑点重重。 整个电影耗费了大部分时间,表现环环相扣的谍影重重,到了最后,却不得不依靠最简单的半途打劫的手法,获得猎物,那么,电影用它的情节设置,架空了前面的故弄玄虚,一部谍战片,本质上是一部枪战片。 这是这部电影的奇怪之处,也是情节上的疏漏之处吧。但不管怎么说,都反映了电影里的这份秘密计划是无中生有出来、用来勾连电影的故事情节的。 《橡树,十万火急》当时公映的时候,国内主流报刊均刊发了推介文章,《人民日报》1978年8月28日刊发了名为"英雄人民的嘹亮颂歌——赞罗马尼亚电影周上映的《橡树,十万火急》等三部彩色影片"的评论,《人民电影》1978年第9期,刊发了评论"忠于祖国,艺高胆大——评罗马尼亚革命惊险影片《橡树,十万火急》和《侦察英雄》",均高度肯定了电影的艺术成就。 这些评论首先赞扬了电影表现了罗马尼亚军官的英勇无畏精神,同时,也认为德军少校的形象塑造,没有脸谱化,很真实。 的确如此,影片里的德军少校热爱音乐,恪尽职守,也非常机智,而他的身上也不是没有人情味。 他对女小提琴手产生了怀疑,通过查询她的档案,了解了她的身世,立刻采取私下动刑的手法,逼迫她说出真相。但是当他发现这一切徒劳无功的时候,却让她"逃吧",显现出他的身上还是残存着一丝人性未泯的善意。 而影片里交待他的父亲是德国高级将领,曾经参与谋杀希特勒的计划而被处决,但他并没有为此黯然神伤,却认为父亲之死有利于德国的存亡,在听闻父亲噩耗之际,他的眼前闪现出的是希特勒的蛊惑性演讲,可见,他已经被法西斯的毒素浸透,不可救药。 最后,他与罗马尼亚军官在战场上坦克相见,势不两立,终于被他曾经的同学、今天的对手给消灭了。 电影还为这个人物设置了一个特别的伏线,就是他在战场上因为受了重伤,失去了男性功能。 如果乍一看,还真的难以发现电影里对这个德国军人的特别设置。但敏感的观众却看出了其中的猫腻。 在一篇署名肖钢、名为《当你坠入黑暗,艺术开始现身——记川美黄桷坪"每周一锅"》的文章中,记载了一群当年看过《橡树,十万火急》的年轻朋友的观后感受。文中说自己向朋友提及自己很喜欢影片里的德军少校,但朋友说,那个少校没有男性功能。文章的作者很感惊讶,重看了电影,果然如是,由此十分佩服朋友:"他的眼睛太毒,力透纸背,了解别人的心思,适合做间谍。" 电影里德军最高长官的确嘲讽了帅气的少校:"为什么在你自相矛盾的精神世界里,会隐藏着那种与德国命运格格不入的东西,比如说你对某个女人的欲望。" 少校回应了一句:"简直不能容忍。" 最高长官继续侮辱道:"你说的对,我正想说,负伤以后你的勇气也跟着消失了。" 而德军少校对他的同学、罗马尼亚军官也说出自己负伤之后,曾经了无兴趣,产生过求死之心,他说:"作为军人要战斗到底,可作为人,我没有任何信念。" 当时罗马尼亚军官曾经故意问他想自杀是否是因为个人问题,德少校说:"我说过是负了重伤才离开前线的,我早就没有个人问题了。" 所以,这个德少校在道德品质上是无可挑剔的,因为他已经失去了男人的本性。当他在剧场里,面对着一个光怪陆离的跳舞场面的时候,他面无表情,而在餐厅里,一个舞女在他的面前卖弄风姿,他也视而不见,而德国驻罗马尼亚高官整天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而德少校身为下属,却对那些靓丽的女性充耳不闻,毫无表示,都预示着他失去了男性欲望,就像《芙蓉镇》中的粮站主任谷燕山也因为战争中受过伤,而在被卷入桃色风波时能够亮出底牌,证明自己清白。 《橡树,十万火急》里设计出这样一个没有命根子的德军少校,实际上暗示了法西斯已经没有延续后代的传承能力,毒害的只能是这一代人。少校的父亲为反对希特勒而死,而少校自己却一条道上走到底,但他却失去了基因遗传力量,电影的深意也可以说是隐藏在这里。 同时,这种身体残缺的敌人形象,可以说是罗马尼亚电影里的一个特点,比如,在《复仇》中的反角,唯有半年的生命存活期,但他却利用这最后的时光,去进行一次疯狂的杀戮。 因此,《橡树,十万火急》里的这个负面角色,颇有内涵,性格也比较丰满,反映出了一个穷凶极恶的敌人的内心复杂性。 而另一个女小提琴手对于影片里的核心事件的介入,则完全是不由自主的。因为德军最高长官对她意乱情迷,所以,她卷入到这场谍战中。她厌恶德军官,因此投身到罗马尼亚的正义阵营,但她在电影里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最后她的死也是一次偶然导致的,德军少校已经把她放走了,但是她却被一名德军士兵无缘无故地开枪打死,可以说,这是电影的粗疏之处,为煽情而煽情。 而德少校对她的身份的追查,了解她的身世真相,并把她带到了德军最高长官那里,没想到的是德军最高长官早就知道她的身份。 那么,什么是她的真实身世? 电影里并没有明确的台词,但笔者从电影里提供的对白来看,应该她的身份是犹太人。 据尼古拉·克莱伯所著的《罗马尼亚史》(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版)记载:"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大罗马尼亚的犹太人口达至顶峰,共有约80万人,超过一半住在比萨拉比亚、布科维纳和特兰西瓦亚这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并入罗马尼亚的地区。" 可以看出,犹太人在罗马尼亚的比例还是挺高的。 在二战的开始阶段,罗马尼亚作为希特勒的帮凶进军到苏联的时候,曾经大肆屠杀过犹太人,制造了集中营的屠犹惨案。 影片里的女小提琴手这样介绍的身世:"40年我在音乐学院毕业以后,回到了奥拉迪亚(央视翻译版里称是特兰西瓦尼亚,还是上译版比较准确,央视版是一个地区,而上译版是一个城市)老家,后来莫卡先生来电话,让我参加一个专场音乐会,这是我成名的一个好机会。我就马上去了,第二天,德军占领了我的家乡,我只好留在首都",而她的亲人被抓,很可能已经死了。 她的老家奥拉迪亚是靠近匈牙利的一个小镇,1940年11月,罗马尼亚政府参加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让德军开进了罗马尼亚。 可以看出,德军进入罗马尼亚的时间,与女小提琴手所说的家乡被占领的时间是吻合的。德军进入她的家乡,因为她的亲人是犹太人,所以被抓了起来,生死未卜。 而德军少校发现了她的犹太人身份,以为抓到了她的把柄,但是她坚贞不屈,并没有交待出罗马尼亚军官的暗中行动,德军少校无计可施,还是发了善心,放了她一马。 但她终于没有逃过德国人的子弹,倒在蔷薇花丛中,构成了电影里的一个悲剧性的凄美段落。 扮演这位女小提琴的演员,从演员表上看,她的姓名与《多瑙河之波》里的安娜扮演者是同一个人。 《多瑙河之波》剧照 她出生于1941年,参演《多瑙河之波》时,她才十九岁,带着少女的丰腴姿容,而拍摄《橡树,十万火急》的时候,她至少应该32岁,面容瘦俏,骨骼清奇,早已不见了处女作中的那种天然去雕饰,但对人物的掌控却显得老道精干,把小提琴身上的那种艺术气质表现得颇为到位精准。 《橡树,十万火急》拍毕距今已经四十七年,当年电影里的历史事件在罗马尼亚本国已经作了重新的审视与观照,影片里被推翻的独裁政权,罗马尼亚主流界竟然也为其平了反,但不管时事如此变化,《橡树,十万火急》作为一个艺术作品,还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一个侧面与一个角度,有它的存在的必要,不然,央视也不会在过去了四十多年之后,还在电影频道里重新播放这部电影的新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