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螺蛳粉产业学院开课登录了热搜,也是在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那么很多小伙伴可能还不清楚具体的情况如何,小编也是在网上查阅了一些信息,那么接下来就分享给大家来了解下螺蛳粉产业学院开课具体的情况吧 中国首家螺蛳粉产业学院开课 8月11日至12日,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在广西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首期培训,220位广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前来“加油、充电”。比起勾人味蕾的烹制与生产螺蛳粉, 首次培训以企业更急缺的职业素养培养及执行力提高为主,“臭”出房顶的煮粉盛况只能等下次了。 “我们的一线员工学历一般,多是初中以上文化,大部分都是工厂附近的村民。”广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行政部主管项丽莉介绍,袋装螺蛳粉的生产目前还是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机械化、自动化的程度有待提高,产业工人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对保证袋装螺蛳粉质量有着关键作用。 在首次培训中,企业与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决定围绕提高职业人的职业素养及执行力展开。面向一线员工、基层主管、中层管理者进行培训。“我们企业的一线员工多数文化水平较低,希望在专业领域帮他们更大地扩展,适应社会快速发展。”项丽莉说道。 8月11日,广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接受培训。企业之所以选择优先培训员工的职业素质,与袋装螺蛳粉近年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8月11日上午,位于鱼峰区的柳州螺蛳粉产业园里,广西沪桂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新厂房落成。根据该公司副总经理杨直介绍,新厂房落成后,新旧厂房日产量能达到100万袋,较此前增加两倍。 根据鱼峰区副区长黄立平介绍,今年上半年,鱼峰区柳州螺蛳粉产业园区日产能为130万袋,新生产线的启用,标志着园区螺蛳粉日产能超200万袋。 据柳州市商务局、柳州海关此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预包装柳州螺蛳粉产值49.8亿元,全市稳定日产能250万袋,半年出口总值是去年的8倍。柳州螺蛳粉产业园日产能超200万袋,这也标志着全市日产能超300万袋。 柳州螺蛳粉为何能成为“网红”? 作为与柳州螺蛳粉打过几十年交道的“行家”,倪铫阳见证了柳州螺蛳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整个发展历程。“柳州螺蛳粉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我们地区注重品牌质量息息相关。”倪铫阳告诉记者,从原材料的种养技术,到产业布局规划,柳州市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力求各个环节做细做实。 2015年,为了进一步规范品牌、壮大发展,柳州市出台了《柳州螺蛳粉地方标准》和《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地方标准》,并成立了柳州市螺蛳粉协会。第二年,“柳州螺蛳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正式施行。标准共分10个部分55小项,从产品分类、原辅料的技术要求、企业生产加工的过程要求等方面对柳州螺蛳粉进行详细规定。 “如今,无论是在打造柳州螺蛳粉原材料产业集群方面,还是建设集原料供应、产品加工、包装、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产业链为一体的产业园区方面,柳州市都严格贯彻相关标准,既保障了产品质量,也夯实了品牌基础,推动螺蛳粉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不断发展。”倪铫阳说。 柳州螺蛳粉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品牌的保护。2015年,柳州市市场监管局正式启动了“柳州螺蛳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工作,全程指导柳州市螺蛳粉协会开展“柳州螺蛳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工作。历时3年多,“柳州螺蛳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于2018年被核准注册。 “‘柳州螺蛳粉’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确保了柳州螺蛳粉只能‘柳州造’,保障了柳州螺蛳粉产品的产地来源和特定品质,提升了柳州螺蛳粉区域公用品牌溢价能力,助力柳州螺蛳粉产业转型升级。”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有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护航的螺蛳粉产业已创造遍布全产业链的超25万个就业岗位,不仅开创以“螺蛳粉产业培植”推动“造血扶贫”的新路径,而且推动柳州科技、文化旅游的发展,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依托柳州市的品牌培育工作,柳州螺蛳粉已成为当地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面对飞速发展的时代,这张名片的持续擦亮,仍需要来自各方的不断探索。 螺蛳粉历史渊源 辣椒是在明末从美洲传入中国的,起初只是作为观赏作物和药物,进入中国菜谱的时间并不太长。辣椒强势进入中国后,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饮食革命,柳州人将之融入螺蛳粉并加以发挥,才有了螺蛳粉。很多吃过螺蛳粉质疑螺蛳粉里为什么一颗螺蛳也没有,据说螺蛳粉的螺汤由螺肉、猪骨、药材、天然香料等民间秘方熬制而成,熬过汤后的螺肉就会丢弃,因其精华都浓缩入汤里了。 螺蛳粉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历史较短,但嗍螺和米粉在柳州传承悠久。在柳州从事40多年文物考古工作的刘文认为,从一个小的方面来说,柳州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就是一段采集食用螺蛳的历史。 40多年前,中国考古学者在白莲洞、大龙潭鲤鱼嘴等遗址发现了大量的螺蛳壳堆积物。“距今约2万年前,居住在白莲洞的‘柳江人’就开始捕捞螺类食用,并学会用火,现在白莲洞遗址内还留下当时原始人‘火烧石螺’的遗迹。”柳州市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馆长蒋金远说。 关于螺蛳粉的起源众说纷纭,已经无法考证,但几乎每一个传说都有着浓浓的“螺蛳情结”和“米粉情结”。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成功申报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负责申遗工作的黄晓平在申报文件中写道:“将米粉和螺蛳结合起来制作的螺蛳粉,是柳州民间的一大创造,其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是柳州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螺蛳粉风味特点 螺蛳粉除了鲜、酸、爽、烫,辣味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它由柳州特有的软韧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笋、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萝卜干、鲜嫩青菜等配料及浓郁适度的酸辣味和煮烂螺蛳的汤水调合而成,因有奇特鲜美的螺蛳汤,使人吃一想二。未尝其味先观其色便会令人垂涎欲滴,红通通的是漂浮在上面的一层辣椒油,绿油油的是时令青菜,鲜美的螺蛳汤渗透每一根粉条,螺蛳粉中的辣椒油与普通的辣不同,此种带着有侵略性的辣,嫩滑香酥得让人忘了本位 。 螺蛳粉之所以叫做“螺蛳粉”,是因为它的汤是用螺蛳熬成的缘故。外地人可能不习惯螺蛳粉汤辣和腥的味道,而这恰恰是螺蛳粉最大的特色。精心熬制的螺蛳汤具有清而不淡、麻而不燥、辣而不火、香而不腻的独特风味 。 地道的柳州螺蛳粉都会带着一股浓浓的奇葩的“臭”味,这股“臭”味来源于螺蛳粉里的酸笋,它是新鲜笋经工艺发酵后酸化而成的,其味道让许多人“退避三舍”,但懂得欣赏它的内涵的人,就会知道,它是香而不腐的,闻之开胃,想之流涎,吃之打滚 。 螺蛳粉、自热火锅销量攀升,宅经济催生方便面食品新风口 今天,在武昌徐东一家超市,记者看到,有售货员正在对方便面补货。“从4月开始,方便面都卖得挺不错的,不少顾客购物时会顺带一点,有的还会成箱购买。”售货员李莎告诉记者,近4个月,方便面整体销量同比去年同期,上涨约三成左右。 “疫情期间养成了囤货的习惯,方便面偶尔也会囤。”在武昌黄鹂路一家超市,正在选购的顾客肖先生说,家里孩子本身就喜欢吃方便面,现在会刻意多买点,“毕竟保质期长,可以应应急。”记者采访中发现,持类似想法的顾客不在少数。 其实,在疫情期间走俏的并非只有方便面,更多新型方便类食品也在迅速蹿红。 在电商平台,螺蛳粉、速食米粉、自热火锅等方便食品销量不断攀升,记者搜索发现,月销10万笔以上的螺狮粉等方便食品不在少数。“螺蛳粉、自热锅为何还不发货”更曾一度成为微博热搜话题。在买家评价里,“囤货”“应急”也成为了关键词。 微信搜索:知识的传播者,关注知识的传播者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