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若想购买好的中古车,手脚可得快些才行,因为国外中古车贸易商看好台湾中古车的出口潜力,已经在台申请设立公司,未来将大量採购优质车辆出口!国内中古车供给,近年来因新车销售疲弱,所以使用 4 ~ 7 年的车辆,在市场上的数量已比往年稀少,如果未来再被外国买家大量购买出口,届时车况好的车辆会愈来愈少;物以稀为贵,消费者势必要多掏些银子才能买到好车!一般人印象中,中古车一直是传统产业中的传统产业,买卖都是就近找个可靠的车行就可解决,数十年来都没什么改变;但中古车产业其实并不只是一个小区域性的商业活动,在全球跨国贸易中,中古车一直是重要的流通商品;以日本为例,2006 年全国新车销售量为 574 万台,中古车过户登录台数为 800 万台,另外更外销 114 万台中古车到世界各国;这样的比例,说明中古车外销,是支撑日本汽车工业非常重要的因素。日本中古车如同新车一样,由于品质、价格等因素,受到各国消费者的欢迎,但对于居中担任促进流通的贸易商而言,除了商品受欢迎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竞拍场的体制,方便他们进行大量採购;日本全国共有 168 个竞拍场,每年总计 800 万台次的中古车透过拍场来流通,而这些拍场都有一个相同特色,就是都有完备的检查、评价制度、以及 P.O.S. ( Point of Sales ) 车辆竞拍系统,因此在靠近如东京、大阪等大港口竞拍会场,不时会看到各种国籍、各种肤色的人在此进行车辆採购;日本竞拍场在车况、以及在採购价格公平、透明的程度下,让贸易商甚至可将採购的工作外包给别人,自己则专心处理销售工作,或利用 P.O.S. 系统远端下标,以再次竞价的功能,进行跨国无库存销售的服务;种种因素,造就日本每年外销百万台以上的荣景。台湾地区车辆竞拍的环境及市场规模,虽然发展的历史尚短,但在业者的努力下,整体环境的成熟度已不输日本,如 SAVE 检查评价制度,除师承日本最严谨的 AIS 检查制度外,又特别因应现地车辆的特性,加入泡水、接合等特殊车况的检查及评价;中古车业界龙头行将企业,与宏碁共同研发的「P.O.S. 竞拍系统」,也于 2007 年 4 月 18 日正式导入,这套台湾自主研发的 P.O.S. 竞拍系统,由于价格、性能都比日本的系统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发表后,日本「日刊自动车新闻」、「日本中古车指南週刊」等专业媒体都争相报导,也意外让许多原本从事中古车国际贸易的厂商,注意到台湾这个地方;许多原本专营日本中古车出口的贸易商,获悉台湾二手车辆及拍卖系统后,均先后来台参访考察,并积极展开对包含俄罗斯、哈萨克、黑海周边国家、及越南、非洲的客户,介绍台湾所製造的车辆。俄、哈两国本来就对左右驾车辆没有管制,但因为因此造成的交通事故太多,哈萨克已自 2007 年起,限制只能输入左驾车辆,预计俄罗斯在这两年内,也可能採取相同的管制动作。以往因俄、哈民众对日本车十分青睐,所以贸易商每年自日本出口达 40 万辆的中古车到俄、哈两国,现在因政策转变,就要开始寻找替代的来源,再加上全球许多未开发、或开发中国家,对左驾日本车都有强烈的需求,所以寻找货源,成为从事中古车国际贸易的首要任务。放眼全球,有日本品牌、左驾、产品新颖、品质上乘的,只有美国、欧陆、及台湾;但美国生产的日本车,多偏向大排气量、且里程数偏高;欧陆则是日本车在当地并没有那么普遍,且里程数也有偏高的问题;台湾地区则因历史、地缘、文化等多重因素,日系车品牌在台湾市场佔有率近八成,车源供应无虞,且台湾具备与日本相同模式的车辆竞拍中心,让贸易商可进行大量、迅速的採购,也是这些精明的贸易商,会对台湾投以关爱眼神的原因之一。2007 年以来,有意採购车辆出口的外国厂商,络绎不绝来到台湾,动作快的公司在登记还没完成,就掏出现金出手买车了;6 月 20 日,首批透过这个模式出口的 Cefiro、X-Trail 等车辆,已经在台北港东立物流完成所有查验、装柜作业,即将装运上船;以这股热潮推算,后续商机大有可为!台湾地区去年新车销售 36 万台,中古车过户次数 83 万台次,若以和日本相同比例换算的话,台湾有机会可达到外销 10 万台的规模!尤其是车辆出口后,会让原来有意购买中古车的民众转购新车,这对目前低迷的新车产业,不啻是一剂强心针;此外,相关物流、贸易等商机,对提振台湾目前的经济状况,更有着相当大的帮助。台湾车辆要顺利外销,据来台贸易商表示,目前不论是车辆品质、或是採购来源都没有问题,但在价格上仍然偏高;贸易商也表示,与世界各国相较,台湾车辆因多徵收货物税,所以相对成本较高,未来如果外销出口中古车,也能比照外销出口新车,享有货物税减免、与退税的同等待遇,则外销竞争力将大增。贸易商举新加坡为例,新加坡民众在购车时,除车价及关税外,还需缴付 COE ( 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10 年有效期,与车价无关;目前水準约为 17,000 新币,折合台币 37 万 )、及 PARF ( Preferential Additional Registration Fee,车价的 110% ),但车辆如果在 10 年内外销,COE 可依有效期间之比例退还,PARF 则可依不同年数,退还 50% ~ 75%;在这样的政策下,新加坡车辆满 10 年后外销的比例非常高,因此新加坡国内车辆,都会维持在较新的状态,除安全性高、事故减少外,也没有废弃车辆处理的困扰。台湾地区地狭人稠,目前超过 10 年的老车,比率更高达近 40%,新加坡的模式,是值得我们借镜的良好模式;虽然台湾出口车辆的货物税退税,似乎会有税收短少的问题,但如果促成新车消费的提振,则汽车业者可生产、贩卖更多的车辆,政府在新车增加所产生的货物税、营业税、及营利事业所得税等,都可得到更多的税收;民众有新的车辆可用,车辆的残值也因后续的去化通路顺畅,残值更可提升,创造政府、业界、及民众三赢的综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