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症状(癔症的临床表现及心理治疗)癔症及其症状表现: 通常容易患癔症的人农村比城市多,女性比男性多,尤其是青春期、年轻或更年期女性发作的人相对更多。本病的发病年龄多在16~30岁,患者在性格方面往往表现为小心眼,好生闷气,情绪不稳,以自己为中心,容易接受各种暗示。另外某些农村或边远地区文化水平低,存在迷信思想,这些也都是容易引起癔症发作的重要因素。癔症还可能集体发作。集体发病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见到一人发病后,其他人对这种疾病产生了紧张恐惧的心理。如果他们的性格容易受到暗示就会像"传染"似的,一个接一一个地发作起来。这种集体发作现象多在小学或初中一二年级发生,尤其在女生中多见。尽管癔症的症状类型较多,但是一般具有尽情发泄和表演的特点,使人印象深刻,有的亦可出现许多幼稚性动作、行为,甚或离家出走,到处游荡等。人们通常把癔症复杂多变的类型综合为分离性症状和转换性症状。分离性症状又称作意识范围狭窄,是指患者因神志不清而出现的精神症状。一般患者不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有的表现为假性痴呆、选择性遗忘;有的表现为儿童样痴呆; 有的则装神弄鬼,这种症状多发生在农村患者。另外,还有少数人出现癔症性精神病,表现为明显的行为混乱,短暂的幻觉和妄想等,具体的表现有以下几种。 情感爆发:是癔症常见的发作形式。患者在精神因素作用下,突然精神失常,哭笑,狂怒,叫喊,打人,打自己,毁物等。有时表现委屈,悲伤,痛哭流涕,或又突然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并且常伴有幼稚,做作,撒娇或演戏样的动作表现。集体发作更为频繁。一般发作时间较短,发作过程中患者心里大致明白,但难以控制。 意识障碍:可表现为昏睡状态,呼之不应,推之不动,四肢发硬、僵卧于床,仅见眼脸颤动。或为癔症性木僵,动其肢体则有抗力。有的患者意识朦胧,情感丰富,表情生动,行为夸张,富于表演色彩,谈话常以歌谣式,说出内容多与精神创伤有关。有的患者可出现假性痴呆的表现,如有问必答,答案近似正确,如问"人有几个耳朵?",回答"3个"。 遗忘:患者常不能回忆某一段时间的生活经历,甚至否认既往的生活和身份,有一种连整个生活经历被遗忘称为全部遗忘。持续时间可长可短。 神游症:不仅记忆丧失,而且从原地出走,被人发现后,则否认全部经历,甚至否认他的身份。神游现象除癔症外,尚可见于癫痫病患者。 转换性症状:主要表现为躯体的功能障碍。这些障碍主要有:1.痉挛发作(抽搐),是癔病发作最常见的形式,表现为类似于癫痫样的抽搐。发作之前可有头痛,胸闷,心烦,委屈等表现。发作时四肢抽动或挺直,两眼球上翻,在发作过程中常有各种活动,如撕扯衣服,捶胸,抓周围的人或发出怪声等。同时面部可有各种表现,显得夸张与做作。发作的持续时间也大大超过癫痫的发作时间。痉挛发作后往往哭泣或不语,患者感到全身酸痛,疲乏无力。2.瘫痪(运动麻痹),临床表现类似各种麻痹或不全麻痹,如偏瘫、截瘫或单瘫等各种形式。这种现象与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不同,并不伴有上或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特征,无器官的损害,肌腱反射和肌张力正常,不会出现病理反射或肌肉萎缩,但是由于器官长期不用仍然可以出现废用性萎缩; 3.感觉缺失,表现为躯体感觉缺乏或视听机能障碍,而且这种障碍很难找到其神经病理的基础。视觉障码可表现为失明,弱视,同心性视野缩小,管窥等。癔病性失明常突然出现,但对光反射大都保存有反应,步行时可绕过障碍物。听觉障碍主要为耳聋,亦多突然,但前庭器官功能大多正常,而且有时对声音刺激可有瞬间反应,有时可在睡眠中被唤醒。对于皮肤感觉缺失的患者,如把他的眼睛蒙上,然后用针刺其麻木部位,虽无感觉,但是立刻让患者说出心里想到的第一个数字,则是准确的针刺数目。4.感觉过敏,表现为某些皮肤过敏区的存在,此时,即使轻微的触摸亦可引起剧烈疼痛。有的患者在咽部有梗阻感,但用喉镜检查无阳性所见,此称"歇斯底里球"。有的患者尚可诉说头部紧压感,皮肤感觉异常或各种内感受性不适。 癔症的病因:癔症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精神因素和暗示的作用。这与患者一定的遗传因素,性格特征。精神因素或是躯体因素有关。相对而言,性格特征是导致癔症发作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具有癔症性格特点的人,在精神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癔症。癔症患者一般意志极不稳定,幻想多,有强烈的情感,容易争强好胜,虚荣,易冲动。他们好夸耀自己,显示自己,乐于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喜欢得到他人的赞扬。他们富于生动的幻想,特别是当情感反应强烈时,想像和现实常易混淆一起。这类性格的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情感丰富。情感鲜明强烈但极不稳定,以情感代替理智,对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整个精神活动均易受情感的影响而趋向极端。如对某人有好感时,觉得他十全十美,是世界上少有的好人,但当遇到一点儿小事时就立刻认为这人一无是处,是最大的恶棍。对事物的判断完全凭一时情感出发,常随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即所谓癔症患者的情感逻辑。2.暗示性强。癔症患者具有高度暗示性。基于某种环境气氛和在情感的基础上,对外界某种影响和观念易于接受,称为暗示。癔症患者在医生言语诱导下容易进入催眠状态。患者行为极易受他人的言语和行为的暗示影响,尤其是当他对某人印象良好时,则该人的意见都会不加分析地盲目接受下来。癔症患者的自我暗示也很强烈,以致各种身体不适感都可作为自我暗示的基础。3.自我中心。即处处吸引他人对自己的注目,爱炫耀自己,甚至不惜当众表演。对病情的表达常有表演色彩,或夸张,目的在于博得人们的同情与重视。4.富于幻想。在情感的基础上,想像丰富、生动、活泼,给人以难以分辨现实与虚幻的感觉。可能有幻想性说谎的现象。某种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可能伴有癔症发作,往往是躯体疾病为癔症提供了发病的条件,使脑器质性疾病与癔症同时存在。如癫痫患者多数同时伴有癔症发作。使患者感到委屈、气愤、惊恐、羞惭、窘迫或悲伤等精神刺激,往往是癔症患者的直接致病因素,或为第一次发病的因素。患者对于精神刺激或创伤体验较深而发病,有一部分患者多次发病后则无明显的诱发因素,可能通过触景生情,或联想,或自我暗示而发病。 癔症的心理治疗方法:由于癔症往往在他人暗示或者自我暗示下发病,因而医生也常用暗示方法消除或减轻其发病症状。心理暗示疗法是治疗癔症的主要措施。在应用理疗、针灸或药物注射的同时,辅以言语暗示,对患者说明治疗肯定会取得疗效,以促使其建立病愈的信念,消除发病症状。医生会满腔热情地关心患者,帮助他们寻找发病的原因,引导患者正确地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疾病的治愈是医生与患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医生或治疗过程中任何人不当的言语,都可能增加疾病的顽固性,而使病程延长。心理治疗癔症的方法包括解释性心理治疗、暗示治疗和催眠疗法。医生首先让患者及其家属知道,癔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种种疑虑,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癔症有正确的认识,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引导患者认识病因及病因与治疗的关系,会给予患者尽情疏泄的机会,并给予适当的安慰或鼓励。患者本身也应加强自我锻炼,用理智的态度处理所面临的一切,而不要感情用事,用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克服性格方面的缺陷。暗示治疗是消除癔症症状,尤其是癔症性躯体障碍的有效方法。在施行暗示治疗时,环境要安静,以消除环境对患者的各种不良影响。除医生之外,一切无关人员都要离开治疗现场,避免由于家属或周围人的惊慌或过分关注的态度而使症状加重,给治疗带来困难。医生在认真详细地询问病史以后,在接触患者并做全面检查的过程中,态度会热情沉着、自信,对治疗充满信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信任医生。实践证明,患者对医生信赖的程度往往是决定暗示而疗成败的关键。在言语暗示的同时,医生会针对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吸入氧气,针刺,给予注射用水或维生素C针剂肌肉注射,静脉推注钙剂及电兴奋治疗。催眼疗法是利用催眠时大脑生理功能的改变,通过言语,施以暗示,从而达到消除癔症症状的目的。催眠疗法操作复杂,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在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医生还会辅以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癔症发作时,如果患者意识障碍较深,不易接受暗示治疗,用氯丙嗪或合用盐酸异丙嗪各25~50 mg,或10~20mg 安定肌肉注射,使患者进入深度睡眠,不少患者醒后症状立即消失。对痉挛发作、朦胧状态、昏睡状态、木僵状态的患者,针刺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用较强刺激或通电加强刺激。对瘫痪、挛缩、呃逆、呕吐等症状,以直流感应电兴奋治疗或针刺治疗。对失音、耳聋症等,也可用电刺激、电兴奋治疗。在治疗时加以言语暗示,治疗效果会更好。